炊烟有望 (长篇连载)二卷 念故乡 2

“这下半年,我领你爹去省城,我照顾老人,他有劲儿,就护理一家老年病人。春冬两闲,在家里闲着也是闲着,你爹老毛病又犯了,不分场合地捡拾地上的烟头!我就决定带他出去闯一闯”。顾桂英对肖承均说。“承匀去省城接我们家来,他老不情愿了,他说耽误了他两个集的买卖,少挣了好多钱。他现在卖老鼠药了。到了省城,他迫不及待地叫我陪着去街上转转,看有啥好买卖可干。我们晕头转向地花了不少路费,转了半天,他只买来一张财神像,他觉得财神像用处大又便宜。他说是请回来的,看到了吗?就贴在他的床头墙上,印的可精致了。”承均说:“他可是从来啥也不信啊,只相信自己。”家里人都了解肖承匀的脾气,“三年不开市,开市饱三年”。承匀插话:“买卖不在大小,照样赚好钱。哥哥整天抱着书傻读,若考不上大学,书就白读了。如今的社会,没钱不行,咱起五更睡半夜东跑西蹿为了啥?钱!有钱就是大爷,有钱就是爹。”

隔墙上的那面小窗口闪现出了王兰贞的面容,她戴着那顶让顾桂英羡慕的黑丝绒平顶帽,她说:“兄弟都回来了?”“嫂子,回来了,家里需要拾掇的地方太多,还没来得及给嫂子哥哥说一句呢。” “孩子不能尽惯着他。承匀干啥不行啊,非要卖老鼠药,他大爷赶集,看到他的摊子远远地躲着走。回到村里,街坊们说啥的都有。”“奥,是吗。卖老鼠药他不缺材料,这买卖来钱也容易,我心里也是飘忽忽的不踏实啊。等会儿,我和他爷俩商量商量。我两床白被里子布找不着,后来发现他拿去做招牌了。他用墨汁子,把白布画满了老鼠,老鼠吃饭,老鼠盖屋,老鼠坐轿娶媳妇老鼠坐月子,哈哈哈……嫂子,等会儿,我和他爷俩商量商量。”

肖明山从省城学会了垒“天灶”,回到家,他的第一件事就是垒天灶,不声不响的灶火兴旺燃烧,省略了风箱呼哒呼哒的声音,节省了机械重复拉风箱的动作。这家庭内小小的革命轰动了整个双土大队,自从他家里垒了新灶台,不时有街坊来参观,排着号地请他帮着换“天灶”。家里常有人来聊天、喝茶,向顾桂英询问城里用工的情况。肖来顺队长也来了,他一口一个明山哥一口一个明山嫂子,他从上衣左胸上掏出了上等烟递给肖明山。肖明山看一眼顾桂英,摆摆手。顾桂英说:“大兄弟给你上烟,就抽一半颗吧。你还不算基督教徒,不出洋相捡烟头就是了。”“嗯嗯”肖明山笑着接住烟卷,肖来顺的打火机已冒着蓝火苗凑到面前给他点着,自己也点上了一棵烟。还不时地看着顾桂英的脸色接着话茬儿。“兄弟有事吗?是找你哥垒天灶吧?”“不是,不是,春冬两闲的,来找哥嫂说说话。对了,队里要分家了,想听听哥嫂的意见。”

肖承均在听大人说话,顺手对着家里人画速写,肖承匀则到另一间屋里去神秘兮兮的配药包药。顾桂英从挂在墙上的篮子里拿出一包普洱茶,泡上,三个大人继续聊天,从昨天到今天,从村内到村外。肖来顺说:“肖明岭哥活着的时候,我没少给他说事,他也真是的,都那么大岁数了,还小孩子似的,嫂子急地哭了好几回,用了一次棍子,他可是长记性了”肖明山说:“从小到大,谁还不打破几个黑碗。也怪嫂子惯起了他的脾气,平日里,他放个屁她趁热拾着吃,看事不妙,急了用棍子,也晚了。”顾桂英已经用瓷壶沏好了一壶普洱茶,她一边给肖来顺倒茶,一边说:“明岭哥倒也厚道,就是太炮筒子了。别人给他装药,他就放炮。”。

