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卦第七篇:九三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此谦九三爻辞,言本爻之占,并明全卦之大用也。
谦卦以一阳居五阴之间,实即一乾爻参入坤卦,此乾爻九三是也。
故九三一爻,为全卦主爻,谦之大用所寄也。
九三者,即乾九三。
在乾之辞,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而谦之辞,则曰劳谦,君子有终吉,二者辞异而义一也。
劳谦者,乾惕若厉也;
有终吉者,无咎也,而义尤进一层矣。
盖谦九三虽同于乾,而其邻六四,则坤也。
九三、六四,合孚其德,不独无咎,且占终吉。
若乾九三则承九四,二爻皆刚阳。
重刚失中,本有咎也,以君子朝乾夕惕,仅乃免耳。
是谦九三,既无重刚之嫌,加以劳动之德,其获于天者,固不止于免咎,故曰君子有终吉。
此句与彖辞同,则以此爻主全卦也,其义已见前。
唯九三之有终,兼人事言,则以劳谦也。
劳谦正如乾惕若厉。
乾惕为劳中谦,若厉为谦中劳。
朝夕者,始终也。
君子朝夕不懈,自始至终,乾惕若厉,则为谦者至矣。
故曰劳谦,人事也。
就天道言之,则劳为慰劳,如劳来之义。
天以君子之谦而劳之,俾有终吉也。
故乾称天道以劝人事,谦则重人事以明天道。
二者虽同,而致力殊也。
夫劳谦因自劳,而得天之劳;
因自谦,而受人之谦。
则劳者不倦,谦者不卑,其有终吉可知矣。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此申释爻辞之义,明终吉之实,而证劳谦之大用不虚也。
天劳之,民服之,正由九三劳谦。
劳则与天之行健,同有不息之诚;
谦则尽人之性德,合孚仁智之道。
故得天者得福,成人者成己,此其所以有终也。
有终含成功之意,天生地成,道生德成。
言有终,已包生成矣。
故爻辞曰有终吉,而释文指明为万民服也。
夫谦者自下于人,非欲服人也。
而其终,则人咸服焉。
是谦之成用,为自尊也。
而曰谦者,正以谦之用,在人己同成。
谦者我之谦,服者万民之谦。
人己同谦,此所以为成也,为终也,为吉也。
大哉劳谦,直与天同道矣。
九三,劳谦,君子有终,吉。
第三爻是谦卦之主,所有谦的精神,谦的盛德就表现在这一个爻。
“劳谦,君子有终,吉”,这个爻既然代表全卦的精神,自然是“亨,君子有终”,爻辞就几乎等同于卦辞,只是爻辞讲得比较细腻。卦辞有“君子”,爻辞也有“君子”,君子才能体现“劳谦”的精神,他的谦表现在对社会付出劳心劳力的贡献。
“九三”的贡献虽然受到高度肯定,但是有坎象。“九三”、“六四”、“六二”刚好构成局部的坎象,“九三”就在坎险深渊,可谓是在地狱中修炼,辛苦备至,终于获得劳谦的成就。
《说卦传》说“坎,劳卦也”,因为坎卦的险难接连而至,生于忧患,备尝艰险滋味,能够不劳吗?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可见,“九三”的大成就是在坎险中淬炼出来的。所以不要只看到人家的成就,还要看到人家的辛苦,才会知道人生不容易,不能坐享其成。
豫卦“九四”,跟“六五”、“六三”也构成一个坎卦,豫卦“九四”也在坎险深渊,所以“九四”的成就也是辛苦打拼来的,一样也是劳。
然后,豫卦到顶峰,也是坎险的最深渊,容易豫过头,对身心健康都有害。所以“由豫”、“劳谦”都在坎险之中,太过了就会累死,像孙中山、曾国藩都因“劳谦”而死。
“有终”,君子当然有终,他的成就是大家都肯定的,结果是“吉”。卦辞比较含蓄,只是“亨,君子有终”就够了。
爻涉及个体,就有得失、输赢的考虑,所以才给你一个“吉”;肯定“劳谦”,不但“有终”,而且“吉”,甚至会福荫子孙。
《象》曰:“劳谦君子”,万民服也。
《象传》说:“劳谦君子,万民服也。”天下万民自然而然心服口服。
