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你一点变化都没有?

这是 书邦人 的第 64 篇原创文章
有一位读者给我留言,问了我一个困扰他许久的问题:「为什么我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一点变化都没有?」我一时不知该如何回答才让他满意,也不知道他想看到什么样的改变,我只好拖了一天才回复,稍作整理之后就有了这篇文章。
你说每天早起认真读书,写笔记,日复一日地读了几百本书,现在回过头来才发现除了日益增长的阅读量之外,读书对你的生活和工作并没有带来多大的帮助,身上也没有出现什么变化,好像跟之前没有养成阅读习惯时一样,这让你疑惑不已。
我认为你想要的改变,可能是让自己看上去有气质一些,赚的钱多一些,谈吐文雅一些,遇到难题时从容一些……其实这些都应该是读书给你带来的变化。
不过事与愿违,你读过的书不仅没有让自己变成所希望的那种人,反而不如你身边那些从不读书的朋友,甚至越混越差。归结原因,我暂时总结到以下几点,你看完之后可根据自身情况补充。

一、你读书的方法不对。我见过不少人,在读书时也读得很认真,书上写着密密麻麻的笔记,却在读完之后马上把书收起来了,接着读下一本。

这种读书方法看似没问题,大部分人也是这么读的,可是到头来只收获了一些向别人炫耀的阅读量,自己并没有什么变化,对今后阅读的积极性还有一定的打击。

其实最好的读书方法还是读完之后用起来。无论用它来指导生活、写作、教别人还是引发思考,都是不错的用法。
所以在读一本书之前,你得先想到为什么要读它,读了之后有什么用、怎么用,而不是别人说这本书好你就读,那本书经典就买。学以致用,看起来相当功利,却不失为一种稳妥的读书方法。

二、你读了不适合的书。不管多么经典的书,都是不能乱读的,只有在适合的时候读到合适的书才有所获。

所谓适合的时候,就是在某一个阶段你需要某种精神力量支撑和行动指导时,或者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到了某个年纪,读到了某一本与之匹配的书时。这个时候给你力量和解惑的书,便是适合你读的书,否则读再好的书也一无所获。

比如你才二十出头或大学刚毕业,就想通过读几本成功学书籍,写几篇鸡汤文而成为别人的人生导师,有可能吗?你就算把那几本书读烂了又能怎么样?
顶多只是复述作者思想的复读机而已,这样的书读多了反而对你有害,更别说有什么积极的变化了。与其如此辛苦读书却不明所以,还不如什么书都不读。

三、你的圈子对你影响太大。虽然多读书可以给你带来潜移默化的改变,但它是缓慢而微弱的,远不如你的圈子影响大。

假如你生活圈子里都是不爱读书的人,说话做事都相对粗鲁无礼,那么你从书中学到的那点知书达理在他们面前一定败下阵来,久而久之你也学会他们那一套说话和做事的方式。

我倒不是说做人做事非得斯文不可,而是说粗鲁无礼与你期待读书带给自己的变化有冲突,它们之间一旦冲突起来,就抵消了你读书之后的那一点可怜的收获。
如此一来,即使你在读书时多么想让自己变得雅人深致,也在和圈子里的朋友交往之后打回原形。因此不要忽视一个圈子对你的影响,避免近墨者黑,很难。

四、你心急了。还有另一种可能,便是你自认为比别人多读了几本书,就应该有看得见的变化,说明你心急了。有些书可能马上给你带来改变,比如烹饪类书籍。

你只要按照书上某一个菜谱认真地练习几次,就可以做出一道好菜来,从而赢得家人的称赞。当你花一年半载把这本书里的菜谱全部学会,你就有可能成为朋友圈子的美食家。

可是还有一些书,你读完之后不能像烹饪书那样在短期内有那么大的变化,而是经过日积月累之后才能厚积薄发。
你读这类书不能心急,只要你确定读多了定有所获,就不要过早地关注它的功用,你应该多一点耐心,让自己在与一个个伟大作者对话的潜移默化之下,真正脱胎换骨。
总而言之,你读了那么多书却一点变化都没有,有书本也有自身的原因,应该从多方面去思考和总结,而不能一味地埋怨读书无用,否则你将错过许多让自己成长和进步的机会。
另外,多一点耐心非常重要,正如培根说的:「对于一切事物,尤其是艰难的事物,人们不应该期待播种与收获同时进行,为了使它们逐渐成熟,必须有一个培育的过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