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盛放生命女人的致礼——《永远的弗里达》导读

【经典绘本导读】系列-第376号对盛放生命女人的致礼——《永远的弗里达》导读阅读推广人  石头说明:1、这是一个对经典绘本深度解读的公众号,已累计发文在三百篇以上。2、查找是否有您想阅读的文章,可以从历史消息中输入您想要的书名搜索即可。3、如果您喜欢本公众号,先点击上边蓝色的“经典绘本导读”再点击“关注”。4、本导读的宗旨是为亲子阅读而努力、为父母深度掌握绘本精髓而奉献。一、内容简介弗里达·卡罗在世界各地广受尊崇的、非同寻常的著名艺术家之一,她的一生是充满欢笑、充满爱、也充满悲剧的一生,凡给予她深刻影响的事物全都被她展现在画布上。这本雅致、令人入迹的绘本书,对弗里达生前的生活和工作进行了诠释。二、绘本信息书名:永远的弗里达文图:[美] 余依·莫拉莱斯摄影:[美] 蒂姆·欧米拉译者:王云霞适读年龄:3-8岁(仅供参考,并非绝对)奖项: 获2015年凯迪克银奖获2015年 Pura Belpré插画奖选题策划:森林鱼童书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日期:2016年09月三、绘本导读【封面】

解析:被封面看起来像芭比娃娃一样的娇弱女子高挑的一字眉毛所吸引,淡淡的小胡须,眼神明亮坚定的直视着远方,似乎在传递着某种力量。这极具民族风格的打扮,面带微笑,手里拿着两支画笔,头上的三朵绢花正盛开绽放。黑色裙摆上鲜花就像是盛开在墨西哥大地上的一朵独立而妖艳的大丽花,一眼望去,让人根本无法移开眼睛。而化妆的一字眉面容,说它粗犷,却又细腻精致,别样美艳,彰显独特个性的妆容,这就是充满传奇的非欧美地区最著名的女性艺术家——弗里达·卡罗(Frida Kahlo)的木偶形象。从下至上渐变为淡的绿色鲜明而生气勃勃地衬托出主人公的坚韧的形象,周围飘浮的鲜花就是对她的致礼,而书名下方的花冠就像艺术殿堂的皇冠罩在她的头上。Frida白色跳动的英文让读者不禁要问:“弗里达·卡罗”这个女人是谁?作者为何用图画书的形式,却采用完全不同于绘画的方式来纪念她,怀着对她的好奇心,我们走进横溢着艺术才华和充满着传奇的色彩的弗里达的人生和作品。扩展:弗里达·卡罗(Frida Kahlo 1907年7月6日-1954年7月13日)是20世纪拉丁美洲最有影响的画家。2016年,弗里达1939年的作品《森林里的两个恋人》在美国拍卖市场获得了800万美元的高价,创拉美画家的拍卖记录。弗里达的人生就像她的画,是艺术极品,精彩传奇,扣人心弦。她用苦难创造出艺术的巅峰。

通过真人与木偶的对比,一个独特、美丽的女性深深烙在读者心中,最有标志性的是两眉于前额连为一线,在传统意识中这种连心眉代表独立、理性和倔强。嘴边的汗毛看起来有点像淡淡的“胡子”,但这无法掩盖她性感红唇的风采。乌黑的杏仁状眼睛,自然流露出坚韧、锐利和智慧。关于弗里达一生的种种奇遇,包括和他丈夫迭戈·里维拉(墨西哥著名画家,20世纪最负盛名的壁画家之一)相互爱恋、相互背叛又专一的故事,还是建议你们去看《弗里达》这部电影或《弗里达·卡罗:用苦难浇灌的墨西哥玫瑰》这本关于弗里达的传记。从中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弗里达的一生,以及她独特艺术风格的源头。【环衬】

解析:环衬的一朵朵色彩饱满、浓郁、悦目、耀眼和明艳的大瓣花朵,就像挺立在一片浓密的花丛中。这是墨西哥的国花-大丽花,绚烂、耀眼,极尽艳丽之美,墨西哥人把其视作大方、富丽的象征。这好像在说这个女人如花般绽放,还记得封面中弗里达的花裙子吗?就是这种花。弗里达和作者都是墨西哥人,墨西哥传统服装色彩鲜艳,而花朵就是墨西哥文化的一种符号,也许花朵代表着弗里达的所爱,她喜爱在发辫上饰以花朵,也许花朵象征弗里达鲜明、浓郁的个性和绚烂的艺术成就。【扉页】

解析:扉页中一张圆桌占了大半的空间,正中是一幅展开的画轴,推出书的标题“永远的弗里达”,以及作者名字“余依·莫拉莱斯”。一叠鲜艳的镂空花饰的剪纸,上有爱心的形状,这预示着主人公渴望爱与被爱;一张主人公儿时无忧无虑荡秋千的发黄照片,是对童年美好的回忆;几枝软锋画笔、一堆颜料瓶堆在一角、几个熄灭的烟头散落在调色板上,似乎看到了画的身影;还有一把钥匙,一只小猴露出半张脸偷偷伸手够那把钥匙。小猴子是主人公弗里达最爱的宠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陪伴,它在弗里达的作品中多次上镜。扉页中披露的信息很多,儿时的记忆、作画的器材、美好的心愿、一生的陪伴,还有这把钥匙又有何深意呢?打开心灵的、通往幸福的密钥!【第1画面】

