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室专栏7‖李尧歌:退位减法这节课,我为什么失败了?
反思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海涅
课前慎思
上周我讲了一年级下册70页的例3,100以内的退位减法,36-8。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100以内两位数加一位数,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不退位),学生已经理解了相同数位相加减的道理。
对于今天的讲课内容,备课时已经知道它是本章的重难点,明白它更抽象更难理解。备课时也有个基本的思路:首先让学生摆小棒,体验为什么要拆开一捆小棒,从而为后面的退位做铺垫;然后让学生说出自己操作小棒的过程,让学生梳理自己操作的过程;最后用数字和符号表示出自己分的方法。满以为自己这样的设计,是让学生从直观操作过渡到语言表述,最后用抽象的数学符合表示出自己的认识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可是,现实给了我一记响亮的耳光。
课堂表现
首先,班级里小孩子绝大多数都没有小棒,每个人都要进行独立操作,拥有自己操作体验的设想落空了。那我想,既然孩子们没有小棒,那我就退而求其次,找几个学生代表到展台前操作,也算是让学生操作了吧。
1.学生演示
先请的是李若冰。李若冰在展台前告诉大家,3捆小棒表示30,和外面的6根小棒合在一起表示36.她边操作边说:“先拿掉外面的6根,再把其中一捆展开,抽掉2根。”
我问:“为什么还要抽掉2根?”
李若冰:“因为一共去掉8,刚才去掉了6根,所以还要再去掉2根。”
我问其他孩子:“谁看懂了李若冰怎么操作的?”
结果很多孩子说看懂了,又让一名孩子上来操作,方法和李若冰一样。
我急于求成,问:谁能把操作过程写出来?
结果孩子们你看我,我看你,都是一脸懵。个别聪明的孩子写出36-8,在36下面写出30和6以后,不会做了。
2.教师演示
我一看就着急了,自己重新把李若冰的操作又演示了一遍, 边操作边问:“36减8时,外面的这6根小棒不够去掉8根,怎么办呢?”
生:再拆开一捆。
我:拆开一捆,现在把36分成了谁和谁?
生:20和16.(同时把小棒图画到算式的下面。)
我:36就分成了谁和谁?我在36的下面怎么写分成?(个别学生明白了,写20和16.)
我:16根小棒拿掉8根,还剩几根?在图画上怎么圈一圈?(生说我圈)
我:那我们在算式上怎么表示去掉8呢?(一学生上来用线把16和8连起来。)
我:剩下的8和20合在一起是多少?等号后面写什么?
我自认为,我演示这一遍,算是清楚明了吧。接下来反馈检查,令我崩溃,全班只有一半的孩子会用数的组成口算。
反思总结
这节课到底失败在哪里?痛定思痛,总结了以下几点:
1.孩子们没有自备小棒。
绝大多数孩子缺少了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缺少了独立操作,也缺少了心理上一波深体验。虽然孩子们观看了其他小朋友的操作,但看操作与自己亲自动手操作的体验是不一样的。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时手脑并用,身心都参与到学习中,并通过后面的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印象。而看操作呢,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都是只眼睛的参与,他们都是在肤浅地模仿。甚至个别学生灵魂出窍,连看也没有看。
应对措施:如果有时课堂是孩子们真的没有准备小棒,那就让学生先想一想怎么操作的;再请学生操作时提醒其他孩子认真观察,看看这个孩子是怎么操作的,并试着用语言描述下来。然后再让孩子们互相说一说。
2.补充画图环节。
出示3捆小棒和6根小棒图片,让学生在纸上画一画,由动态操作过渡到静态画面中,让孩子在脑海中复原刚才的操作过程。
在这个环节,学生面对3捆小棒图和6根小棒图会不知所措,老师要及时引导:“单独的6根不够去掉8根,怎么办呢?”这时一部分学生也明白把一捆小棒拆开,变成10根小棒,然后圈住了6根。
在这里画图的思路没有错,错在老师没有及时引导问:你拆开以后,发现36变成了谁和谁呢?在这里一问,为后面用数写分成表示计算过程做铺垫。
特别提醒:在学生圈完之后,发现很多学生都是直接圈住了6个,在这里可以提醒个别学生,刚才李若冰拿了两次,怎么用圈呢?然后可以让两种思路的学生在展台前展示自己的图,并讲解自己的思考过程。
3. 用数字表示计算过程。
有了前面的铺垫,第三个环节中,用数的分成来表示口算过程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在这个环节,也许还有人把36分成30和6,老师要追问:这样分的话,个位够减吗?不够减,我们怎么分?
在这节课上,除了学具的准备不足之外,老师对课堂上出现的突发情况还缺少机智应对的引导,也是本节课失误的一大原因。
前路茫茫,教研路上还需用心去探索。没有完美的课堂,但在追求完美的路上,愿自己的学识与年龄一起增长,为孩子们献出更加精彩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