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所饮之茶,并非一杯普通的水
在中国这个茶的发源地,说起茶,常常能听到“茶禅一味”这一词。从古至今,茶人无不以品茗谈心为雅事。禅茶文化的内涵在于一个雅字,根深蒂固地成为禅文化的代名词。
禅与茶的文化,在佛教当中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佛教秉持淡泊的人生态度,重视坐禅、修行、息心静坐,认为能净化人的内心。喝茶讲禅,茶道又与禅相结合;所谓“茶禅一味”,其实就告诉世人,要通过茶去领悟禅的定义。
寺院僧人自出家后,会遵守佛教教规,抑欲忌荤,静心修座,以此来体悟大道。坐禅时,座前的一碗茶能提神解渴,能助他们在坐禅时精神集中。茶中的微苦带甜、清淡洁净,适合佛教的人生态度,长期饮用可以使人品性寂静,人心平静。
在僧人的眼中,茶并非只是一碗普通的茶,也并不简单地作为解渴的饮品,而是上升到了精神层面,是对本性真心的自悟。茶成为了无可替代的饮品,所以寺院僧人多爱茶、嗜茶。加上与僧人之性相通,久而久之,便与僧人解下不解之缘。
从古时开始,寺院对茶道的仪式就很有研究。寺院会设有专门的“茶堂”,供僧人讨论教义、品茶之用;还设有“茶鼓”,召集僧人前往茶堂;还会有专门的人负责煮茶、献茶等。为了满足僧众的日常饮用和待客之需,寺庙大多数会自己种茶、制茶。
其实许多对茶有深度研究的大师,大多数与佛教有很多渊源。比如唐代的茶圣陆羽,他从小在寺院长大,并在寺院时就已嗜茶并且精于茶道。当年,抚养陆羽的僧人智积大师因烹茶而闻名,被唐代宗招进宫中。当然时间久了也会怀念旧味道。想再喝上陆羽泡的茶,于是陆羽进宫,在没有见面的情况下,陆羽自己烹了一壶茶,随着茶香的散发,不远处的智积大师惊呼道:徒儿来了!
可见,陆羽与智积大师,在长期如禅般的感悟后,两人达到了以茶通心的禅境。之后陆羽所攒写的《茶经》就是世界上的第一部以茶为主的书,为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茶自古以来总能与对人生的悟道相提并论,茶入口中,先苦再得其甘。禅与茶形影相随,这一片小小的茶叶,承载着人间佛教和社会的文明,开创了独特的禅文化和茶文化,并使禅茶融为一体。“禅茶”不仅仅是指从坐禅之后的饮茶,若是能从精神层次影响人,那时候开始禅味是无时无处不在的。 (以上信息源自凤凰佛教综合)
茶有德,饮茶人应有茶德。对于茶德,历代文人名士有精辟的论述。范仲俺赞美武夷岩茶为仙茶,系神仙所栽,为天下第一。滋味,胜过甘美无比的醍醐;香气,胜过馥郁馨香的兰芷并以茶的俭朴清淡,由此而引用屈原《渔父》词:“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以申明自己一生为官清正廉明。尤其是在范仲淹看来,什么茹芝延寿,采薇养生,都不如到武夷山去喝武夷茶,一啜仙山灵芽,就会轻身换骨,飘然欲仙了。
宋徽宗在《大观茶论》序中写道:“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冲澹闲洁,韵高致静。”他认为茶具有“清、和、澹、静”的美德。并以此引申为社会伦理美学。他接着说:“缙绅之士,韦布之流,沐浴膏泽,薰陶德化,盛以雅尚推,从事茗饮。天下之士,励志清白,莫不碎玉锵金,啜英咀华,以不蓄茶为羞,可谓盛世之清尚也。”
清代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也谈到武夷茶德:“余游武夷,僧道争以茶献,杯小如胡桃,壶小如香橼,每斟无一两,上口不忍遽咽。先嗅其香,再试其味,徐徐咀嚼而体贴之。果然清芬扑鼻,舌有余甘。一杯之后,再试二杯,令人释躁平矜,怡情悦性。始觉龙井虽清而味薄,阳羡虽佳而韵逊矣,颇有玉与水晶品格不同之故”。他把武夷茶德称赞为: “清芬扑鼻,舌有余甘;”“释躁平矜,怡情悦性”。
现代茶叶专家庄晚芳教授把中国茶德概括为:廉、美、和、敬(廉俭育德,美真康乐,和诚处世,敬爱为人)。而且他提出,要通过饮茶方式(茶道茶艺),对人们进行礼法教育和道德修养教育。
吾以为,人到中老年像一杯浓茶,乱花渐欲咪人眼。茶叶的外形千姿百态、五彩缤纷,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我们欣赏茶叶在冲泡时上下翻腾、缓缓舒展的美妙过程,同时领略不同茶种的历史渊源。初入口,稍有苦涩,静下心来再品,淡淡的清香中渗透着甘甜,久久回味。
神奇、美妙的茶叶,吸天地之灵气,取日月之精华,生生不息,绵绵不绝——将自己无私地奉献给了人类。设想,泱泱大国,炎黄子孙,离开了茶叶将会怎样?吾虽已耳顺之年,我愿意随着茶姑的身影,出入于天地山水之间,游离在茶树绿丛之中;我愿意享受着茶道的熏陶,沐浴在绵绵的春雨里,荡漾在徐徐的夏风中;我愿意接受禅意的感化,陶醉在累累的秋果中,沉湎于茫茫的冬意里。
无论是在办公室,还是在自家书房,泡一杯好茶,细品慢赏,疲惫跑光,岂不悠闲?看这太平盛世,国泰民安,顿觉心旷神怡,享受至上。管他什么物价上扬,别愁什么调资买房;去他什么仕途惆怅,舍弃什么儿女情长——以度假的心情,创造超脱的意境:喝上一杯清茶,清理一下思绪;远离纷扰的凡尘,给心灵一个静场,实乃神仙之逍遥也,何乐而不为。敬爱的朋友们,您有此体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