原文:我,弗里达·卡罗!我就是我……解析:主人公隆重登场:这是一张俊俏的脸,一对连心眉架在一对杏仁眼上,头发规整地盘在头顶,一簇绢花插着头上,红色珠链一圈圈绕在脖子上,耳朵上挂着手型的耳环,这都是主人公特有的标志。真实的弗里达有惊人的美貌与智慧,她长长的一字眉被誉为一双鸟的翅膀,头顶着的鲜花是她最爱的挽头发饰,眼神闪烁,嘴边隐隐有一圈绒毛,穿有浓郁墨西哥民族风情味道的服饰,艳光四射,行为出众,语出惊人,放任不羁,如浓艳带剌的玫瑰,吸引所有路人的目光。被誉为“墨西哥凤凰”。文字的“我,弗里达·卡罗!”,爽脆泼辣,顶天立地,绝无躲闪,这是向世界的宣言,也是向命运的宣言。接下来一句高度概括的自我评价:“我就是我……”画面中这只3D造型鲜艳漂亮的振颤羽翼的鹦鹉,也是弗里达朝夕相处的宠物,但它的双腿是被绑住的,这是否暗示她自己的处境与遭遇,即使如此也要勇敢无畏的飞翔呢!蝴蝶大概象征着一种美好的愿景,画面背景墨绿色的天空暗喻广阔的空间任你飞,暗喻主人公梦想的如小鸟一样自由自在呢!《永远的弗里达》,全书32个单词,66个汉字,把弗里达的一生简短描述,如果不是看过一些关于她的介绍,你根本无法看懂她,你更无法感悟而热泪盈眶。本文就是结合电影《弗里达》和传记《弗里达·卡罗:用苦难浇灌的墨西哥玫瑰》来感受那颗桀骜不逊的心,用解析、扩展和自画像三段式结构来剖析主人公的一生历程,也希望读者能够对她有全面的认知而面对孩子们。扩展:弗里达·卡罗,1907年生于墨西哥城,是家里的第三个女儿。她父亲是一位有匈牙利犹太血统的摄影师,生于德国。母亲则是西班牙与美国印第安人的后裔。弗里达的一生非常坎坷,她从小饱受病痛折磨,她在六岁时不幸罹患小儿麻痹症。1925年9月17日,18岁妙龄的弗里达经历了一场改变她命运的重大事故。她乘坐的巴士与一辆电车相撞,她的脊椎折成三段,颈椎碎裂,右腿严重骨折,一只脚也被压碎。一根车上金属扶手穿进她的腹部,直穿透她的阴部。这次事故使她丧失了生育努力,并且一生都要与刻骨铭心的痛苦为伴。她后来以典型的黑色幽默描绘这次使她失去了生育能力的事故:“它让我失去了童贞”。整整一个月,她浑身打满了石膏,躺在一个棺材一样的盒子里。此后一个多月,她在裹住整个身体的石膏上画了许多蝴蝶。从车祸发生开始,弗里达总共经历了三十二次手术,没有人会相信她居然能从死神手中捡回性命。自画像:

这是她作于1926年的第一张自画像《穿天鹅绒衣服的自画像》,也就是她19岁的时候卧病在床的那一年里面的画作。从用色和线条都可以看出她还没有形成自己后期为世人所熟知的风格,不是大比例的鲜艳的色彩,画中的Frida也没有神情桀骜到难以靠近,我们看到柔和的线条和饱和的深沉的色调,画中的Frida脸上甚至现出了温柔的颜色,这在她之后的画作中几乎都是绝无仅有的。艺术使她承受的痛苦有了意义并成为她释放痛苦的空间,从此她开始以绘画的方式记录自己的生活与情感。她的第一幅画就是自画像,她通过镜子画自己,画得那般真实和真诚,与自己进行着心灵的对话。她说因为我经常是孤独的,因为我是自己最了解的人,我画我自己的现实。我知道的唯一一件事是,我画画是因为我需要这样做,我画所有出现在我脑海中的东西,不加任何考虑。这就是弗里达·卡罗的痛苦,但没有什么,我就是我,她要用绘画的方式开始自己坚韧的一生。弗里达一共留给世人150多幅画,其中50多幅是自画像。这第一张自画像中的她,留有标志性的一字眉,目光忧郁而坚毅,仿佛在时刻准备挑战不公的命运。画中的弗里达,总是穿戴着极具印第安民族风情的服饰,喜欢被植物和动物紧紧包裹,她似乎想要得到许多安慰,以排解内心情感的压抑与孤寂。【第2画面】

原文:一生寻觅(或寻寻觅觅)说明:不同的中译本,文字略有不同,以或的形式列出,以此借鉴。解析:弗里达以窈窕娇小的全身出现,她肩披彩条的巨幅围巾,身穿着镶嵌大丽花的黑色裙子,长长的白色丝织裙摆下露出一只脚,抚手遮额仰头眺望半空——她在探寻什么?还是一生的寻觅,寻找通往爱情的密钥吗?还是寻找安身立命的法宝呢!远处树梢上小猴手里正举着一把钥匙,她是在寻找开启身边黄色箱子的钥匙!她脚下黄色箱子是干什么用的?再看弗里达身后那个举着画笔扭头看着读者的男人,那是她的丈夫,她一生爱恨交织的朋友与同志,也是墨西哥著名画家——迭戈·里维拉。她寻寻觅觅,遇见了爱她的丈夫迭戈,相伴左右的小狗和小猴。

这幅图的背景取材于弗里达出生和死亡时的蓝房子,对比发现作者进行了一些艺术化的处理。采用仰角特写镜头,突出了蓝色的墙面,而用巨幅蓝色的墙面做背景与脚下砖块铺成的地面形成交叉,弧形的曲线让如蓝色天空般的墙面显得格外的深囧,这代表弗里达寻寻觅觅的世界吗?而现实这块砖铺成的地面很小也不平整,暗语主人公所走过的荆棘路,虽有绿叶鲜花,但那把钥匙却高高悬在小猴子手中,两只蝴蝶一只趴在裙摆上,一个飘然寻觅离去。跳动的黑色小狗紧盯着画外的我们,为主人也在寻觅吗?转身离去却扭头看向我们的迭戈能理解主人公此刻的内心感受吗?上角的鹦鹉飞入画面,俯首低头看着主人公暗暗的相助。眼前的这个黄色醒目的小箱子成为本节的焦点,小猴子手中舞动的钥匙和主人公寻觅的眼神就是为了打开这个小箱子吗?这个封闭的小箱子装载着主人公的一生吗?这是否是作者的一种暗语,打开这个小箱子就通往了主人公人生之路。这本书完全从弗里达·卡罗的视角用简短的语句来展开内容。书中的句子用中文和英文双语写出,英文几乎是一种浅色如装饰花般的字体紧挨着黑色中文字,这是本书有异于其他绘本的特别之处。作者余依·莫拉莱斯对故事中的弗里达,选择了完全不同的绘画方式,借用木偶来表现她,通过木偶做出摹仿她一天的一举一动,拍成照片做成图片,木偶弗里达以她那独特的一字眉保持着她一贯的美丽标志。这个木偶娃娃的形象,直接摈弃那种金发碧眼的性感芭比娃娃。而弗里达·卡罗木偶,虽与芭比有着相同的塑料结构,但她拥有的是黑色长发、暖褐色的皮肤、聪慧的眼睛,赋予了美人更丰富的形式。照片拍得非常巧妙,从各个不同的关注角度多方位展现弗里达,然后切换梦幻般的场景,由插图转为绘画。扩展:1923年,在迭戈的画室,15岁的弗里达邂逅了这位37岁的天才艺术家,命运从此开始交错。等到弗里达20岁再一次遇到迭戈时,她的身体千疮百孔,却内心光芒万丈,弗里达已经从少女成长为一个成熟果敢的女人。而42岁的迭戈个性狂傲,不仅有两段婚史,从未停止沾花惹草。然而弗里达以炙热且决绝的目光、充满张力的绘画语言,以自己的整个灵魂去碰触迭戈。这种方式猛烈、大胆、极具浪漫色彩,尽管后来的结局也异常惨烈。她懂迭戈,她对迭戈的爱混杂着情欲、仰慕、赞叹以及惺惺相惜。迭戈又何尝不是。迭戈在第一次看到弗里达的画时,就意识到这个外表柔弱的女孩其实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一个超乎寻常的创作者,一个神秘而特别的人,他知道弗里达和他一样,是“不得不画”的人。他在弗里达的眼睛里,何尝不是看到了自己。她爱迭戈,胜过一切。自画像:

