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有一种等待叫望眼欲穿
有一种等待叫望眼欲穿
施泽茂||安徽
本文中”爸爸“是我岳父,作为他的子女,义不容辞地完成他老人家一生最大的心愿。
一一题记
爷爷走的那一天,爸爸出生还不到两个月。临别时,爷爷叮嘱奶奶一定要等他回家。奶奶等了一生,爸爸也等了一生,母子俩都没等到爷爷回家那一天。爸爸临终含着眼泪艰难地说出最后一个字”等“!这一等成了全家几代人的一个心结,无论等到何年何月,不会放弃,爷爷一定会兑现他的诺言。
爷爷名叫卢美昭,安徽省庐江县万山镇岳庙村人,生于民国五年(1916年),他和奶奶同庚,二十二岁生了大姑,二十四岁生了爸爸,爷爷奶奶爸爸正好都属龙。爷爷兄弟四个,他是老小。按照当时规定,四丁家庭要征兵两人,于是老大做了上门女婿,家里还有兄弟三人,必须要有一人去当壮丁,老二身体有毛病,就剩下老三和爷爷,他俩有一人要去当壮丁。那天下午被抓壮丁的是老三,爷爷在田里干活,家里人一合计,把爷爷喊回家,说奶奶娘家有个叔父在县里宪兵大队是个头头,让爷爷到乡公所把老三换回家,次日一早派人到县城找那个叔父,把爷爷放回来。爷爷望着面前有三个稚气孩子的三嫂,哭成泪人,二话没说就应允了。奶奶抱着两个月大的爸爸,正在怀里吃奶,奶奶紧紧拉着爷爷手,不放松,泪水在眼眶里打转,想说些什么,被爷爷打断。”救人要紧,你在家等着,我很快就会回来“。爷爷前脚走了,奶奶后脚也连夜奔娘家去了,奶奶是小脚,离娘家有四五里路,十月已是深秋,晚上寒风凛冽,奶奶跌跌撞撞不知吃了多少苦才赶回到娘家。娘家人知道情况之后,十分着急,第二天天没亮就派人到县宪兵队找人,遗憾的是爷爷那批壮丁马不停蹄连夜押解走了。奶奶回家大病一场,但是看到两个嗷嗷待哺的一双儿女,还是强打精神,左思右想,自已一定不能倒下,再艰难,也要把两个孩子拉扯大。起初那些年,兄弟们和娘家人,农忙时,都来帮衬一把,后来各家负担重了,奶奶是个贤惠人,主动推辞掉了大家的好意,自已带着两个幼小孩子栽秧割稻,放牛,讨过饭,卖过花,孤儿寡母生活异常艰辛。奶奶年轻时非常漂亮,人品又好,出身大户人家,绣花裁剪,样样娴熟。许多人都劝奶奶改嫁,过个衣食不愁的安稳日子。奶奶就是不听,她坚信爷爷临走时的话,一定能等到爷爷回家的一天。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爸爸从小在奶奶的严厉管教下,做人做事都规规矩矩,立志通过自已勤劳的双手,让奶奶过上好生活。十五岁就弃学挑起养家糊口重担,十九岁当上了生产队长,二十四岁成家。苦尽甘来,奶奶终于熬出了头,但是,她心里仍然还在惦记着爷爷,盼望他早日回家团圆。由于长期饱受思念之苦,积劳成疾,后来双眼浑浊看不清东西,大家都说奶奶眼睛是哭瞎的。1986年秋,奶奶溘然长逝,走的时候,眼睛是睁着的。她在世时说,等不到爷爷回来死不瞑目。
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大陆去台人员纷纷回来探亲,邻里胡德应老先生携全家由台湾回故乡省亲。爸爸喜出望外,登门拜访,打听爷爷下落。胡先生说,他曾在河南或是山西战场上,看到过爷爷,具体已经记不清了,后来听说爷爷也随部队去了台湾。爸爸得知这个消息,非常高兴,委托胡先生回台湾帮助寻找。由于,胡先生年事已高,从此没再回来,爷爷讯息再次石沉大海。寻找爷爷的路虽然漫长,但是,爸爸并不气馁,相反更加坚定了信心。爸爸有七个子女,他让唯一的儿子上军校,大学毕业后放弃到北京的机会,主动要求到福建前线部队服役并在福建南平娶妻定居。目的就是每天能够与生活在海峡那边宝岛台湾的爷爷近距离相望,第一时间捕捉到他的信息。2008年春天,爸爸平生第一次乘坐飞机抵达儿子所在部队福建台湾海峡最前沿,遥望对岸台湾,潸然泪下,恨不得从海峡里游过去,那怕是瞥见爷爷一眼也就心满意足了,然而事与愿违,爸爸拖着疲惫身体无望而归。爸爸经过这么多年生离死别痛苦煎熬,已是身心憔悴,每况愈下,不久患上重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中秋节逝世。爸爸临终时和奶奶一样,也没闭上眼睛。他在弥留之际,从嗓子眼挤出来唯一一个字”等“!他这是要求子孙们一如既往完成他和奶奶的毕生遗愿一一等待爷爷落叶归根。
插图/王继连
作者简介
施泽茂,又名施华,笔名乐善好施。安徽庐江人,安徽省散文家协会会员,庐江县作家协会会员,庐江县民俗文化研究会会员,中国乡村作家会员。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总编:琅 琅
副总编:蔡泗明
监制:倪宝元 陈俊泽
编审:吴秀明 孟芹玲
主编:汤燕萍 孔秋莉
美编:陈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