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字:“一”生万物

请点  蓝字  关注我们

       “一”从甲骨文开始,一直沿用至今。从各个阶段地演变来看,并没有太大的变化。由此产生联想,随着生产力地不断增强,人们开始出现剩余价值。剩余数额的增加,促使记数,便在洞壁、崖壁、石壁上依据事物的形体创造了“一”的划痕。而“一”更趋向于站立的四足动物或躺着的驱体。

甲骨文中“短横”有着极为广泛的象征意义!“一”作为构字的部首并不是以数位或数序的意义存在于每个出现“短横”的字里的,而是作为这部分字共有的标志,所以在不同的字里“短横”的含义也不尽相同。可以是一个部件、可以是事物的指代、更可以是一个方位或一个意念!“短横”形似“一”,在这个意义上可以理解为“一”就是万物。这个意义与《说文解字》里“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的诠释相类似。

比如:“本”“末”原意分别是树根与树梢。甲骨文中在木的基础上标示着小点,逐渐演化成符号意向“短横”。而简化字中的小短横,分别是指树木的根须与枝头。现在词中还有这个意思:根本、末端。

        “上下”在古文字中是“二”的字样,不难看出,“长横”是地平线,而“短横”分别是上与下的指示方向,表示事物存放的位置,高或低与地平线。随时间推移,为与“二”区分逐渐出现中间的竖笔。

        “甘”是指吃到的美味。而古字中,可以看出是口中舌头上所感受到的味道,小小的“短横”意味着嘴里所享受到的美味。“甜”字在“甘”字上更形象地加了一个“舌”字。

而从现在“一”字含义的运用上,也可以看出这一点。“一”既表示事物的最少数量,又可以理解为“全或满、所有”的最大数量。

“一”是序数的第一,又衍生出首、冠、等意思。人们对于第一的赞扬,对于“倒数第一”的同情或嘲讽,其实都是来自于内心对于事件的在情感上的外在表现,更是内心认同或排斥的一种内在的思想表达。即便得了“倒数第一”如果认同,更多的也是理解。反之,依然是蔑视。不管任何事,都肯定的会出现第一与倒数第一,这是固然存在的。但是,人们就是因为内心的取舍而喜恶不一。运动场上金牌,可以得到众人的追捧,而末名不但得不到他人的理睬,更是只能默默离场。不就是这个理……因此,一可以是单独的、黯然的,更可以是一切,是所有。

回到《说文解字》中“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也就是说天地之初就是一个浑沌的整体,后分为天地,再幻化成万物。“由一为二,二分为三,三化万物。”这里所说的二就是阴阳,三是天地人,由此,万象更新。可见,古人眼中的“一”既是简单的初始的整一,也是复杂的万物衍生。而万物又是所有,就是完满的大“一”。这样一说,对“一”的解释便有了辩证的统一。

一生万物,或许,这正是由古到今“一”一直保持原样的道理吧。因为,变与不变其实就在其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