这幅画是弗里达1931年的作品,那时她和迭戈结婚刚刚2年,应该也是感情最好的时候。这幅画中,弗里达把自己的脚画得不和比例的小,这是一种对于自身残疾的隐藏的自卑,而迭戈的脚则相反地异常地大。这种明显的对比,其实暗示了弗里达内心对迭戈的崇拜与仰视。最初他们的相识,也正是因为弗里达向迭戈请教对她画作的批评与指导,而届时迭戈早已名声在外,是烜赫一时的墨西哥画家了。还可以注意到,弗里达的头微微倾向迭戈,这是一种依赖和信任。【第3画面】

原文:见多识广(或历经沧桑)解析:一个俯视的镜头,弗里达捧着黄色木箱就像拥抱一个世界,她欣喜的看着善解人意递上钥匙小猴,木箱意味着打开它也许就打开了人生宝藏,或者说打开一个梦幻世界。钥匙在这里也是个隐喻,弗里达终其一生都在寻觅开启人生困境的答案。弗里达一生中,身体的痛楚和精神的折磨让她多年来备受煎熬,但她并没有选择放弃,她一直都在努力寻觅属于自己的宝藏。终于,她找到那把钥匙。毫不犹豫,将它开启。她如同这个世间的局外人,笑看红尘种种;她不理会别人的眼光,冷暖自知,享受生命的美妙。红色的背景,交织的枝叶,更加接近那把钥匙。画面背景聚焦在地面,红色的路面代表其炽热的追寻,一大一小用红砖铺成的圆形的花坛,暗含她和迭戈一生的交叉与契合吗?也可以说这巨大的半个圆形的花坛暗喻她人生的舞台。小猴子递上了钥匙的举动,引来鹦鹉的俯瞰和小狗的仰视,这些都是她的好朋友。枝条与绿叶覆盖着半个画面,人生真有如这植物自由随性生长就释然了。扩展:弗里达的身体遭受到重创,但她的生存意志和渴望使她活了下来。此后她一直忍受着痛苦的治疗,她一辈子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床上度过,在躺在病床上等待康复的期间,她开始画画,却仍旧渴望自由飞翔。弗里达将她所有的感情倾注在画布上。画她暴风雨般的婚姻带来的愤怒和伤害,画痛苦的流产,以及车祸带来的肉体上的痛楚。她用墨西哥的新旧文化符号,在绘画中随心所欲的诉说着她自己的故事。她的一生只有四十七年,虽然她的身体是脆弱的,但是她具有百折不挠的优良品质,这是她一生所留下的一笔永恒不灭的精神遗产。他们深爱迭戈,或者说,是深深被对方的气质与才华所吸引。但迭戈不停的外遇使弗里无法忍受,迭戈甚至与弗里达的妹妹上床。每一次迭戈出轨,就尤如在弗里达伤痕累累的身上,加插一把匕首。弗里达说:“我生命中遭遇过两次巨大的灾难。一次是被车撞了,另一次是遇见我的丈夫。”为了报复迭戈的出轨,弗里达几乎与所有愿意与之相好的人、包括与女人做爱。最后他们离婚,但谁也无法忘怀对方。然后又复婚。复婚后,弗里达坚持自食其力,拒绝迭戈的供养。虽然我们不赞同迭戈和弗里达在婚姻期间,各处寻花问柳的做法,但是,我们可以从这段婚姻中看到弗里达的态度。弗里达并没有因为结婚而放弃自己的艺术追求,并没有过度依赖迭戈,她有自己的主张,也有自己的朋友和交际圈。相反的,弗里达在旅美期间,刻苦学习英语,她成为了迭戈的翻译和秘书,而迭戈在艺术上对弗里达也起到很大帮助。弗里达在婚姻中要求经济独立。弗里达和迭戈的关系曾一度恶化,闹到了离婚的地步。离婚之后,弗里达决定在经济上不再依赖迭戈,她勤奋画画,这段时期也是弗里达最多产的时期。之后,他们和好,迭戈再次向弗里达求婚,弗里达提出了两个复婚的条件:一是两人保持经济独立,二是他们之间不会再有性行为。自画像:

弗里达和迭戈在美国生活了将近三年,这段期间里她非常想念墨西哥的一切,这种思念催生了这幅作品。弗里达把自己画在了画面的中央,穿着一件简约的粉色连衣裙,站在一块基座上。画中的背景是跟两国相关的文化元素。在墨西哥一边,强调的是大自然、阿兹特克文化、信仰和对比强烈的颜色。在美国一边,表现的是科技和工业的发展。弗里达手中握着一个红白绿的墨西哥三色旗,象征着她永恒的心之所向。【第4画面】

原文:笑看红尘(或笑对人生!)解析:木箱打开了一条缝,弗里达、小猴、小狗都怀着强烈的好奇,瞪大眼睛往里面瞅,中间是高举着钥匙。他们看到了一个白色模糊的物件,这是什么呢?这个镜头是从箱子里往外看,看到了他们瞪大的眼神,专注的表情,强烈的好奇心。还有如天空蓝色渐变的墙体。一生中,身体的痛楚和精神的折磨让她多年来备受煎熬,但她并没有选择放弃,她一直都在努力寻觅属于自己的宝藏。终于,她找到那把钥匙。毫不犹豫,将它开启。她如同这个世间的局外人。即便生活诸多磨难,弗里达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她乞求父亲买来纸笔,让母亲在床头安上镜子,她透过镜子画自己,画那些折磨她的光怪陆离。自画像:

存在主义心理学欧文亚隆说,人生有四个终极命题:自由、孤独、死亡和无意义。而弗里达倾其一生都在追寻这四个命题,她饱受苦难的洗礼,却从不妥协。在大多数人被生活打败,选择妥协、庸常和速朽的生活时,弗里达走上了另一条道路。只要不死,我就要画下去。弗里达意识到,要活下去,就对抗死亡、孤独、无意义和身体的不自由,要重新掌握自己的生命,她必须活下去。于是,病床上的弗里达让母亲把画布吊在头顶,拿起画笔,从零开始,自己摸索着去画,一刻不停地画,着了魔一般。弗里达开始画,源自一种宣泄的欲望,但更是一种自我救赎。弗里达终其一生都在持续创作自画像。她说“我画我自己,因为我如此孤独,因为我最了解我自己。弗里达画笔下的“弗里达”,野性、真诚、冷漠、僵硬、审慎、自我、拒绝一切妥协和诱惑,在这种原始野性的冲击力之下,一切标签都消失了。艺术成为弗里达让自己继续活下去的唯一方式,这就是她的一切,对于任何虚情假意的绘画,她拒不接受——决不妥协。最后,长期的病痛让她患上抑郁症,并最终死于自杀。她的日记里最后的话是:“我希望离世是快乐的,我不愿意再来”。该书不同于以往绝大多数绘本手绘图画的样子,绘本中的弗里达以类似于芭比娃娃的木偶形象示人,油画般明亮的色彩图片配上两、三个单词的简短句子展开描述,用版画、木偶剧、拼贴、油画、3D和多媒体技术等多种创作形式,使得插图色彩明丽,引人流连,别具一格。达到一种如梦如幻的艺术效果。为此《永远的弗里达》获得2015年 Pura Belpré插画奖。且文字精炼隽永,富有诗意,内涵丰富,弗里达倔强坚韧的人生跃然纸上。如此独特创作的方式,让本书斩获2015年凯迪克银奖。【第5画面】

