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与火:太平洋海战史,一场改变战争形态的激烈较量(四十)

中途岛,对于这场战役,有人叫做“中途岛战役”,有人称为“中途岛海战”,其实这些叫法都对。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此时距离日本偷袭珍珠港仅仅6个月。自此之后,日军再未获胜,再也乐观不起来。

由于破译了日军情报,美军早在1942年6月就掌握了日军的目标和行动大概日期。这样的信息对于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而言,就意味着他不必分散军力,只用将兵力集中用于防卫中途岛即可。同样,日军至少也预料到美军将会严防死守,所以除了阿留申群岛的突击部队外,日军集中了剩下所有可以利用的海军兵力,和美军打一场期待已久的决定胜负的战争。洞悉日军的意图,6月3日,当“隼鹰”号和“龙骧”号航母舰载机袭击荷兰港时,美军并没有在阿留申群岛浪费过多兵力,而是全力投入中途岛。要知道,在中途岛战役正式开始两天前,美军暂时未能侦察到日军舰队。

6月3日,美军发起攻击行动,中午时分,美国陆军航空队出动波音B-17“堡垒”轰炸机前往轰炸试图登陆中途岛的日军。但是,重型轰炸机对海上航渡舰船实施轰炸的难度很大,这是因为舰船可以在海上进行机动规避,在风速、风力未知的情况下,要想准确无误击中一艘军舰太难了。

渊田美津雄由于患上阑尾炎不得不做手术,这种手术有一定风险,实施起来比较困难。当时,渊田美津雄在“赤城”号航母上作战,一艘驱逐舰前来接他去医院治疗,被他谢绝了。在此情况下,只好由随舰医生为他动刀,方便他随时为上司提供作战建议。6月4日,也就是开战当天,渊田美津雄还住在航母水线下的病房里。

前一天刚拆了线,身体还很虚弱,渊田美津雄就着急前去探望即将起飞的飞行员。虽然身体很虚弱,但在飞机起飞前,渊田美津雄仍然坚持前往航母控制中心。他发现,友永丈市上尉接替自己指挥此次空战。他担心的是,由于侦察方式存在问题,大面积海域未能覆盖。虽然事先预料到美军防守兵力可能很强,却低估了美军太平洋舰队的航母数量。

破晓时分,日军第一波100多架飞机从航母上起飞,前往中途岛攻击美军。但是,就在此期间,美国陆军航空队和海军的飞机也从中途岛上起飞,攻击他们所发现的日军航母编队,他们不但打乱了日军舰队队形,还炸死了甲板上许多人员。日军高射炮猛烈开火,几架“零”式战斗机仓促起飞应战,击落了17架美军飞机。

“太好了!”渊田美津雄大声喊道。美军一架B-26“劫掠者”轰炸机从“赤城”号舰桥上空大约30英尺高度擦过,向“飞龙”号航母俯冲过去,却一头扎进海里,机毁人亡。

日军飞机虽给中途岛上的美军设施造成较大破坏,却未能使美军机场瘫痪,也未能摧毁防空火力。于是,南云忠一决定发起第二波进攻,希望彻底击溃美军。然而,第二波进攻并没能立即执行,这是因为在此之前,所有飞机都装上了鱼雷准备攻击美舰。如今,为了攻击岸上基地,必须将鱼雷卸掉换成炸弹。

然而,等这一切完成后,日军侦察机发回电报,称发现了10艘美舰。南云慌忙改变主意,再次命令将将飞机上的炸弹换成鱼雷。这时候,日军还不知道这支美军舰队之中有航空母舰,由于美军轰炸机在此前进攻中并没有战斗机护航,日军误认为美军并没有航母。更加糟糕的是,南云甚至决定等第一波飞机安全降落后,再发起第二波进攻。此时,机库甲板上的军械师们忙成一团,一会儿装炸弹,一会儿卸炸弹,来不及把卸在甲板上的炸弹送进弹药库。

就在日本人等待第一波飞机降落的时候,9时正,日军侦察机报告称发现一艘美军航母,判断可能是“约克城”号。第一波飞机终于降落了,并返回机库。紧接着,日军第二攻击波飞机离开机库,排列在飞行甲板上,随时准备起飞。就在这时,美军指挥官斯普鲁恩斯出动了“企业”号和“大黄蜂”号航母上的所有舰载机,弗莱彻也派出“约克城”号上的一半飞机,共计156架飞机。

美军第一轮进攻主力是41架“破坏者”鱼雷轰炸机。当时,鱼雷轰炸机是海战中对付军舰的最佳武器,正如美国海军一位上将所分析那样:“从水下攻击军舰要比从上面容易得多,可使得海水迅速灌入船舱,进而发生倾覆。”不过,当美军“破坏者”鱼雷轰炸机朝日军战舰低空逼近时,至少有35架被敌人击落,机组人员来不及逃生,飞机就已经坠入大海。损失最惨重的是“约克城”号上的第3鱼雷攻击机中队,仅有1架飞机幸免。此前,日本海军曾担心将重蹈珊瑚海海战的覆辙,在重新找回自信后,他们又开始狂妄起来,料想这次一定会打大胜仗。

的确,日本人仅仅一早上就击落了50多架美机。同时,日本人丝毫没有怀疑美军仅有1艘航母。

日军雷达很早就探测到第二波美机正从高空接近,但还是漏掉了19000英尺高度的“无畏者”俯冲轰炸机。此时,日军注意力仍在低空轰炸机上。10时22分,美军第一架俯冲轰炸机脱离编队朝“加贺”号冲来,射出12条1000磅的鱼雷,有4条击中目标。

