浬鎏洋:森林情怀
鄂伦春猎人带着朋友,来到他们过去游猎居住的地方,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怀!他们又遇到了森林里的朋友,他们是谁呢?
这是一次特殊的旅行,绰罗巴根带着我们向大山深处走去,走出200多里,在毕拉河畔的一个山坳处,我们开始安营扎寨。
绰罗巴根告诉我们,这是在定居前的“乌力楞”(鄂伦春人游猎时的村庄,也是一个狩猎组织)。他还说,当时的鄂伦春男女老少都沉浸在矛盾复杂的情绪中。这是因为要下山定居了。政府给我们盖上了结实、整齐、漂亮的新房。
绰罗巴根旧地重游,感慨万千,他打破了以往沉默的情绪,话匣子也打开了:
我们要告别乌力楞,走向街道平整、房屋整齐的猎民新村。
我们不再过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餐风饮露的游猎生活了。这应该是令人振奋的事情。
可是,让我们忧虑的是,乡亲们与大自然有解不开的情结。
我们世世代代生活在大森林里。
是大自然给了我们顽强的生命,是大自然给我们以力量、考验与鼓舞。
冬日里,我们经受了凛烈严寒的洗礼。
春日里,我们沐浴阳光,接受这慈母般的温情。
夏日里,蚊蠓叮咬,虫侵蝇袭,是大自然的小精灵,以恶作剧的方式伴陪我们生活。
秋日里,我们接受大自然的馈赠,采撷着丰收的喜悦。
我们崇拜森林。
是大森林以广褒的情怀,呵护着依附于她们的臣民。
是大森林给我们以丰富的联想与情感上的慰藉。
也是大森林让我们知道了和谐与团结的真谛。
那亭亭玉立的白桦,给我们以丽质天然的美。
那桦皮盒、桦皮桶、桦皮碗、桦皮船等生活用品,是大自然的眷顾与恩赐。
桦皮剪纸,桦皮烫画,那是一个民族对大自然的心情展露,是对大自然的赞美。
我们喜欢高大挺拔的松树,那是男人的风骨,男人的脊梁。
看到了松树,世间的一切困难都化为乌有。
我们羡慕绿杨,她是大自然的一个音符,从容、安然而又洒脱。
我们欣赏河柳,那是大自然的旋律,飘逸、挥洒,俊美阿娜。
我们依恋山野百草,芬芳馥郁,恣态万千。
我们崇拜河流,那是生命的源泉,那是生活的畅想。
看到了河流,便看到了澎湃的心情和那滚滚流淌的血液。
我们崇拜篝火,是她的光焰,点燃了一个民族生命的火炬。
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酷暑寒冬,多少个岁月轮回,是篝火以她热烈的情怀,呵护着猎人的人生。
我们喜欢山野中的生灵,正是这些小动物们,给我们以生存的滋养、生活的乐趣、精神的享受。
如今,我们真正理解和体会了,一切生命都是大自然的灵魂,大自然也是一切生命的共有资产。
大自然里的一切生命体都是自由、平等的。
所有这一切,都是如此地让人眷恋,让人感怀。
好在,这个我们的猎民新村,并没离开大森林。
绰罗巴根的感怀,深深地感染着我们,他那诗意般的回忆,让我们的灵魂也和大森林融为一体,我们的心灵被净化了。
他所说的猎民新村,就是诺敏乡的一个猎民生产队,离我所在的第五生产队相隔八里路。这个村庄就坐落在毕拉河下游的诺敏河畔。
逶迤绵延的大兴安岭,以蜿蜒的河流为脉冲,形成一片水草丰美的百里大川。我们的憧憬是:这里将由猎民村逐步锐变为重镇与城市。
一个游猎民族在这里修养生息,那百草滩上将是牛羊成群、猪肥马壮,理想之梦将在这里变为现实。
我的联想被绰罗巴根打断,他继续向我们讲述当时搬迁的故事:通过一个阶段的准备,乌力楞的男女老少眼含热泪,坐上了前来接应的解放牌汽车,奔向新的家园,大家的心情都很复杂,是留恋大森林,是向往新生活?说不清楚。
我和几位年迈的老人是最后撒离的队伍。
我们满怀依依不舍的心情,在这游猎和居住的地方进行最后一次停留。
猎犬飞虎和憨贝一直落在后面很远的地方。它们的心情和主人一样,难以割舍,难以忘怀。
当时的我也是感慨万千。
我们鄂伦春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与这大兴安岭结下了深厚的感情。
不平凡的狩猎之路,随着鄂伦春的定居,也将宣告结束。
我的心情也是百般留恋,百感交集。
狩猎的生活旅程,虽有艰辛,但是,在磨难中让我对大自然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鄂伦春兄弟的情怀和顽强、坚毅的风骨,让我们的灵魂永远和大自然在一起。