原文:乐享生命解析:木箱里面是个拉线木偶,弗里达提着拉线玩起木偶小人。小猴也急不可待,它爬到弗里达肩上伸长手臂去抢拉索。弗里达露出微笑,难得展颜和回眸。打开这个明黄色的木箱,里面释放出一个梦幻世界,嬉闹间带领读者进入这位艺术家的一生,了解她的生平知识、她的爱、她的创造力以及最后拥抱生活的态度。这幅画面代表弗里达一生中爱开玩笑爱唱歌、至情至性、乐享人生的一面。这本书兼具情感与审美,论及贴合艺术家本人,这摆明向弗里达·卡罗致敬。作者没有剖析她的作品模式,而是引领读者进入她自身的价值所在,从视觉上就能感受到她的光芒。书中的语句非常简洁,显示了她对整个世界的独特视角。这是对她充满爱的一生,包括她的宠物猴、她周遭散发的气场或某种精神表示敬意。弗里达的一生是充满欢笑的,她爱讲笑话,爱唱歌,也爱骂人。这是一个仰视的镜头,弗里达背着小猴成为画面的中心,她的形象变得高大突兀起来,成为人生的主宰。尽管人生如戏,但乐享生命才是人生的真谛。扩展:如果说弗里达一生的病痛,就像弗里达这样形容自己“我不是生病,我只是整个碎掉了。”为她第一个磨难。那么,弗里达的第二个磨难是政治。她也是一个浪漫的国家主义者,即使坐在轮椅上,她也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面。弗里达那些痛苦和挣扎,不仅来自身体和爱情,也来自墨西哥,来自她高蹈的共产主义理想。可她的最大悲剧仍然是爱情,爱上了著名壁画家迭戈·里维拉。他们果然结婚了,两人深深相爱,但互相不忠。弗里达还喜欢以奇装炫人,衣着华丽,招摇过市。她喜欢喝龙舌兰酒,喜欢举办狂欢的宴会,在宴会上,她会对着来宾唱黄色歌曲,她会对客人讲色情笑话,说脏话,使所有人都深感震惊。任何时候,她都是众人瞩目焦点:如果不是,那就去制造。“造物主给她非常人所能承受的深重苦难,是为了激发出她灵魂最深处的渴望,让她展现出深藏在她体内的才华。”这话并非没有道理。“我以酗酒来淹没我的痛,谁知该死的痛却学会了游泳。”弗里达这样自说自话。她用夸张、炫耀、甚至放肆来抵挡痛苦和死亡。弗里达是墨西哥近代最伟大的艺术家,也是法国卢浮宫收藏拉丁美洲画家作品的第一人。仿佛每个名女人都是借她身后的一个男人或一串男人才得以成名的,但弗里达不是。大家提起壁画家迭戈-里维拉,因为他是弗里达的丈夫;提起雕塑家诺古奇,因为他曾爱过弗里达,提起托洛茨基,都会想起——哦,他曾是弗里达的情人。其实真实的弗里达一生绝对不是像绘本上讲述的那么简单。她的一生具有许多饱受争议的地方。但是绘本的阅读对象绝大部分还是低龄的孩子,那么我们还是且将弗里达一生中那些消极、灰暗、悲伤的那一部分隐藏起来,将其乐观、积极、不屈、有爱的一面在书中展现出来就好。毕竟以孩子们的年龄还是不要过早接触那些他们现在所不能理解的苦难。弗里达的故事,一个你或许不知道的故事,一个或许你知道但并不喜欢的故事,一个我希望你耐着性子读完的故事。【第6画面】

原文:冷暖自知解析:玩累了,她坐在草地上休息,生命的冷暖只有自己知道。弗里达脱了鞋,光脚坐在草地高处,伸出手臂,眼神望向远方,仿佛在企盼什么。身体的痛楚、灵魂的孤独、思想的挣扎、意识的卑微?还是天赋的骄傲、艺术的不朽、重生的渴望、死亡的迷恋?腿疾一直是弗里达的痛苦所在,由于患过小儿麻痹症,她的右腿萎缩,比左腿短一点点,为此她不惜穿七双袜子、垫上鞋垫使双腿保持平衡,生命最后一年病重截肢……拥有健康的双腿、能够脱了鞋光脚袒露在阳光下,所以这幅画代表她心底的呼喊。小猴子玩起了木偶,却让其倒立,它哪知道人生如何去演绎呢!小狗做出和主人公相似的姿态,它理解此时的主人!这个聚焦的画面,身在家中的草坪,心在辽阔的草地和飞翔的蓝天。天空出现一只飞翔的小鸟,还有一双装有翅膀的白色高靴,要和小鸟一切飞,这无不暗示主人公的遥望的世界。扩展:弗里达是双性恋者,娇小得如同鸽子的弗里达曾当众宣称要做墨西哥城“本世纪最知名的荡妇”,而她高壮如大象的丈夫壁画家迭戈的名言则是,“性爱就像握手,并没什么别的意思。”在艺术的世界里,迭戈喜欢弗里达的作品,是她的一大崇拜者。反过来,弗里达也是迭戈最可信赖的批评家。他们是战友、朋友和爱人。他们持续了10年的婚姻在迭戈几段婚外情风波后走向分离,尤其是弗里达发现和自己的亲妹妹发生关系一度陷入崩溃。可即便离婚的那一年,他们也没有真正分开,仍是持续关心、帮助着对方。弗里达说:“无论任何距离,所有我眼睛看到的,所有我自身触到的,都是迭戈。”一年后,双方在依然深爱对方的前提下复婚,当时弗里达已经病痛严重,直至 1954年弗里达去世。弗里达去世三年之后,里维拉便随弗里达而去。弗里达称他们是“饥饿与食欲的结合”。她和杜尚、毕加索是好朋友。在她一生的143副作品里,弗里达画了55副自画像,展示她一生中跌宕起伏的情感:痛苦、坚韧、悲哀、怀疑、激情、孤独和梦想。一位评论家在《时代》周刊题为“墨西哥式的自传”的文章中写道:“要将她的生活与她的艺术分割开来是很困难的。她的画就是她的自传。”自画像:

尽管离婚了,弗里达对迭戈的爱依然没有停止。她知道他不会停止撩拨其他女人,也永远不会成为她想要的那个迭戈。但是迭戈还是会活在她的灵魂里,同样也活在她的作品里:在这幅自画像中她把迭戈画在了前额眉间的第三只眼的位置。在画里,她穿着迭戈喜欢的瓦哈卡州传统服装,想要唤起他对她的爱慕。在她的脸周围乃至全画背景,遍布着裂痕,象征着和迭戈的分离在她的灵魂和内心世界里留下的伤痕。【第7画面】

原文:但心怀梦想解析:从这也开始进入主人公梦幻的场景,每个人都应该心怀梦想,佛里达也不例外,她乘着自己的梦想飞翔。弗里达最大的渴望是能摆脱破碎身体的禁锢,摆脱疼痛对精神的压抑和束缚,生出一双隐型的翅膀,能够自由自在的飞翔。梦境中,她还没忘了按住裙摆,跷起右脚查看假肢、抚摩疼痛……画面中只露出主人公头部的上半部分,眯着双眼,进入梦幻的世界。三个连续同框的场景,梦中的弗里达矫健如飞、身材婀娜,穿着传统的连衣裙,把一双上页中意念中出现的飞靴托举升空,而站在主人公头上的弗里达弯腰接过穿在脚上,离开依附的主人公飞了起来,实现了一生的梦想。小猴看着读者笑眯眯的,也在为主人心存高兴,小狗惊奇地仰望眼前的一幕显得不可思议,而飞行中的弗里达也表现出恋恋的不舍。扩展:即便生活诸多磨难,弗里达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她乞求父亲买来纸笔,让母亲在床头安上镜子,她透过镜子画自己,画那些折磨她的光怪陆离。弗里达爱墨西哥的一切,它的色彩、民间艺术、传统服饰,以及重视诚信和家庭的价值观。她的作品描述的都是自己的故事,画得最多的是自画像。这些作品里,弗里达经常让自己穿着墨西哥的传统服饰,而伤痛与濒临死亡,也成为画笔之下的猎物。她一共留下140多幅作品,它们都有着非常强烈的主题。有时是写实的,有时是幻想的,有时是奔放的,有时是悲剧性的,她的艺术和生活,密不可分。难怪她的丈夫说:“她的画尖刻而温柔,硬如钢铁,却精致美好如蝶翼;可爱如甜美的微笑,却深刻和残酷的如同苦难的人生。”而当年,弗里达15岁,迭戈36岁。作为少女的弗里达谈到生活:“我的目标是为迭戈生一个小孩。有一天我会把我的想法告诉他的。”而迭戈·里维拉在自传中说:“我做梦都没想到,那个躲在柱子后面的声音,会成为我的妻子。”【第8画面】

原文:蓦然回首中……解析:然后,即使在梦中飞翔,弗里达仍然意识到无处不在的暗箭向自己袭来……这个隐喻意指命运的一次次打击,也可以指无处不在的伤痛,以及她放纵不羁的一生中受到的种种非议……画中弗里达的眼神——明亮而睿智,身残心不残,她那飞舞的裙摆,像凌波仙子一样轻盈,有谁会联想到她竟然双腿有残疾呢?大跨页展示的主人公梦中飞行,深情的回眸暗示她对尘世的依恋,大幅面的炫彩图画,精炼的词句,爱,一页页串联起来,细腻的情感不言而喻。排列整齐嫩芽丛生的丛林,是现实世界发出的呼唤,尽管冷箭穿身,也抑制不了主人公对爱的回应。扩展:迭戈叛逆不羁,他可以爱弗里达,但同时也需要其他女人,他希望弗里达在身边,但他无法忠诚,迭戈有着旺盛的欲望,他沉醉于绘画、爱情以及肉体形态和性的享乐,这就是迭戈。弗里达以为自己可以改变迭戈,至少,守住迭戈。但是在弗里达得知迭戈出轨了她的亲妹妹时,弗里达的心彻底碎了,“为什么是她?”对弗里达来说,这是致命伤。1938年,弗里达画了一幅画,画中的自己全身遍布伤口,刀刀见血,而旁边站着心不在焉拿着刀的迭戈。和迭戈转入争吵、冷战,1939 年,弗里达与迭戈离婚。但迭戈根本离不开弗里达,弗里达是他唯一的爱,离开了弗里达,迭戈无法独自生活下去。他们不只是爱人,更是知音、战友,他们的灵魂早就交织在一起。1940年底,弗里达接受复婚的请求,但是她提出的条件惊世骇俗:她将再次成为迭戈之妻,条件是他们不能再有性关系,而且她自己支付自己的所有费用。她以超乎寻常的勇气和力量回到迭戈身边,但是,她拒绝妥协,她给自己盖了一栋蓝色的房子,回到“蓝屋”,也回归自己的内心。但是,她仍然深爱迭戈,只是这份爱变得更加冷峻、深沉、克制。她曾经写道“迭戈,画家/迭戈,我的情人/迭戈,我的丈夫/迭戈,我的朋友/迭戈,我的母亲/迭戈,我的父亲/迭戈,我的儿子/迭戈,我/迭戈,宇宙/唯一且多变/可我为什么要说“我的迭戈”?/他永远都不是我的。他只属于他自己”。弗里达和王菲身上是否都有一种凛冽的、奋不顾身的气质呢!【第9画面】

原文:命途坎坷……解析:描写梦境中的潜意识:在梦中飞翔,发现一只腿部中箭的梅花鹿。还有箭射在了树上,射在了弗里达周身。用梅花鹿的遭遇来暗示主人公的命途坎坷。扩展:18岁经历的车祸给弗里达的身体造成了终身创伤。在她短暂的一生中,弗里达共做过大大小小三十多次手术,被截除脚趾,被截肢,肉体的痛苦始终伴随着她。1928年,当弗里达又重新开始行走以后,在一次聚会上,弗里达被介绍给当时墨西哥著名的壁画家和社会活动家迭戈· 里维拉,一年后两人结婚。这桩婚姻从任何角度来看都是非传统的婚姻。迭戈高大肥胖,弗里达柔弱娇小;迭戈不仅比弗里达大21岁,而且已经有过两次婚姻。更加不可思议的是,迭戈爱所有的女人,而弗里达不仅爱男人也爱女人。他们婚姻中的大部分时间,两人有各自的住所,各自的私生活。虽然迭戈和弗里达的情人从来不断,但是他俩却不可以被取代。他们不仅是同志、朋友,更是灵魂伴侣。1939 年,迭戈和弗里达离婚,但1940 年底随即复婚,直到弗里达去世。1950年代,她的身体每况愈下,大部分时间不是在医院,就是躺在床上。她用酒精、毒品、药物麻醉自己,“我想用酒精淹没痛苦,可是这家伙却会游泳”。1953 年4月,弗里达在墨西哥城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第一次个人画展,她躺在床上被抬进展馆。1954 年,她在自己出生的小蓝房去世,终年47岁。1907年7月,弗里达出生在“蓝屋”,经历了人生跌宕起伏后,1954年7月,她死于这里,连骨灰也收藏在蓝屋的一个陶罐中。有传言说她是自杀。她的日记里最后的话是:“我希望离世是快乐的,我不愿意再来”。

