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明兰一生终于过成《桃夭》的模样,弥补祖母《柏舟》的缺憾
华兰出嫁,堂伯父盛维和兄弟长柏送嫁,王氏在盛府门口哭湿了三条帕子。
当夜,盛老太太搂着小孙女明兰在炕上,要明兰背首诗来听听。
明兰最近正在学《诗经》,她挑了首最简单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黑暗中,盛老太太似乎轻轻叹了口气,有一抹伤悲的意味。
已入暮年的老祖母,搂着小孙女,终于悟出《桃夭》的实在,女人这一辈子若真能如桃树般,明艳地开着桃花,顺当地结出累累桃果,才是真的福气。
可是当初勇毅侯府年华绽放的徐大小姐,最喜欢的却是那首《柏舟》,朝也背,晚也背。
《国风·鄘风·柏舟》的主人公应该是一个待嫁的姑娘,她选中的少年郎未能得到母亲的同意,所以她满腔怨恨,发誓要和母亲对抗到底。
当年勇毅侯府的徐大小姐,婚事就是自己拿的主意,在簪花筵上偷偷看见新出炉的探花郎,听人家吟了两句诗,当场生情,违抗疼爱自己的父母,下嫁盛家,新婚几年后爱淡情驰,独子早夭,夫妻反目。
老太太一生心血都耗在盛家,却没有一脉相承的累累果实,细细想来,着实遗憾。
自己吃过的苦,老太太绝不叫明兰再吃一遍。
老太太头一回带明兰回宥阳时,特意去了金陵老宅,她还有七八箱嫁妆在老宅,其中两箱珠宝玉器是给明兰做嫁妆的,即便如此,关于明兰的婚事,老太太并不让她过问,不论多疼她,不论被明兰哄的多晕,盛老太太始终拒绝让明兰参与讨论婚事。
因为自己的婚恋自由,酿出一杯苦酒,因此老太太不给明兰自由婚恋的权力,而明兰显然是很配合的,主要原因是她绝对相信老太太的眼光。要不是出了曹表妹这档子烂事,老太太看中的贺弘文确实是过日子的好搭档。
一对男女谈恋爱、结婚,归根究底就是搭伙过日子。既然是过日子,那么大致的门当户对、三观接近就比较重要。
比如“女人不上桌”和“家务需分担”就过不到一起,比如“要彩礼就是卖女儿”和“养了二十几年的女儿不能白白给你家”也过不到一起。
然而年轻男女往往只顾得上爱情,只顾得上“对我好”,却不知“对我好”是一个最易消失于无形的东西,而那些为了爱情不惜远嫁的女子,究竟有几个不曾后悔?
她们就如同当年朝朝暮暮背诵《柏舟》的徐大小姐,以为有情饮水饱,却是镜花水月一场。
很奇怪,明兰拥有来自自由世界的老灵魂,反而愿意接受长辈安排的婚事,而如兰这般正统的闺秀,却学那崔莺莺私会张生,也许是人缺少什么就会追求什么。
明兰的婚姻和盛老太太的婚姻,代表着女子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
老太太嫁给爱情,结果是输了爱情又输了血脉,但她终究还有个出身摆在那里,她的丰厚嫁妆、她的各路人脉都缘于她出身勇毅侯府。
放在现代,婚姻不幸但娘家给力的女子,也混不到多差。
最糟糕的是娘家无可倚仗、嫁个丈夫污糟、自己又缺少自立能力的女子,人生只剩一个输字。
明兰嫁给顾廷烨,看似父母之命,实则全盘出于顾廷烨的设计。
被人设计的感觉肯定不爽,可是相比较贺弘文的优柔寡断软逼迫,顾廷烨这种“非你不可”的设计,让明兰不爽之中又有大爽。
虽有个浪荡顾二的名声,可对于这个顾二的“慧眼识珠”,老太太是极其满意的。
因着老太太满意、明兰愿意,华兰和盛老爹的大力促成,顾盛联姻便成事了。
大凡一桩婚姻,当事人和家人都满意,基本上就差不到哪里去。
明兰初嫁顾廷烨时,对他哪有什么爱情,不过是哄着劝着拉着他好好过日子。
他们两个真正心无隔阂夫妇一体,应该是昌哥儿过世后,终于揭过曼娘这一页,夫妻相对落泪这一刻。
明兰这一生终于过成《桃夭》的模样,老太太一世的缺憾,在明兰的人生里得到了最好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