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云飞:高考那年
阅读本文前,请点击标题下面蓝色字体“温馨微语”“关注”我们。倡导原创,感谢转发,欢迎海内外作者赐稿。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文坛园地,奉献给所有高尚灵魂。
文/仙云飞
高考,对于每一个参加过的人,都不会忘记,我也一样。
1981年的7月,老家冷凉的气候也盖不住炙热的烦躁,虽然老师一再强调:大家不要紧张。但表现好的也难以安稳的睡几个小时,好多同学睡不着。才恢复高考几年,那份紧张、激动和期待,真有鲤鱼跃龙门的感觉。
当时,吃供应粮的可以继承父业,或安排工作。农民的子弟,如果不能跃过高考这个龙门,也只能回家继续过祖祖辈辈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那时还没有外出打工一说,更没有通过外出致富或成为出人头地的途径。
一个没有收音机的时代,听几段说书人的唱腔,都感觉是一种奢望。一个月放一场电影,每一个家庭都倾巢出动,甚至跟着放映员到邻村重复的看几次,也是一种乐此不疲的事儿。父母为了让孩子们看一场电影,抱着小的,背着大的,还手里拉着一个或几个。广播的乐曲和声音,每天两次,是全村唯一可以长期享受的文化生活。
农民的孩子要摆脱这样的生活,高考是唯一的出路。现在人永远想不明白那时能参加上高考是多么的幸运和忐忑不安。
我当时是那年我们村唯一一个从初中直接考上一中的应届初中毕业生,也是通过两年高中学习顺利参加高考的农民子弟。在上高中阶段,也有不知道什么原因,有的同学中途回家,没有完成学业。
参加高考那三天,我们几个同学享受一下饭馆里一顿三毛五分的炒洋葱和一毛五分钱两个馒头或花卷的美味,就觉得太奢侈了。因为大多数同学还舍不得去吃。
百分之一点几的升学率,还是把百分之九十几的同学送回了老家,继续父辈的职业农民。我们几个有幸飞出来的农民孩子,不知道羡慕死了多少渴望的眼睛。
父母虽然没有现在的那么张扬,但全家的喜悦还是感染着周边的人:啧啧,瞧人家的孩子,多有出息。这种羡慕,淹没了等待子接父班,也就是准备顶职的那些孩子们的趾高气昂。
现在看起来是一件极平常的事儿,在当时却是轰动全村甚至全公社的新闻。
中国从那个时候起,变化已经是春潮涌动了。我上大学已经不是梦,而是一种拼搏后的快感了。那种快感就是:参加高考的烦躁和跃出龙门的喜悦,还有公平带来的欣慰!
作者简介
仙云飞,实名靳龙,1963年出生,1986年毕业于张家口农业专科学校,1986年7月参加工作,从事过技术工作和行政工作。喜欢文学,自娱自乐,张家口诗词协会会员。
图片除署名外,其它均来源于网络
转载请注明出处“温馨微语”
转发是对作者最大的鼓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