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州路102号原华童公学

中州路南起武进路,北至虬江路。长300米,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筑北段,以中原地区习称命名中州路,南段命名赫司克[格]而路(HaskellRoad)。民国32年(1943年)南北两段统称中州路。沿路为住宅。

中州路102号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原为华童公学、汉壁礼男校、光华大厦大学附中。建于1925年,建筑属于装饰艺术派风格,建筑平面布局和形体简洁,立面构图整齐,横向为三段式构图,方形窗,双坡黑瓦屋顶,室内走廊有半圆形拱装饰,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原华童公学为上海市第四批优秀历史建筑。

【华童公学旧址】中州路102号。该址原为英人汉璧礼学堂,后更名为华童公学。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中毁于炮火。1938年重建。抗战胜利后,先为国立商学院,未几,更名为上海财经学院。1952年即由华东师范大学附属第一中学使用。1997年华东师大一附中高初中分离,华东师大一附初中成立,现名为民办新华初级中学。   

托马斯·汉璧礼(Tomas Hambury1832~1907),英国商人。1853年来华,在上海与人合开宝威汉壁礼洋行,经营房地产致富。1865年当选为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对公共事业十分关注。清同治八年(1869年)英人尤来旬女士在虹口创办尤来旬学校,专收外侨子女入学。托马斯·汉璧礼捐资为学校设立教育基金委员会。1882年,提出以只收欧亚混血儿及以其名字命名为条件,将所办学校赠给工部局,工部局以还不具备接收条件为由予以回绝,但开始对该学校实行年度资助。1889年,将欧亚混血儿学校与新成立的儿童之家合并,成立汉璧礼蒙养学堂。1890年,公共租界工部局接收该学堂,改为汉璧礼公学,成为工部局第一所局立公学。1891年,又在蓬路为该校修建新校舍(今虹口区第一中心小学处)。而该校学生也从欧亚混血儿扩大至多个国籍的贫困儿童。1893年曾回上海,捐助5000两给慈善机关,工部局因此以其名字命名虹口一条马路为汉璧礼路(今汉阳路)。
       汉壁礼蒙童养学堂与“圣芳济学院”一墙之隔。该校为扩大规模还一度迁入中州路102号(现华师大一附中所在地)。太平洋战争,日本占领上海后,洋人名字消失。塘沽路原址解放后改名为虹口区第一中心小学,2005年此处校址并入北虹中学。


        1870年,邦妮夫人就在虹口为欧亚混血儿开设了一所学校。走读生学费一季度12元,寄宿生一季度用外国食品者50元,用中国食品者30元。这个费用是相当昂贵的,由此也可以看出这些混血儿父亲的经济实力。1871年,在上海经营房地产业的英国富商汉壁礼为学校提供一座有10个房间的房舍,并筹集1000两以辅助学校。这时,由吉尔夫人管理学校,有12名寄宿生和20名走读生。1882年,汉璧礼要求把学校交给工部局,条件是学校只供欧亚混血儿使用,名称应为“汉璧礼欧亚混血儿学校”。经过交涉,工部局同意每月予以80元的资助,后来增加到100元。学校定名为欧亚书院。工部局董事会表示,不准备承担任何与混血儿学校有关的责任,但也不希望此校关闭,因此愿意每月捐助100两以维持之。1882年3月24日,捕房督察长报告,租界有7名欧亚混血儿童,他们的父亲可能已经死了,或已经离开上海,而他们的母亲却无能力让他们受教育,因此他建议把他们送往欧亚书院走读,学费大约每月20元,他要求工部局提供这笔款额。工部局董事会表示,工部局没有这方面的基金,建议设法取得私人捐助来教育这些孩子。1889年,欧亚书院和一所新建立的独立的幼儿园合并。翌年,学校由工部局接管,后改称汉璧礼养蒙学堂,混血儿仍是学生主体。

  汉璧礼养蒙学堂早期男女同校,1914年分为男校和女校,男校称汉璧礼男童公学,女校称汉璧礼女童公学。两校虽非专门为混血儿所专设,但是,混血儿仍占很大比例,课程设置也有很明显的跨文化特点。汉璧礼男童公学所设语言课程就有汉语、英语、俄语、法语、印度语等,凡上汉语课、俄语课的学生都必须在这种语言方面有些基础,凡把法语作为学习科目的学生都可以去上法语口语课,印度语课包括果鲁穆奇语(旁遮普语)和乌尔都语。每一门语言课都是由以此种语言为母语的教师来教口语。