渊田美津雄最早发现美军来袭,当时他正在“赤城”号航母上埋头记录战况。发现情况不对时,他立即大声呼叫控制中心。短短数秒内,日军航母上的高射炮猛烈开火。由于所处位置较为有利,他看到第一枚炸弹落空,猜测第二架美机上的飞行员看到这一情况后将相应调整。他没有猜错,第一枚炸弹错过目标30英尺,在海里发生爆炸,溅起的海水打在舰桥上,落到了一些日本士兵的脸上。

渊田美津雄判断第二枚炸弹将会击中航母,果不其然,一枚炸弹穿过舰体中央的升降机,落在机库里。紧接着,第三枚炸弹冲过飞行甲板撞到左舷上,也落到机库里。两枚炸弹都在下面爆炸,一波接着一波,每枚炸弹大约1750磅。原先摆在甲板上的鱼雷一个接一个爆炸,甲板上刚加满油的舰载机也爆炸了,冒出浓浓黑烟。甲板下方,一架飞机爆炸起火,两边的飞机也无一幸免。甲板上烈火熊熊,甲板下也成了火海。

内容来自懂车帝

(0)

相关推荐

  • 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喋血瓜达尔卡纳尔岛(七十一)

    正当南云手忙脚乱准备放飞第二攻击波时,意外出现.日军万万未曾料到,美军这侦察机出来搜索竟然还带着炸弹.7时05分,斯托克顿·斯特朗中尉和查尔斯·欧文少尉的双机组截听到了李少校发出的电文.此前,他们已发 ...

  • 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中途岛海战(五十)

    中国古代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一名彪形大汉肚子饥饿,就到铺子里买烧饼吃.吃下第一个没饱,然后第二个,第三个--当吃到第七个时肚子圆了.这大汉气鼓鼓地说:"早知道这第七个烧饼能吃饱,还吃前面那六 ...

  • 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中途岛海战(七十六)

    "飞龙"号的舰桥上,山口.加来正在给即将率领第三攻击机群出击的友永丈市.桥本敏男和森茂三位大尉作最后指示:"不要再攻击那艘被小林机队击中起火的航空母舰了,攻击另外两艘航空 ...

  • 电影《决战中途岛》中那些真实的历史人物,后来都怎样了?

    二战题材战争电影<决战中途岛>正在热映. 执导过<后天>.<2012>.<独立日>系列,以拍摄大场面灾难片著称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将这个太平洋战争具有转 ...

  • 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中途岛海战(四十五)

    日本人将主要攻击放在了沙岛.岛上三个贮油罐被彻底炸毁,油罐里的汽油燃料了整整两天,滚滚浓烟使整个损失看起来比实际上要大很多,高射炮的火力发挥也因浓烟受到影响.陆战队驻地一条从海里抽水的管道被炸断,一个 ...

  • 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中途岛海战(六十)

    在"赤城"号的舰桥上,看到"加贺"号成了敌机的主要攻击目标,渊田朝冈田舰长的方向做了一次短暂的祈祷.也许他的祈祷真有灵验,也许冈田根本无须他的祈祷,这位舰长娴熟 ...

  • 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中途岛海战(五十四)

    美军轰炸机分成三组,从容不迫地对"赤城"."飞龙"和"苍龙"号实施了攻击.云层条件极为理想.由于零战大都在追杀亨德森机队的幸存者,加上它们已 ...

  • 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中途岛海战(四十七)

    麦克拉斯基认为,鱼雷机队的中队长尤金·林赛少校可以不参加本次战斗."企业"号从珍珠港起航时,林赛的"蹂躏者式"鱼雷机在一次降落时意外冲出了甲板.身受重伤的少校至 ...

  • 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喋血瓜达尔卡纳尔岛(七十二)

    与村田降低高度相反,高桥大尉率领的"瑞鹤"号俯冲轰炸机队则迅速爬升,高桥第一中队.津田俊夫大尉第二中队.石丸丰大尉第三中队组成三个倒V字型依次排开,白根大尉的零战机队则在后上方负责 ...

  • 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中途岛海战(三十三)

    中午时分,机动部队按命令顺利完成了转向.云开雾散,那些饥饿的驱逐舰由于昨天大雾被迫暂停了加油,现在开始小心翼翼地靠近各自的油轮接受补给.加油进行得异常缓慢,因为舰队仍不时会遇上短暂的浓雾带,但最糟糕的 ...

  • 看《决战中途岛》,你最好先了解这些人和事

    坦白说,<决战中途岛>让我挺失望的,平铺直叙,中规中矩,重点不突出,高潮不迭起,情节不够精彩,人物不够丰满. 它不算烂片,但有点过于普通了. 当然,这也可能是我自身的原因,可能是我的期待有 ...

  • 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中途岛海战(三十九)

    中途岛上,赛马德.拉姆齐对斯威尼中校的战果汇报半信半疑.如果真如他们所言,这些陆军弟兄的攻击简直太给力了.但不管对敌人造成了多大伤害,那支舰队的残余力量无疑依然在向中途岛徐徐驶来.如果那些打起仗来不要 ...

  • 战争究竟是什么?

    最近几天,仿佛被战争电影纠缠住了.先是去看了罗兰·艾默里奇导演的<决战中途岛>,然后又翻出1976年杰克·斯迈特导演的<中途岛之战>,接着是今天下午看了彼得·杰克逊导演的< ...

  • 太平洋战争第五部之中途岛海战(五十一)

    侦察机在返航途中也许还可以发现一些情况,但那种可能微乎其微.驾驶员的主要任务是观察前进方向的情况,一般不会特别留意已经飞过的海域.头一天东京军令部曾来电说,"丝毫未发现敌人有怀疑我军企图之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