因为是鄂伦春兄弟的团结与共同狩猎,给亲人也带来了精神上的慰藉。
正是这狩猎,使鄂伦春兄弟的心贴得更近,情感日益加深。
鄂伦春猎人和大森林结成一体,顽强地度过艰辛的生活,我们把自己的行为、自己的思想都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所以,永远充满生机与活力,
当我在幼小的时候,对大森林就有着深刻的情感。
是大自然的力量让我茁壮成长。
太贴(奶奶)曾告诉我:当我怀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妈妈带着我走遍了山山岭岭。
我“鄂涅”(妈妈)善于骑马。每当猎人在上百里外打到猎物的时候,我妈妈会骑着猎马,跑过去把猎物取回来。
我“鄂涅”(妈妈)会用山林里的野菜做成各种可口的佳肴。
她还会把山里的山丁子、稠李子、都柿、牙格达等山果,酿成美酒,做成最好吃的食品。
我妈妈还善于用桦树皮做成各种用品。
当成张的桦树皮剥回来后,她会把烧热的水浇在桦树皮上,然后,把桦树皮压平,再把成张的桦树皮剥离,用里面又薄又光滑的部分。
这些加工好的桦树皮,在她的巧手下,可以做成各种美观适用的生活用具。
我“鄂涅”(妈妈)最善于剪纸。夏天的兽皮和春天剥下的桦树皮,在她的手里会剪成角偶花、彩云等等。
那各种各样的剪纸,有的像阳光和飞腾的小鸟;有的像汩汩的溪流和浩浩的江河;有的像树叶与森林;有的像马鹿的雄姿;有的如金雕一样的风采。
在衣服的开襟处,在皮手套上,在烟荷包上,在一个个桦皮用品上,到处都可以看到她的眼神和她用灵魂绘制的图案。
在我没生下前,按照鄂伦春族的风俗,我“阿迈”(爸爸)在斜仁柱前面不远的地方另搭一个斜仁柱,叫“恩克那利纠哈汉”,就是产房的意思。
这个产房很简陋,四面透风,在地上铺上桦树皮和干草就是床铺。
我出生时,正赶上冬天。刚一出生,接生人员就用洁白的雪为我擦洗身子,然后把我装进狍皮口袋里。
我和其他鄂伦春孩子一样,是在风雪摇篮里长大的。
摇篮是我“亚雅”(爷爷)亲手制作的。
他选用最好的白桦木和桦树皮,做成牛腰子状的东西。
摇篮的两头微微翘起,四周的沿仅有不到半尺高,婴儿必须绑在摇篮上,人们也叫它悠车。
每当妈妈骑马进山时,妈妈骑在马背上,装着我的摇篮绑在“鄂涅”(妈妈)的后背上。
当夏季人们都上山劳动时,我和小伙伴们的摇篮都挂在高高的树杈上。
一方面是怕野兽侵袭,另一方面是利用树叶纳凉。
也可以说,我是看着树叶长大的,我有着像小貂熊一样的顽强个性。
我的鄂涅,还善于唱鄂伦春民歌。她用歌声赞美大兴安岭,赞美大自然。
她在歌中唱道:“鄂乎兰,德乎兰,喂,我们幸福地放声歌唱。看呵,在广阔的大兴安岭上空哟,百灵鸟在纵情地欢唱,喜鹊在自由地飞翔。我们鄂伦春人的生活像天上的彩云一样……
正是这勤劳、巧手与歌声,哺育着我健康成长。
我像一头小貂熊,天真、烂漫,充满大自然的元素。
绰罗巴根领着我们,一边游览,一边讲述关于猎人的故事。
在一座敖包前,他停了下来。
他让我们每人捡一块石头,神情庄重地放到敖包上。
这个敖包,是一块又一块的石头堆积的,每当猎人经过这里,都要在敖包上放一块石头,这是对山神的敬重,一块石头微不足道,但表达的是一种对大山崇敬的心情。
我们又来到达尔滨湖边,看着白天鹅、丹顶鹤、野鸭、鸳鸯等飞禽轻悠自在地游荡在湖面上。
绰罗巴根的兴致很好,
他领我们在一片白桦树林里坐了下来,从马背上的皮兜里掏出个弯弯的鹿哨,放在嘴边轻轻地吸吮着。一声悠长的鹿鸣,像一曲浑厚绵长的歌,廻荡在森林,飘逸在山岭。
然后他又掏出个用桦树皮做的狍哨,放在嘴边发出悦耳的狍子叫声。
几头马鹿出现子了,小狍子们也来了。
它们侧着耳朵听着一声声呼唤,并用警惕的眼神四处观望着。
它们那美丽的身姿,与蔚蓝的湖水、翠绿的森林、多彩的鲜花、还有那野禽、飞鸟等大自然的精灵,共同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我们静静地、深情地看着,没有枪声,也没有呼喊,只有鹿哨和狍哨发出大自然的声音。
“哗啦”一声响,一条银亮的鱼跃出水面。
我们的目光转向被鱼惊出的涟漪,水纹扩展处,一只桦皮船静静地停放在那里。
这桦皮船,盛载着悠悠岁月,盛载着众多的喜怒哀乐,从遥远的历史走向了今天。