【第10画面】

原文:感慨万千(或感慨横生)解析:她忧伤地低头抱起受伤的小鹿,看着它前腿流血的剑伤,感觉就像她自己的伤口在淌血,她为小鹿拔箭疗伤、呵护备至。这只受伤的小鹿仿佛是弗里达潜意识里的自己,伤痛不止,渴望呵护,渴望被温柔相待。小鹿和弗里达被赋予全身的酒红色,融合了红色热情与黑色压抑。左边框露出主人公头上的一缕蓝色,这暗示什么呢?弗里达佩戴的标志性的小手耳环,不凡有更多的深意。她的腿患有小儿麻痹症,后来又被截肢配上假肢,并且长时间躺在床上。只有双手是灵活而健康的,故而开始画画成就一生。双手对于她来说就像是自己的生命,双手对于她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自画像:

左图表达的是对破碎的身体和残酷的人生的痛苦与愤恨。弗里达画了自己裸露着上半身,绑上了绷带,穿着一个遵照医生的命令穿上的钢制胸衣,用于固定她的身体。在胸衣的带子后,出现了她脊柱的透视图,贯穿整个上半身,由此我们看到了她支离破碎的脊柱。不计其数的钉子嵌入她全身,其中一颗最大的钉子嵌到她心脏里,表达出她所承受的不仅是生理上身体的疼痛,还有心理上巨大的忧伤。弗里达画了自己眼里都是泪水,背后是一片干旱荒芜的背景。整个画面表现出来的是一声充满疼痛的绝望的喊叫。右图是在和迭戈的婚姻出现危机时,弗里达画了这幅自画像。画中最重要的意象是脖子上带刺的项链,刺都已经嵌入到她的身体里面,象征着她和迭戈破碎的婚姻带她带来的刺心之痛。项链上挂着一只死去的黑色蜂鸟,翅膀张开,就像弗里达一字眉的形状。蜂鸟象征着婚姻的终结(墨西哥文化中,蜂鸟是象征爱情的)。在她的左肩上有一只象征着厄运的黑猫,还有一只猴子,是迭戈送给她的礼物。猴子神情冷漠,就如弗里达对迭戈的感情。在这幅作品中,弗里达依然穿着瓦哈卡州传统的服装,头发也是传统的墨西哥风格,这已经成为她个人特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这两幅自画像无疑都是悲伤的,但她用心画出来就是一种自我的疗伤、一声声呐喊、一种通往爱情和事业的强心剂。【第11画面】

原文:领悟人生真谛……解析:没有人比她更懂得生命的本意在于一个人舔伤、自我愈合和抚平痛楚,心仍在飞翔。画面上,弗里达驮着包扎好伤口的小鹿回到自己的家,粉色背景,一片温馨。似乎梦就要结束了。在梦中她自由飞翔,实现了自己一生的诉求。在梦中她回味着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在梦中托小鹿暗示自己的累累伤痕。自画像:

作者在绘本中刻意画出了受伤的小鹿,这只小鹿在1946年被弗里达画出。在这幅作品里,她用了小鹿的形象,她把鹿头换成了自己的脸部,以象征自己。小鹿的身体被九支箭射中,它惊慌失措,不停地受伤,不停地奔跑。这些箭已然成为生命的共同体,似乎每射入一箭,就会注入一次流血般的新思想。暗夜无边,或许只有在这个时候,小鹿才可以停下悄悄舔舐伤口。为了不让弗里达那么痛苦,作者在绘本里让弗里达为小鹿拔去了箭,包扎了伤口,还一起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飞翔,领悟人生真谛……这是弗里达在接受了一次脊柱手术之后画了这幅画的,她将自己创作为万剑穿身的麋鹿,虽然手术本意是想减轻她的病痛,但给她的背部带来了更多的疼痛。

在这幅画里,弗里达表达了自己在和迭戈离婚之后的心情。她画了两个自己,但表现出不一样的人格。一个是墨西哥的弗里达,迭戈深爱的弗里达。另一个是欧化的弗里达,是新出道的独立艺术家,被全世界所认可,但也同时是被迭戈所抛弃的女人。她的心脏被透视地画了出来,可以看到有一根红线连着这两颗心脏。穿着维多利亚风格服饰的弗里达拿着手术剪刀,剪断了膝头的血管,让血流在白色的连衣裙上,弗里达感受到流血的痛苦。两个弗里达握着手,代表了彼此间的认同,即她本人才是唯一能够理解自我、爱惜自我、帮助自我向前的人。【第12画面】

原文:爱我所爱解析:梦中驰骋的弗里达消失在画面中,取而代之的是她与迭戈恩爱的一幕,还有她一生的陪伴:狗狗、小猴和小鹿。弗里达与丈夫相互钦慕对方的艺术才华,有过恩爱,却也相互伤害,离婚又复婚,最终他陪伴她走完生命终点,他是最懂她的人:“她的作品讽刺而柔和,却又坚硬如铁;像蝴蝶那样自由、像微笑那样动人,却又残酷如同生活的苦难”。所以总的来说,弗里达的一生是爱与被爱的一生,疼痛令她惊颤,爱是她缓解疼痛的止疼药。而“创作,才是我抵御痛苦的武器”,“我从不画梦,我画自己的现实……”上天在为你关闭了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也为你开启了一扇窗。还好,惨痛的经历并没有磨灭她旺盛的创造力,她有爱她的丈夫,墨西哥有名的壁画大师。还有俩“好伙伴”,狗狗和鹦鹉,都曾多次出现在她浓郁的画风里。她说:“我没病,我只是坏掉了,但只要我能画,我就是快乐的。”扩展:结婚,复婚。共同的共产主义信仰,共同的艺术爱好。甜蜜,背叛。“我生命中遭遇过两次巨大的灾难。一次是被车撞了,另一次是遇见我的丈夫。”可见,这爱人仍旧让她痛苦与甜蜜参半。她的丈夫迭戈·里维拉,也是一位天才画家。他爱弗里达,评价她“是一个敞开心扉,将情感的生物学真实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艺术家……是一个出众的画家,墨西哥艺术复兴最伟大的见证人。”迭戈的才情也深深地吸引了弗里达,也正是因为如此,两人结合最深刻的并非感情,而是艺术。他风流成性,婚姻无法束缚,他不断和别的女人谈情说爱,丝毫不理会弗里达内心的痛苦。而弗里达,多么想要为里维拉生一个孩子。但她糟糕的身体状况却一再流产,她渴望做母亲,对生育充满迷恋,却永远享受不到其中的快乐。生命不就是这样么?苦乐并存。弗里达虽然如同一只永远无法完整的伤兽,但困住她的只有身体的枷锁,而不是精神的自由。她那么骄傲,那么潇洒,虽然脚长脚短,但是双臂张开,拥抱一切,命途多舛却多姿多彩的一生。自画像:

