尝试教学反馈法教学感受

尝试教学反馈法教学感受

在设计教学时,尝试了几次尝试教学反馈法的教学,有如下感受。

一、尝试——为高效学习找准切入点“以学生为主体”这句话提了几十年了,为什么学生的学习很多时候还是主动不起来?病根就在于学生习惯养成的家常课,我们都是“先讲后练”,“先讲后练”已经将学生定位在被动的客体位置。学生缺乏最基本的学习的动力,而尝试教学法强调的就是教师讲解之前的学生的尝试,是“先练再讲”的学习模式,在老师精心设计的尝试题的引领下,学生能充分激活已有的知识经验。老师不讲解,先让学生试一试,学生先进行尝试,能很好地改善学生怕学的心理,做对了很好,做错了也无妨,经过尝试后,自己了解了阻碍认知的症结在哪里,老师也知道了学生理解的难点在哪里,例如这节课,学生学习的难点就在于:对题目中众多纷繁复杂的信息进行有效的整理上。在教学中,我重点就是通过有针对性的讲解,分析整理条件的方法,这样能直达问题的根源,从而更好地突破学生认知的难点,在交流中,让学生学会技能,解决问题,这种形式最简洁高效。

二、尝试——为高效阅读打下基础尝试教学的推进,离不开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在尝试教学时,很多时候要求学生自己到数学书里找答案。这就要求学生学会阅读数学书。对于数学书的阅读,和一般的文本阅读不一样,数学书的阅读,我们发现文字很少,字越少,阅读要求更高。对于数学书的阅读,必须要求孩子带着思考去阅读,学会思考我学会了什么?思考过程是怎样的?我还有什么疑问?我以后遇到这类题,我该如何去思考?生活中有没有这种知识的运用。如此种种,如果没有优秀的阅读能力,是无法进行自学的。所以,在自学要求中,我附加了一条“圈画小技巧”,目的就是更好地帮助孩子们进行数学的阅读,进行思考性的阅读。也许,在尝试教学之初,学生对阅读的方法摸不着头脑,但是,我相信,随着老师手把手从方法开始指导,时间久了,孩子们一定会自觉地边思考、边阅读,让带着思考阅读成为一种阅读习惯,这就会大大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效率,也为孩子更好地进行高一学段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数学学习基础。

三、反馈——为高效学习保驾护航。尝试反馈教学法,当堂反馈,也是为课堂高效助力的一个环节。因为有当堂反馈的环节,所以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也更能甄别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都有助于课堂效率的提高。在当堂反馈的练习设计时需要关注:(1)题量是否合适,难度是否适中。题量太多,学生来不及完成,题量太少,无法对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测,所以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把握度和量。(2)练习题的设计要有层次性,兼顾基础与综合,还可以设计拓展提高题,满足学习能力强的孩子的学习需求。(3)注重当堂反馈的时效性。练习结束,一定要有作业完成情况的统计,让学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己在班级中属于哪个层次,能有效地帮助孩子了解自己的学习现状,进行及时的调整与改善,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本节课,我在教学中,就针对所学内容,设计了3道检测题,题型呈现形式多样,难度由浅入深,考察孩子们对于这节课知识的掌握情况。最后还利用星级评价,及时反馈孩子的答题情况,从而更好地对这节课的有效性进行评价与反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