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可不可以不勇敢?| 猜猜你符合社会性别角色期待吗?
Hello
与 世 界 上 独 一 无 二 的 你 相 遇
真 幸 运
ღ
文字:九月梧桐
排版:十六
图片来自网络
闲在家中无事,便被安排照看家中的小孩儿。小侄女虽才四岁,但人小鬼大,总会想出各种方法捉弄其他小朋友,因此大人很是头疼。相比之下小侄子反而安静一些,平时也不怎么闹腾。
小孩儿相处久了难免容易产生矛盾。这不,才一会儿功夫,小侄子就哭着跑过来跟我告状:”小姨,姐姐欺负人。“话音还未落,就听到小侄女过来说,男孩子,哭鼻子,羞羞羞。
于是小侄子哭得更厉害了。
这种情况下,小侄女作为女孩儿会挨父母一顿批评。说的多是:“你一个女娃娃,怎么这么调皮啊,老跟别人闹矛盾啊?”
或者是:“你要有女孩子的样子,整天打打闹闹,像什么样儿?”
而小侄子也会挨一顿骂,而且父母语气要重得多。大致便是:“男孩子要勇敢,怎么可以随随便便哭呢?"
似乎,在大人眼里,女孩就应该温柔乖巧,男孩必须要勇敢仗义。
女孩要是表现得像男孩一样活泼调皮,那就是没有女孩子的样子。男孩如果表现得软弱,就会遭到大人的否定。
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人们对男孩儿的要求似乎更为严格,一旦男孩某些行为表现得“女子气”,父母就会很担心。
在家庭中,父母总会有意或无意给予孩子一定的性别角色期待。而这种性别角色期待往往带有刻板印象。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性别角色,即社会文化所期待的“正常”男女应有的行为模式。
男性应该是具有勇敢,自信,果断,坚强等特质的。女性应该是具有温柔,善良,敏感,感情丰富,有爱心等特质的。
而且由于生理上的差别,女性相对比较柔弱,通常被视为是脆弱的,是需要保护的。而男性体格较为健壮,因此,一般来说,男性应具有更强的保护欲望。
一项研究表明,遗传在决定个体的自信或友善倾向时,只起到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作用,大部分是后天习得的。(Cleveland et al. ,2001;Lippa & Hershberger,1999 )。但是,在社会化的学习以及榜样的模仿下,使得我们会倾向性认可那些符合社会期待的人。
于是,在我们的潜意识当中,我们会认可这种社会期待,也努力使自己更像”女”/“男”性。
我们通常会默认,男性是不能哭泣的,是不能展现自己软弱的一面的。他们只能把负面情绪压抑在心中,而不能像女性一样可以随意表达自己的情绪。其实,太多的勇敢与坚韧背后都藏着无奈与辛酸,只是因为被要求勇敢,才学会了坚强。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看许多男性和女性一样呈现娇弱的一面。也有许多女性和男性一样拥有果断的决策能力与坚强的意志。他们并不完全符合刻板印象中的性别角色。
在心理学中,将同时拥有刻板印象中的男女性特质的个体,称为双性化。把与任务相关的“男子气”才能称为工具性特质,把与情感和社交有关的技能称为表达性特质。而事实上,同时具有工具性特质和表达性特质的人并不罕见。
双性化的个体,在人际交往中既能表现出极强的共情能力,也能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在工作中,既能在激烈的谈判场合游刃自如,也能细腻的处理好文件材料。
但是,人们还是会给那些不完全符合恰当性别角色的人很大的压力。人们对于行为表现得比较柔弱,温和的男性,可能会给予其“娘”的评价。
虽然性别角色的发展十分缓慢,但的确在发生改变。当今的女性比以往更追求经济与人格上的独立,同时也更加追求男女平等。
期望在将来的某一天,社会能够以更为宽容的态度看待不同性别特质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