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河南担”吗?
河南担这个称谓,在关中地区,老辈人习惯于称呼河南人为——河南担。
小时候,也是玩伴们对河南人的孩子们进行挑衅、辱骂的最佳词汇,曾经的理解为,河南人跟“蛋”一样,所以叫他们河南蛋。
生活好似在读一本书,优美的散文读罢,再来些魔幻小说;生活的担子压在肩上,也不得不离开关中老家,像河南蛋一样的外出漂泊打工,天南海北的打工者在一起,少了彼此之间的地域歧视与调侃。
听到侃侃而谈的河南人在炫耀他们能干:能给太阳装开关、准备给喜马拉雅山装电梯、往长城贴瓷砖、再给太平洋装护栏......这是干大活;做小活么,苍蝇织手套、蚊子贴面膜、跳蚤戴口罩、瓢虫修手表;还能给飞机安倒挡、焊雷管、修补避孕套、电焊电灯泡......切,俺们河南担无所不能!
确实,地处中原大地的河南人聪明、能干、能吃苦,但如此高调吹牛逼的时候,免不了被又一次调侃为“河南蛋”,河南老乡就解释,此蛋非彼担。
当年,他们先人一根扁担挑俩筐,前边筐里是孩儿,后边是锅碗瓢盆,男女轮换着挑,四处谋生,这就是河南担的本意,恁搞错了叫俺们河南蛋!
照他们说的还真是这么回事,全国各地都有河南老乡,因此他们还极为自豪地说“全国几百个火车站,站站都有河南担”,靠着极其简单的扁担、筐就行走神州大地。
他们又自我调侃说,将要给国家民族委员会申请成立他们“担族”,让多民族的共和国里再衍生出一个新的民族,因为他们河南省人多。
河南人确确实实卖力、肯干,生产队时期,关中大地随处可以见到河南人,作物西瓜的“瓜客”;烧窑的“窑户”;挂粉条的“粉匠”;加工农具的“铁匠”;下细琢磨一下,在西瓜地里压蔓、理瓜蔓、侍弄这些活儿,技术含量并不是多么高深,但大太阳下,关中人是忍受不了那个苦的。抡大锤的铁匠、烟熏火燎的窑户、举着大漏勺滴粉的粉匠,都是靠力气挣钱的辛苦体力活。
大家也许记得《平凡的世界》里,主人公孙少安给生产队的牛看病,舍不得住店就是在河南铁匠的打铁铺取暖呆了一宿的。
改革开放后,河南人又宣称他们河南人靠轻工业、重工业、文化产业活跃于全国,一日晚饭后,就杠一下,他们有什么“轻工业、重工业、文化产业”,一位河南同事就扯开话匣子:轻工业,一把弹棉花的弓,叮叮嘣嘣弹遍神州大地;重工业,那铁匠锤,服务千家万户,锤遍长城内外;文化产业,耍猴(猴戏),精神文明花开五湖四海;哎,这家伙讲得还真是那么回事。
河南人自己也免不了自谑一下,讲去某人家拜访,那哥们在饭桌旁吃烩面,张口就问“又是吃过饭来的?”一下子就回绝让你吃饭的话题;等那家伙吃完饭,他自个儿掏出一根“红旗渠”说道“恁也不抽烟儿?”,就独自吸上了;“喝水缸里舀”总算让了一次,等你咕咚咕咚喝上了,他慢悠悠地端出来茶水,自己唏嘘唏嘘地喝将起来,这就是河南XX地人的吝啬。
河南人聪明,那真的是登峰造极的境界。
现代田野勘探的工具“洛阳铲”,起初就是河南洛阳盗墓者发明,极为便捷的洛阳铲,勘探地下使用的这一工具,甚至传到东欧和亚非各国,洛阳铲从此驰名中外。
河南人的聪明,让全国人民得到肯定,不得不佩服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