这幅画由很多元素组成:以墨西哥文化的方式所表现的日和夜,太阳和月亮,生与死以及如母亲一样的大自然。在画的中间,我们可以看到弗里达抱着一个裸体的婴儿般的迭戈,象征着她对丈夫深深的爱,这是一种即将从爱人之间转化到母子、母女或者姐妹之间的爱。同时,这个画面也向我们传递了弗里达无法怀孕生子的事实,这对她而言毫无疑问是人生中的一个巨大创伤。【第13画面】

原文:绘我所思,我来过……(或绘我所思,妙笔生花……)解析:这是弗里达自画像的场景,她一手拿笔,一手拿着调色板。她还用蓝色的飘带把心爱的狗狗和小猴与自己连接在一起,仿佛在说,我们是一个命运共同体。弗里达因车祸历经磨难,一方面拼命画画摆脱痛苦,另一方面她始终以一种藐视一切的姿态骄傲地活着,活得风光而恣意。迭戈如此形容他的妻子:“弗里达是艺术史上的一个特例。她是一个敞开心扉,将情感的生物学真实展现在人们面前的艺术家……一个出众的画家,墨西哥艺术复兴最伟大的见证人”。“她的画尖刻而温柔,硬如钢铁,却精致美好如蝶翼;可爱如甜美的微笑,却深刻和残酷的如同苦难的人生。”迭戈对弗里达衷心崇拜,爱护有加,成就了她名垂千古的光辉事业。他在墨西哥为弗里达举办了唯一的一次画展。那时候弗里达已不能正常走动。但她让家人把她放在自己的睡床上,抬进展厅,停放于展厅中央。接受所有来访者的祝贺,她说道:“请注意,这是一具活着的尸体”。并在床上讲笑话,唱歌,喝酒。她自杀过多次,最后安眠于床上。死因不明。弗里达最后在日记上说:“我希望离世是快乐的,我不愿意再来”。弗里达是无数伟人中的一个,其短暂的一生,充满了传奇及旷世苦难,光辉灿烂,夺目耀眼。或许醒悟大智慧的最好方法,即是人类对苦难的承载,并从中顿悟得道。谁知道呢?【第14画面】

原文:我来过,我活过!解析:画面中,灯火璀璨,祝福成串,弗里达全身站立,敞开双臂,面容安祥,姿态舒展,她向世人宣布:“我来过,我活过!”她心爱的狗狗、猴子、鹦鹉、麋鹿都陪伴在身边,还有拉线木偶。最终“但愿离去是幸,但愿永不归来”。作者在油画般鲜艳的图片依托下,用寥寥数语述尽弗里达的一生:“我,弗里达·卡罗,我就是我……,寻寻觅觅中遇上了我的心上人……,历经沧桑,笑看红尘!乐享生命,冷暖自知,心怀梦想,蓦然回首……,命途坎坷……,感慨万千,领悟人生真谛……,爱我所爱,绘我所思,我来过……,我活过!”全书仅有32个单词,66个汉字,极其精炼,却又深入人心,让我们在喧嚣的世界中,看到一位用生命谱写人生的女性艺术家。叔本华说,除了生命的终结,艺术是获得痛苦暂时性解脱的一个途径,在艺术的创作中,人们能暂时性地逃避痛苦,进入一种纯粹的境地,将痛苦的情感通过艺术的表达升华为一种对人生深刻的反思,从而并产生积极的意义。弗里达淹没于人生苦海,却又有幸与艺术相遇,我们从画中读出的倔强、勇敢、果断、坚韧,正是她迸发出的全新而璀璨的生命力,谱写着极致的艺术之光,就像墨西哥大地上绚烂的大丽花,永开不败。扩展:“迭戈吾爱——要记住,只要完成了壁画,我们就永远在一起,永远不分开,再也不争吵,只需要爱着对方,检点一些,听艾米·卢的话,我爱你,你的女孩弗里达。”这是一九四零年弗里达给里维拉的一封信。里维拉生性风流,婚后也依然如此,虽然她们也彼此相爱,可还是离婚了。一年以后,她们又复婚,对于和里维拉的两次婚姻,弗里达说:“我们是饥饿与食物的结合。”在她们的第二次结婚前,她对里维拉说:“我只负责家庭开支的一般,靠自己的劳动所得来养活自己,我们之间不能有性行为。”里维拉同意。弗里达是双性恋,并且勾引着自己爱上的每一个人,但是他们还是彼此深爱着对方,却彼此不忠,各自过着相互伤害的生活。她是艺术史上第一个女人,以全然鲁莽的真诚以及安静的残忍,在她的艺术里,潜心钻研常见的,却独特的,仅仅关于女人的主题。弗里达·卡罗,墨西哥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女性画家。她一生与磨难为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床上度过,但依旧成绩斐然,作品价格更是高居全球女画家之首。她信仰共产主义,她酗酒、双性恋,她渴望重生又迷恋死亡,她以挑衅的神情掩盖孤独而沉重的灵魂,用支离破碎描绘绚烂人生。自画像:

在这幅1943年的画作《根》中,弗里达表达了她的信仰,即所有的生命都可以进入一个单一的流动方式。在这幅画中,弗里达把她的躯干画成像窗户一样能打开,从中生长出一棵藤蔓。作为无法生育孩子的女人,她梦想能够生下自己的孩子。弗里达的血液在藤蔓中循环,并延伸到叶子的叶脉之外,哺育着贫瘠的土地,她自己就仿佛是一棵生命之树。【第15画面】

