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年前送兵去扬州,回眸扬州美如画
原创:戎豫郑 红星故事
关注军旅警营公众号
阅读更多军旅美文
刚才看了发小发的那一段有关扬州美景的小视频,波光粼粼,楼光水影,船娘婀娜,就勾起了我对一段往事的回忆,那就是32年前因为送兵的事我去了一次扬州。
送兵的目的地是江苏江都县的邵伯镇,隋炀帝曾经到过那里的水利枢纽视察运河工地。
一位在役的当地老兵委托我顺便到他家去看一看, 恭敬不如从命,于是我就去他府上拜访一下。
江南街巷潮湿的空气里,弥漫着历史文化和当地人文风俗的气息,通往他家的路上,脚踩的石条都有将近400年的历史,街道两边住户人家的房屋是古香古色的木料做成,雕梁画栋,勾心斗角,回廊环绕,盘根错节,看着都像艺术品。
拜访完那位战士的家就准备打道回府了,不知为何忽然间想起了李白有名的诗句…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心想机会难得,于是就坐上公交车,大概有20分钟左右的光景就到了扬州市。
下了车第一感觉就是扬州马路十分宽阔,是那种很大气的城市,颠覆了我先前对江南小城的那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感觉。在扬州呆了两天,
有三个印象。
第一个印象就是搓澡的小澡堂子特别多,这是东北所没有的现象,里面洗澡的人休息时候喝着茶,唠着嗑说一些我听不懂的话,也是别有一番江南风韵。同时,这个城市还特别盛行吃鸭脖,你去观察一下,每个饭店都有酱鸭脖卤鸭脖等等,至于有名的扬州炒饭,扬州狮子头等名吃名菜根本看不到。当时还没有改革开放,饭店里边主副食都不丰富甚至很是清冷。我倒也乐得其所, 二两烧酒,一盘鸭脖,一碗米饭,倒也是吃的舒舒服服。
再一个印象就是那个时候的瘦西湖不像传说中那样的美轮美奂,也不像现在展现的那般风景秀美如此多娇。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由于以前有去过杭州西湖的美妙观感,所以我对瘦西湖还是很期待的,心里说起码不输杭州西湖吧!谁知向当地人问路,却很少有人知道瘦西湖,费了一番周折,终于到了那个地方。举目四盼,哪有湖啊?我揉了揉眼睛仔细查看,依然没找到湖,甚至连水沟子都看不到,我就有点蒙圈了。
还好旁边有个窝棚,外面有位少妇在搓衣服。于是上前打探,她摇了摇头,说没有瘦西湖。当时我那个心情啊,别说有多遗憾了。怀着复杂的心情往前走,就看到前面有一个大白塔。据说这个白塔现在还在那里矗立着,就在如今那个如此风情万种的的瘦西湖的不远处。多亏这个白塔见证了我当时没有找错地方,真的是彼一时此一时也。
第三个印象扬州是一座文化历史的名城,有着2500年的建城史,民族英雄史可法英勇抗清壮烈就义,给这座城市增添了无比的光彩不必细说,诸多名园名山名寺名陵也不必说,当时也没听说。
我下面想说的是当时步力所及随意走到的一个场所…扬州的一个名胜古迹平山堂。
走到近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山门两侧有一副对联很有味道:
上联曰,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下联是,大肚能忍忍天下难忍之事。
一下就把我带入了一个很高的禅境。大唐鉴真法师东渡日本之前曾驻锡在此,历经磨难得以成行。平山堂坐北朝南,宋代时规模宏晟,壮丽为淮南第一,登上此堂,遥望江南,山与堂平,故曰平山。
宋代时堂侧古木参天,后来又植竹万竿,干粗如椽,堂北建谷林堂,再后是欧阳祠,奉欧阳修石刻像。我对宗教没有什么兴趣,到是对僧人感到几分神秘,不知道他们是如何生活的?
正巧,中午时分他们要开饭了。但见几个小僧端着盆碗菜碟布置饭菜,毕竟是年轻人,偶尔还嬉笑打闹。那五六张长条桌上,四个人一组,两菜一汤。我敢保证那都是绝对的绿色食品,没有一点肉腥。不一会儿,僧人们开始落座吃饭,没有人说话,只是静静的吃。电影少林寺里面李连杰那种和尚们酒肉穿肠过佛祖留心中的场景这里不复存在。
32年过去,经过改革开放艰苦奋斗,扬州已经今非昔比,从瘦西湖的变化上就可见一斑,这何尝不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回想往事,展望未来,战胜疫情,搞好两个循环,我们伟大的祖国一定会日新月异,奋勇向前,繁荣昌盛。
本文进入尾声了,我愿以一句唐诗作为结语: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