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小D写作业的情况吧,相信不少朋友会好奇,我们是怎样的状况。来了一些新朋友,先简单介绍一下小D和我的情况,我们在纽约曼哈顿。小D今年5岁半, 进入的是这边的私立小学。纽约这边的小学是从K开始,也就是她其实上的是幼儿园大班。我给她选择的学校还是一如既往和我的育儿理念一致,不鸡血不功利,早期更加看重的是孩子性格情绪和学习习惯的打造。因此他们的放学作业不多,每天基本上花在作业上的时间在30-45分钟之间。但我每天会保证陪着她做作业的。我现在经常自嘲,是的,我也“沦为”陪写作业的妈妈了,哈哈。不过,我陪写作业的目的也许和一部分家长们不太一样,我不是为了监督小D每份作业都正确,而是为了继续巩固她的学习习惯。习惯这件事我太看重了,我自己亲身经验会发现,很多我觉得特别敬佩的人,可以坚持数十年如一日做一些我觉得很棒的事情的,其实他们并不觉得自己“厉害”。我有时问他们,他们还会一脸疑惑说,啊,没想过为什么能坚持啊?好像从小就习惯了。小D离正式成为小学生还有一年的时间,我希望这个过渡期,可以帮助她更好地培养专注和韧劲这两个好习惯,这是我陪写作业的目的。为什么开头要交代那么多,因为学龄前后,每个家庭的选择道路会出现更大的差距。有的父母就会更加结果导向,也就是要求每份作业都必须满分优异,那这就不是我的理念,我更加追求的是习惯的培养。每天小D回家做作业时,我就会拿把椅子坐她旁边,然后会给自己找一本书在旁边看,或者自己写一点东西,但绝对不刷手机(即使也是在学习)。然后告诉她,现在是我和小D的学习时间,妈妈在旁边,如果你需要帮助,可以和我说。这是从今年9月份入学开始,我们就达成的默契,我从来不盯着她,而是开始建立“我们的学习时间”。小D和我的联结很紧密,孩子天然地就是喜欢和父母在一起做一些事情的。我的陪作业是和她一起做“小白兔”,而不是我变成一个盯着她的“大老虎”。这也能让她明白,做作业是她自己的事。她的事情她自己负责,但是需要求助妈妈永远都在。也许有一部分朋友看完这个就觉得蛮鸡汤的,这么小的孩子,你和她说“学习时间”,就能乖乖坐定吗?肯定不能啊,就是因为不能,才需要我们去引导养成习惯,这才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在我们还能影响孩子的时期,多帮助他们建立受益一辈子的好习惯和好的思维模式,而不要只盯着眼前的结果。我们一开始执行的时候也难的,小D坐五分钟,就和我说,学习时间结束了,我们玩吧!那段时间我经常被她弄的哭笑不得,也非常耐心地和她解释,你看,这份作业还没完成,不能结束,似乎效果也不太好。一般来说,我同样的育儿方法碰壁三次后,我就会调整策略,而不是“硬碰硬”,不然肯定就是鸡飞狗跳,互相对吼了。那时我想起了自己学过的关于学龄前孩子专注力时长,其实大部分孩子的真正投入专注力的时间就是年龄+/-1。换句话说,小D有效的专注力其实也就是4-6分钟,从这个角度来看她是达标的。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我们如何引导孩子锻炼专注力,适当地延长呢?像小D之前和我说的,不写了,结束了,也许只是她累了,专注力到了她现有水平的峰值了。而孩子对自我察觉相对差,就会传达“不想学习”的信息。这份信息到了我们父母这边,就容易变成了“恨铁不成钢”的逼迫了。我后来每次面对小D的这个反馈,我都会对她说,“哦,小D累了,我们休息一下再继续”。然后带着她一起做一些伸展运动,转动脖子和手腕,或者喝一点水,再继续。这招对她很有用,也就验证了我的假设,大部分情况并不是主观不想完成作业,而是真的累了。一开始为了让这个“暂停键”好玩一点,我会鼓励小D把要暂停的地方,手动贴一张粘纸说,“暂停!”,回来后会拿走粘纸说,“继续!”
(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帮他们买一点书签或者N次贴,也是可以帮助做“暂停”符号的)。最初的两个月,她想暂停多久就暂停多久,帮助她内化觉察和表达。等到小D可以很自然地和我说,“我太累了,我要休息一会”,而不是“我不想写了”,我就又提出了新的“挑战任务”。我会评估一下她完成一页练习册的时间,保证至少要隔8-10分钟才休息一次。比如是30分钟的,那么我就和她说,今天的挑战任务是,最多只能使用3个贴纸暂停键。当然啦,这个也不是教条,我也会随机应变,关键就是在她不排斥的情况下,人为拉长她的专注力时间。老朋友们都知道的,我家女儿是个“慢”孩子,一开始的作业错误很多很多。其实从小到大,别人家孩子一学就会的事情从来都没在她身上发生过。那么到了她学习的阶段,我也不会抱这样的幻想的。(新朋友们也别惊讶,作为一个教育博主,我真的没有养出一个“别人家的孩子”
)
于是,我给自己定的第三个规则,在专心做作业的过程中,尽量不打扰。即使看到她做错了,难受到心痒痒,也不要马上指出,更加不要再盯着她订正。为什么?很简单啊,保护她的专注力。我不知道大家体会过“心流”吗?我们全情投入做一件事,心无旁骛的状态。而且要创造条件让孩子从小多经历,这可比一道题正确与否、拿笔姿势对错或者字写的好不好看重要的多啊。但不指出不代表不需要改正,我会记在心里,比如这个字母写的顺序错了,这道加法做错了。然后等到小D完成了,我会看她的状态再决定是否要求她重新做一下。我一直坚信,让孩子保持“我做的挺好,我还想做更多”的心态比总是痛苦地做到“正确”要重要。有时我看得出她是累了,那么我们今天的作业就结束了。我会记下来这些地方,第二天再额外“补课”。当然啦,这个过程中,父母的心态也要好,小D蛮多作业交上去都有蛮多错误,也被老师委婉提醒过,家长需要负责检查作业。打下这些文字就会发现,我的所有选择和我一直以来的育儿观、包括我自己的成长经历,都是一致的。我不追求快捷的、短暂的成功,我相信缓慢平和、细水长流的力量。当然,我曾经也会因为没有“立即”正确和成功而恐慌过,但感谢岁月,这些年的经历让我开始明白,当时的“失”变成了后来的“得”。不想说服任何人,教育本来就是每个家庭的个体选择。但我还是要忠于本心的分享。感谢所有转发的朋友们,我做这些的初心只有一点,希望所有早产儿家庭不需要像我当年那样孤独无助地面临这一切。对了,我受妈妈爸爸生活节的邀请,录了一段视频节目,今晚就上线了。每个时间段会有不同艺术家陪着大家在家宅,把节目表放在二条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哦。最近的#小幸福#收到好多陪玩的欢乐瞬间。不少朋友都跟@Ying 一样,感恩这段无聊的时光,让大家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亲子陪伴。#小幸福# 难得的亲子时光,有失有得。疫情让我们失去了自由,同时收获了难得的相处。
所以宽心些,不必太较真,有些事未必一定是坏事,就像有的事仅仅是看上去是好事一样, 愿心想早日能实现
#小幸福#今天下雪了,爸爸起早给堆了个北极熊,小丫头第一眼看见的时候直接愣住了,缓了缓冲北极熊招了招手:你好,polar bear
恐龙出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