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5篇刷屏的校长致辞,竟然学出领导讲话的套路!
来源:老笔头
按:前段时间,一些高校校长的毕业致辞,一度被刷屏,引起广大师生和网友的共鸣。同样都是毕业致辞,为啥这些校长就能做到“我们不一样”,似当红明星一样燃爆全场?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作为专治各种不服和不明白的公文老中医,老笔头今天就给您扒一扒这些精彩致辞中的套路!
1
有故事,才能有趣味
有个时期,小A一度着了魔似的(经老笔头分析可能是感情受挫),每天逢人就是两句话:
“我有酒,你有故事吗?”
“我有故事,你有酒吗?”
比如,她讲契约精神时,讲述了自己面对猎头公司的高薪聘请时,是如何坚持初心的:
“一年以后回国,一家猎头公司找到我,说是一家美国公司开出了30万的年薪诚邀我加盟,我不假思索地就婉拒了。……,猎头公司的人有些不解地问:“孙老师,这只是一个开价,你可以提你的标准”。我说不是钱的问题。“那是什么”?她问道。我说一来是因为我喜欢当老师,二来学院把我送到国外去学习,是为了保险学科的建设,我不能违背这个承诺。”
又如,她在讲到工匠精神时,通过讲述自己参加德国人组织的一个小型会议的故事,阐述了什么是严谨的作风:
“会议规模很小,只有该机构的所有董事会成员加上他们从世界各地邀请的8位演讲人。会议计划在10月份召开。不久,我又收到对方联系人的一封邮件:'孙教授,听说您6月份要去美国参加国际保险学会的年会,恰好我们战略部的老总也会去,他希望能约您一块吃个早餐,当面再沟通一下会议的一些细节’。……,10月份,会议如期召开。我们来自全球不同国家的8位专家学者每人分别做了15分钟的演讲,然后是大家讨论。
回国不久,我又收到了这家机构发来的感谢信以及所有会议材料的汇编。一个20多人参加的为期一天的会议,半年的准备时间,无数次的邮件沟通,会前见面……,我真的为德国人的严谨所震撼。也就是从这件小事上,我读懂了“德国制造”的涵义和工匠精神的真谛。”
看到这,估计不用老笔头多说了吧!这就是故事的妙用,就是故事的力量!所以,老笔头建议,大家在写讲话、致辞等材料时,不妨借鉴借鉴这位院长的做法,多讲几个故事吧!
2
接地气,才能有人气
曾经霸屏的电视剧《甄嬛传》,一度以拗口的“甄嬛体”而流行网络。大家在会
又如,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黄泰岩在该校的毕业典礼致辞中,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场景说起:
“我多想再看看你们到文华楼上课、到理工楼做实验、到图书馆阅览、到56创碰撞激情,再吃一块左一煎饼、喝一杯目一咖啡。”
还有,成都师范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刘洪仁教授作为教师代表致辞时,反弹琵琶,出奇制胜,针对学校男女生比例失调的实际,道出了学生们的心声:
“不想跟大家讲什么'今日你以母校为荣,明天母校将以我为荣’的空话。……,母校最对不起你们的,欠你们一个男朋友。”
而佳木斯大学校长毕业典礼致辞直白式的开头,让在场的师生们感觉很真实:
“自从北大校庆校长致辞以来,我发现校长致辞也是一项很高危的举动,所以讲话稿还是我自己来写,一来可以表达我的真情实感,二来我自己写的字我基本都认识。”
老笔头想跟大家说的是,我们常说写材料要接地气。那么,什么是接地气?就是少说“不着边际的大话、虚无缥缈的空话、曲里拐弯的套话、众人皆知的废话”,多讲大家听得进、懂得了、记得住的大白话、口头话,这样才能引人入胜、发人深思。
3
追热点,才能有亮点
这年头,写材料跟不上潮流,都不好意思拿出手。
今年,有些高校校长的致辞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比如,苏州大学文正学院院长吴昌政在该校2018年毕业典礼致辞中,巧妙借用热点动画人物,来深情寄语毕业生,一句“小猪佩奇身上纹,走得再远也是文正人!”圈粉无数。
与之相映成趣的是,中央民族大学校长黄泰岩的致辞同样也紧扣社会话题:
“同学们,几年来你们作为民大人,以'战狼’般的精神,以难得的'速度与激情’,实施一次次的'红海行动’,取得了一个个'王者荣耀’,既无愧于自己的'芳华’,更'厉害了我们的民大’。”这热点追得也是没谁了!
而华南理工大学校长王迎军的致辞,颇是花费了一番心思:
“成功的背后,是无数次的挫折、失败和痛苦……”当时现场屏幕上出现了梅西的图像,看到现场数千人乐成一团,这位校长居然来了一句“大家很有感慨吧……”(不知道梅天王看了怎么想)
为什么同样的意思,换种说法就能有如神助,产生奇妙的效果?可见,用词也得与时俱进!比如,讲工作方法时,你还在“改变”“转变”里转悠?Out!现在应该是“转型升级”“2.0版本”“弯道超车”。再如,讲安全工作还停留在“防火墙”“保险柜”这个层次?那就太LOW了!可以试试“总体安全观”“安全云”,是不是感觉逼格瞬间大增?
4
有金句,才能有掌声
比如,华东师大校长钱旭红在毕业典礼致辞中,巧妙引用学科原理提醒学生:
“万万不要迷恋捷径,物理上的捷径,由勾股弦定律支撑;而人生的捷径,就是自寻短命。”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院长马杰在毕业致辞中,通过回忆四个场景自嘲反省,每一句都很精彩:
我知道,杨林校区的不便依然让你们觉得“山高皇帝远,可以先吃早点后洗脸”;
我也知道,图书馆抢座位依然让你们觉得“来得早不如占得好,丢本破书跑不了”;
我还知道,本部宿舍的条件依然让你们觉得“身在春城滇池畔,却像罗三长蒸笼里的罗小馒”;
我更知道,食堂阿姨的功夫依然让你们觉得“原来抖勺可以比抖音更专业”。
矿大校长葛世荣在这篇题为《时间是奋斗的试金石》的致辞中,对时间的比喻很是经典:
“时间是奋斗路上的过滤剂,滤尽浮躁校准方向”“时间是奋斗路上的沉淀剂,积淀坚持捕获幸福”“时间是奋斗路上的催化剂,激发斗志成就卓越。”
看到这儿,老笔头不禁想问:“葛校长,难道您是写材料出身吗?”
最后,再看看刘守英教授在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18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这篇题为《以个人的确定性应对世界的不确定性》的致辞, 字里行间蕴含着丰富的人生哲理,越读越耐读,越读越有味儿。
比如,谈到对理想的认识时,他精辟地说出自己的见解:
“要有理想,不能理想主义。”
在谈到要扩大个人眼界时,他又说:
“人一生能走多远取决于眼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眼睛,但是每双眼睛看到的差异极大。这种差异源于眼界,眼界就是我们每个人睁大瞳孔撑开眼帘的能力。”
最后,就连提醒学生的话也很有韵味:
“无论你们有多忙,在一生中都要坚持读有价值的书;无论你们处于多么迷之自信的氛围,都要关照世界和现实;无论你们的环境有多么复杂和世故,都要保持独立客观的眼光。”
怎么样?笔头们!说了这么多,那个,那个,材料你们会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