  从1890年代开始,上海租界一些西童公学也吸收少量欧亚混血儿入学,这引起一些英国侨民的不满。

  1897年春天,博易律师事务所向工部局董事会反映,他们收到租界内侨民就学务委员会提出的一份请愿书,表示欧儿童的家长反对欧亚混血儿童和他们的孩子一起进校就读,要求将欧亚混血儿从学校排除出去。有些学校迫于社会压力,已经将一些欧亚混血儿开除出去,但是,还有三家领取工部局补助的学校,他们都允许欧亚混血儿童进校就读。董事会对此不了了之。 

在图上这块空地上建的小学校和中州新村。

我的更多文章:
(0)

相关推荐

  • 上海'远东第一监狱'虹口长阳路147号提篮桥监狱

    (国保)-2014.9.5 提篮桥监狱位于上海市虹口区提篮桥,是一座著名监狱,因其规模宏大,历史悠久,号称'远东第一监狱'. 提篮桥监狱南面的正门位于虹口区长阳路(原名华德路)147号,北面的围墙紧邻 ...

  • 游记:洛阳4a(中州路)

    吃完了"不翻".又继续在洛阳老城的十字街遛达(即八角楼交叉的两条街). 从十字街坐车去火车站的路上.经过了中州路.这中州路很长,是洛阳主要的马路,北京的长安街号称"十里长 ...

  • 四川北路2066号原西童公学

    四川北路2066号 原为西童公学, 砖混结棍1913年建.法国文艺复兴风格.主立面构图严整采用横五段三段构图横向中央和两侧凸出在顶部做半圆形山面外出檐口.纵向在底层和檐部强化水平向装饰线条中部窗洞做统 ...

  • (11)新泰路57号原华联新泰仓库

    新泰路57号原华联新泰仓库大跨度砖木结构的3层楼老房子.建造于1920年,砖墙立柱,拾梁式木构架,卯榫组合,建筑以北立面毗连平拱窗为构图中心,窗洞略做装饰,窗楣呈现弧形,,中间嵌锁石,清水砖饰面,窗间 ...

  • (11)广东路102号原懿德大楼

    广东路94--102号原懿德大楼(三菱洋行)原"三菱洋行"建于1914年,这是一幢具有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四层楼体. 原日商三菱财团在华的企业,主营煤炭.砂糖.杂粮肥料.纸张.木材等 ...

  • 广东路102号原懿德大楼

    广东路94--102号原懿德大楼(三菱洋行)原"三菱洋行"建于1914年,这是一幢具有古典主义建筑风格的四层楼体. 原日商三菱财团在华的企业,主营煤炭.砂糖.杂粮肥料.纸张.木材等 ...

  • 新泰路57号原华联新泰仓库

    新泰路57号原华联新泰仓库大跨度砖木结构的3层楼老房子.建造于1920年,砖墙立柱,拾梁式木构架,卯榫组合,建筑以北立面毗连平拱窗为构图中心,窗洞略做装饰,窗楣呈现弧形,,中间嵌锁石,清水砖饰面,窗间 ...

  • (35)新会路25号华童公学旧址

    新会路位于普陀区东南部.东起江宁路,西至常德路.长713米,民国14年(1925年)筑,以英国人名命名马白路(MaPai Road).民国32年以广东新会改今名.沿路为住宅学校,新会路与安远路相邻. ...

  • 新会路25号华童公学旧址

    新会路位于普陀区东南部.东起江宁路,西至常德路.长713米,民国14年(1925年)筑,以英国人名命名马白路(MaPaiRoad).民国32年以广东新会改今名.沿路为住宅学校,新会路与安远路相邻. 新 ...

  • 北京东路342号原国华银行大楼

    北京东路342号原国华银行大楼位于河南中路转角.坐北朝南,高近50米,底墙深入地下约2米,十一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占地878平方米,建筑面积8107平方米,采用M代表现代派式造型,由国华银行投资兴建,1 ...

  • 塘沽路390号原工部局西童女子学校

    塘沽路390号由工部局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建造,翌年竣工.建筑面积864平方米,砖木结构单层,对称排列,坐北朝南,典型外廊式建筑,具有英国安妮女王时期的建筑风格特征.连续券柱式外廊,有圆券及扁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