原文:一想起弗里达·卡罗,我想到的是自负、骄傲这两种特质。在墨西哥长大的我,很想更深入了解这个长着小胡子和连心眉的女人。这个女人是谁?何以能运用墨西哥的新旧文化符号,在绘画中随心所欲地诉说自己的故事?我并非从一开始就被弗里达吸引。早年,我常觉得她的画作是扭曲的,难以理解。对她的一生了解越多,我越能感知她的作品带给我的新启示。最终,我懂得,她自画像里那些使我害怕的元素,实际上是她在表达内心所感、所怕和所想要的。弗里达的一生是充满欢笑的,她爱讲笑话,爱唱歌,也爱骂人。1907年,弗里达出生于墨西哥科约阿坎区的一所蓝房子里。年少时,她就有旺盛的创造力,天生就会讲故事,经常打扮成男孩,甚至拥有一个臆想的朋友。但她的一生也充满泪水。6岁时,她患上小儿麻痹症(虽然后来这是常见疾病,但当时很严重),从此右腿萎缩伴随一生。18岁时,一场车祸让她身体遭受重创,此后一直忍受痛苦的治疗。躺在病床上等待康复期间,她开始画画。据说,弗里达一生创作了143幅作品,其中55幅是自画像。她从镜子里研究自己,在画中给自己戴上精致珠宝,将头发编成辫子盘在头顶,饰以丝带和花朵。她还画自己带着宠物猴、狗(名叫弗朗昌)、鹦鹉(名叫索乐特)。她的丈夫迭戈·里维拉——墨西哥壁画大师,也一起出现在她的画里。有时,她把自己的头画在一只受伤的鹿身上。她笔下的半兽人傲视一切、无所畏惧,她向世界介绍墨西哥文化不为人知的一面。小时候学画画,我也常研究镜子里的自己——我不禁想到弗里达,她是否知道,她的勇气和超越自身局限的能力,影响了多少艺术家?弗里达于1954年去世,享年47岁。她的身体是脆弱的,但她百折不挠的品质,是永恒不灭的精神遗产。永远的弗里达!余依解析:在充满活力的黄色而略带污点的背景上,一对隐形的翅膀伴随离去的小鸟尾翼飘然而去,而一双娇嫩纤细的小手,化作飞翔的翅膀,保有带刺的玫瑰,将无所畏惧傲视一切。左边线悬浮的是另外一个弗里达,标志性的小手耳环变成了小鸟,红色的珠项链变成了金色的锁链,心脏跳了出来,被画笔固定在肩上,特有的大丽花长裙换作绿裙白摆,她看着尖鸟飞翔苍穹,尽管身体被禁锢着,但一颗跳动的红心向世人展示,飞翔是她永恒的信念,画笔是她锋利的武器。很欣赏这样热烈地盛放的女人,她很像美丽的蝴蝶自由自在,而生命就是一场烈火。她选择直视骄阳,不对任何恐惧、命运妥协。《弗里达》是对如此生命的致礼。扩展:他们婚姻虽然充满了伤痕,分分合合之后,他们最终还是走到了在一起。而在弗里达的世界里,或许专一的爱也没有那么重要,但迭戈已经成为她身体的一部分。就像你所经历的都会变成印记写在你的脸上。他是她孤寂黑暗中的一道光。有趣的是,2010年,墨西哥政府发行了一张新设计的500比索面值的纸币,正面是迭戈,背面是弗里达。倒是永恒的陪伴了。

自画像:

在这幅画里,弗里达描绘了她一生中最受伤的时刻之一:在1932年遭遇的自然流产,当时她还在美国生活。在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她躺在医院病床上,身下是一滩血泊。她的腹部还是鼓起的,连着六根红色的细线,就像血管,或者脐带。细线的另一端连着几个和流产相关的形象。在中间的是一个不成比例的男婴胚胎。尽管弗里达一生都没能有孩子,但她非常想要一个儿子,还把这个儿子称为“小迭戈”。一朵紫色的兰花,是迭戈送她的礼物。右上角的蜗牛象征着缓慢的流产,左上角的女人腹腔中是以她的视角描绘出来的身体器官(相当于她的身体,因为无法怀孕,等同于从她身上剥落了)。左下角是一台冷冰冰的金属机器,体现了她承受过的刮宫手术。右下角是她永远也怀不上孩子的骨盆。【第16画面】

解析:如果你看了弗里达的事迹,再去看这本图画书的时候,故事中简洁的语言已经足以让读者为之动容,弗里达经历一生的坎坷,却用坚强的意志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除了留下令人惊叹的作品外,还把榜样的力量留给世人。弗里达一生非同寻常的经历、背景和艺术成就使她频频成为诸多传记的主题。作者余依深刻领会了她的创作过程,鲜活、成功地再现了这位鲜被真正理解的艺术家。余依的绘画加上欧米拉的摄影共同提升了这本书的水准。与其说弗里达代表某个历史人物,不如说她是一代偶像,代表着余依所尊重的生命,因为有爱、因为创造,弗里达永生。扩展:

《弗里达·卡罗:用苦难浇灌的墨西哥玫瑰》是一本关于弗里达的传记。作者苏珊娜·巴贝扎特是一名旅行作家,热爱并一直在研究墨西哥文化,她为我们讲述了弗里达的婚姻、艺术理念、生活态度等方面的故事。书中收录了大量弗里达的画作,并结合弗里达的人生经历,对画作进行了解读,除此之外还收录了弗里达的家庭照片、物品和文物,以及弗里达居住环境的照片。通过作者的讲述和照片资料,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弗里达的一生,以及她独特艺术风格的源头。【封&底】

解析:我觉着,4岁的孩子可以翻看这本绘本,透过油画般的色彩和小动,知道这是一个励志的故事。14岁时可以给她讲弗里达的一生经历,但也许要到40岁她才能真正懂得这个女人的苦难一生。2000年,弗里达的头像被印在了美国邮票上。

余依·莫拉莱斯精心制作了这本雅致、令人入迹的绘本,对弗里达生前的生活和工作进行了诠释。这本摆明向弗里达·卡罗致敬的书,没有剖析她的作品模式,而是引领读者进入她自身的价值所在……从视觉上就能感受到她的光芒。弗里达,对我们而言,是一个极其陌生的名字,即使看了这本书封底的注解。这个来自墨西哥的长着小胡子和连心眉的个性姑娘,她从图片里静静地走出来,开始陌生感很强烈,慢慢浓郁的色彩,简练的词句,新旧文化的巧妙融合,随心所欲的夸张手笔,让人浮想联翩,大为惊叹,弗里达倔强坚韧的人生跃然纸上。或许,这本书传递的是弗里达百折不挠精神吧?或许,又让人从弗里达的自画像里引发无惧无畏的人生真谛?人生的一切美都是由光明和阴影构成的,当太阳冉冉升起时,把自己的幸福许诺给苏醒的黎明吧。记得,带着微笑上路,人不是因为美丽才可爱,而是因为可爱才美丽。四、作者信息余依·莫拉莱斯,出生于墨西哥。1994年迁至美国,她绘制了很多知名童书,小时候生活的大家庭,长满青苔的屋墙,郁郁葱葱的植物,余依早年的神奇成长故事,都成为她创作童书的源泉。《永远的弗里达》荣获2015年凯迪克银奖,2015年PuraBelpré插画奖。文中引用或参考王云霞老师的见解,在此特别感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