如今,她停泊在温馨的港湾,使猎人产生无尽的联想。
绰罗巴根放下鹿哨和狍哨让我们登上了桦皮船,我坐在船尾,小刘坐在船头,绰罗巴根坐在船中间负责撑船。
一道道清波荡漾,桦皮船飘向湖心。
这桦皮船并不好驾驶,由于船体窄而轻,一旦失去平衡,就会人仰船翻。
它需要坐船的人在船上不能随意晃动;撑船的人手握长竿中间,用长竿两端轻轻划动。
绰罗巴根驾的船好像更加轻松自如。
富有经验的他,手撑长竿,有节奏地在水上划出一道道五线谱。
小刘坐在船头,那双天真的眼神在湖面上漂动。
“那是一个大家伙”他大喊一声。
绰罗巴根稳住船身,随手抛出一个东西,划出一道弧线钻进水里。
水面顿时泛出红色浪花。
没想到,他的钗鱼技术是如此娴熟老练,一条大鱼被他俘获了。
随着桦皮船的靠岸,一条三十多斤重的大狗鱼被拽上岸来。
这条狗鱼比小孩的个子还高,可谓是鱼中之王。
我们情绪高涨,在湖岸上点燃了篝火。
我们把狗鱼割成片,穿在柳条上,放在篝火上烧烤。
鱼片的糊香在空气中漫延。
我拿出了一瓶老白干,大家开怀畅饮。
忽地一道身影,从白桦林飘来。
一头貂熊带着小貂熊出现了。貂熊妈妈嘴里叼着一只野兔,放在离篝火不远的草地上。
小貂熊连蹦带跳地跑过来,坐在离我们不远的地方,用好奇的眼神看着。
它的妈妈在很远的地方坐着,笑眯眯地向这边望着。
又是一阵“哗啦啦”地树响,又一头貂熊也出现了。
它大大方方地走到貂熊妈妈面前,用嘴拱着它的身子,然后夫妻双双用好奇的眼神看着篝火,看着自己的孩子。、
绰罗巴根把两块烤熟的鱼肉扔给了小貂熊,它毫不客气地接受了这份礼物,笑眯眯地品尝着。
绰罗巴根借着酒劲儿,拿着两块鱼肉向貂熊夫妇走去。它们并没有躲闪,用和善的眼神看着。
绰罗巴根走到离它们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用深情的眼神看着它们,低声地说:“我的朋友,我以后永远不会伤害你们了。”
又是一阵“哗啦啦”地树响,黑熊妈妈领着两个孩子也出现了。它们并没靠前,只是远远地看着。
当我们和绰罗巴根离开时,貂熊一家三口和黑熊一家三口,都站在树林边,抬着脑袋观望着。
作者简介:浬鎏洋,原名:李桂春、满族,著名大自然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学会会员,中外散文诗研究会会员,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员,中国文字著作权协会会员,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会员。祖籍:辽宁省凤城市,出生于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知青下乡并工作在内蒙古大兴安岭鄂伦春自治旗,曾任旗文化局局长,旗委常委、宣传部长,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文明画报》副总编辑。现在定居北京。致力于以大兴安岭森林原生态风貌、民族民俗风情、动物为题材的大自然文学创作。出版创作文学专著45部,主编著作6部,其中《猎犬贝特森林奇遇》(四卷本)2010年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入选国家新闻出版总署2011年(第八次)向全国青少年推荐优秀图书,《大兴安岭猎犬历险记》(五卷本)2012年12月重庆出版社出版,《大兴安岭黑熊部落》2014年重庆出版社出版。其中《黑熊报恩》入选国家新闻广电总局2014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获2015冰心儿童图书奖,也被列入全国妇联2018好书荐读亲子书目。《大兴安岭黑熊传奇》(四卷本)2017年重庆出版社出版,《大兴安岭野生动物王国》(五卷本)2017年重庆出版社出版,入选国家新闻广电总局2014年《农家书屋重点出版物推荐目录》。《大兴安岭动物列传》(六卷本)2019年8月将由重庆出版社出版。《大兴安岭野生动物王国见闻》在《深圳青少年报》连载。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