“金贵石叔搬到金家老宅了,大儿子接手了他的诊所,县医院的活让别人给顶了。他自己只是看看家,搞点收藏什么的……如今盖房子,都是小包或者大包,钱说了算,小包,中午管一顿饭,大包主家啥也不用管。肖建虎说家里要盖屋需要大家帮忙烧一窑砖,就是土窑的那种,说是烧了砖秋后盖屋,都要过年了,他也没盖。你们知道吗?他把砖给卖了!”肖来顺说。“啥,卖了?”顾桂英惊讶之余,愤怒的表情:“庄乡老习俗,一家有火大家救,一家盖房大家凑。想不到,他把砖烧出来,没盖房,给卖了”。“他家烧砖时,我也帮过工。”肖明山说:“卖了老街坊,卖了老习俗,这不是犹大卖主吗?”“唉!人心不古啊!本来好好的街坊兄弟,真想不到会这样!”顾桂英最后补了一句。

“兄弟一直忙啥呢?”顾桂英问。“跟着几个包工头干,这里三天完事了,那里五天没活了。年轻的可以去窑厂烧砖赶着驴车或开三轮车运砖,咱这个岁数比不得从前了,大好时光都耗到公社时代了,人过四十气力衰,现在又是腿疼又是腰疼的,还是找个稳定些的轻省些的活干最好。嫂子,你帮着打听一下,省城里有没有需要人的。”。“有啊,看大门看工地的,郊区教友说林场渔场的都需要劳力,教友们都很信任我,你愿意干吗?”“当然愿意,春节后你多费费心给问问吧。”“好。其实,只要你舍得力气,城里人不愿意干的活有的是,伺候病人老人了,扫大街,挖下水道了。你听信吧,兄弟,包在我身上了。”

(照片中的红砖,就是烧窑情节的原型)

(0)

相关推荐

  • 炊烟有望 (长篇连载)二卷 念故乡 1

    宿舍后墙的那边一声男子的沉重的咳嗽,惊醒了肖承建的惺松与忧郁,他轻轻地叹了口气.承均问怎么了? 承建说:"想家,又梦见麦子开镰了".他的神色很忧郁,说:"父亲在地里割麦子 ...

  • 《炊烟有望》十二卷读者回音(1)

    赵方新   这章写的很有乡村气息,如同一幅风俗画,人情物态极为生动. 杨德超     方向明确,描述确切,读着亲切! 优秀文化的弘扬者,正能量的传播者,浓墨重彩的人生! 阳城剑客   巧妙.犀利,亦真 ...

  • 《炊烟有望》第八卷 读者回音(部分)

    <炊烟有望>八卷读者回音(部分) 石中元  您的小说中的"心学"效法了天地之道 王洪岳  揭露权力愚弄民间的现实犀利!(一代一代 追梦不止) 李  涛  (志愿担当   ...

  • 《炊烟有望》第六卷导语

    20世纪90年代,大陆进入了城市化高速发展的时期,随之而来的是消费文化成为社会的主潮.报载:我国自然村落正在以每天80个的速度消亡.从2000年到2010年的十年间,中国自然村总数由363万个锐减到2 ...

  • 《炊烟有望》第五卷 读者回音

     小雨田 看完了,就是来源于生活,细腻地描写了出来,真实.小说肯定是很成功的了.  李 勇("红案上的羔羊")大哥写得痛快, 文笔犀利!  刘传道  徐兄终成大作,是多年的勤奋积累 ...

  • 完美大片修图指南 (长篇连载二)

    编辑基础 只要敢标称自己是摄影师的,就一定懂些基本的修图技巧,哪怕只有一点点.但他们几乎都没有一套完整的修图思路和想法,几乎都是依赖着这些基本技巧在蒙着修图. 我在常年的摄影教学过程中,和很多拥有数码 ...

  • 《炊烟有望》(长篇连载)六卷 骚动的故乡情啊 2

    肖明山和顾桂英亲历了家乡的变化,林立的瓦房代替了低矮的土屋,林荫和茂密的庄稼覆盖了过去的荒芜,家中粮满囤油满缸,添了酱油瓶和醋瓶,有了自己的粗瓷茶具. 在一个凌晨,是肖明山推着独轮车送儿子去车站赶车上 ...

  • 《炊烟有望》(长篇连载)六卷 骚动的故乡情啊 1

    鲁北平原的初春,隔着竹帘,能听到新燕呢喃.撩起鹅黄的柳丝,迎面是唇红齿白的春天.鲁北平原,不像路遥笔下的黄土高原,春天短促而飘忽,在鲁北平原上,四季的脚步清晰平稳而从容,花开花落草长莺飞,从容的就如过 ...

  • 炊烟有望 (长篇连载)二卷 梧桐花 2

    其实,霍阳从来就是一个趋炎附势的种.当他在芙蓉中学劳动改造时,经常与朱友剑一起干学校的粗活,扶西红柿,给油菜喷农药,垒猪圈.砌阳沟.清理厕所.较为年长的他反对朱友剑写诗,有一次他们在食堂前用砍刀刴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