“九三”爻变是坤卦,真正体现了“厚德载物”、“至哉坤元”的坤德。
孔子在《系辞传》中,对“九三”这一爻做了高度的评价:
子曰:“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厚之至也。语以其功下人者也。德言盛,礼言恭,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
“伐”就是大张旗鼓、拼命宣传。
“劳而不伐”,正是孔子得意门生颜渊所说的“无伐善,无施劳”。
颜渊可谓深得老师真传,勉励自己做到“行善而不张扬”。“劳而不伐”是任劳任怨,不欲人知,像很多默默行善的无名氏就是如此。
“有功而不德”,对社会有大贡献,但丝毫不认为自己有德,就如菩萨行布施却没有布施的想法,以无差别心、平等心自然去做,完全没想到回报。
《左传》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劳谦君子,有终”这个爻,“功、德、言”三者俱备,故可以不朽。
一般人有功,就难免骄矜自满,而且天天挂在嘴边,自以为有德。如果能够“劳而不伐,有功而不德”,这是“厚之至也”,因为有极高的生命厚度。
肤浅的人才会拼命居功居德,唯恐天下不知。
“厚”与“至”都是坤卦的德行。道家承继坤卦之德,再进一步发扬光大。
老子云:“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为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都是这个境界。谦卦的上卦、外卦就是坤卦的象,平和,柔顺、包容,所以“厚之至也”。
“语以其功下人者也”,有大功德却甘居人下,而且很谦卑、很虚心,根本不认为自己做了什么,这才是真正了不起的。
所以《彖传》说“天道下济而光明”,正如诸神、佛、菩萨倒驾慈航,乘愿再来,借着娑婆世界的天道下凡来造就光明的世界。
地藏菩萨的“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也一样,都是“语以其功下人者也”,没有一点骄狂之气,不像凡人,有功就称“上人”。
“德言盛,礼言恭”,德行要讲求盛美,礼仪要讲求恭敬。功德盛全,没有一点身段。
“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谦卑正是使人恭敬而得以保存地位的坦途,所以要注意,不是“在其位”,而是“存其位”,这就是结论了。
“在”与“存”的偏旁都是“才”,影响及于当下那块土地,就是“在”,那么只有在职、在位的时候可以发挥作用,一旦退职,甚至离开这个世界,其影响力就化为乌有;
如果一个人的贡献是谦卦的做法,那么他的影响力就是“存”,关系到子孙后代,不仅生前、死后,甚至可以影响后世千秋万代。
死后精神续存,这也是道家的思想。老子云:“死而不亡者寿。”真正的长寿是永恒的影响力,永远会想到子孙后代的福祉,这就是“存”的真义。
“存其位”是靠“致恭”做到的;也就是“厚之至”的“至”,“至哉坤元”的“至”,再加把劲,使尽浑身解数,就是“致”。
王阳明所谓的“致良知”,就是从良知一点一点扩充到宇宙之间,发挥到饱满极致。
“致恭”就是把恭敬的心发挥到极致,这样的人才能够“存其位”,即使有多么了不起的贡献,还是谦恭有礼,那么他的地位、他的影响力都是永恒的;
不管是几千年、几万年之后,他在后人心中还有一座“神龛”、“莲花座”。政治人物也是如此,在其位时可以控制一切,等到不在其位时,你的权力、影响力立刻化为乌有,因为你没有值得留下的东西可以造福后代,下一代人很快就把你忘了。只有真正给后世带来正面影响的人,他的地位才能千秋万世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