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所长盘了赵本山,从农村孤儿到东北“地头蛇”,再到一夜封杀后的风雨飘零,可谓是本惊天的传奇。
而放眼当今喜剧界,能和赵本山分庭抗礼,让全国人民耳熟能详的,还有郭德纲。
两人相差十六岁,皆是白手起家,做到行业领舵的大家,也都在麾下聚拢了大帮弟子。
前者有五十余位赵家班成员,而后者有云鹤九霄,龙腾四海近百名德云社弟子。
前者一夜间跌落谷底,至今也只能在徒弟的直播间中露面。
后者却节节高升,去年还大张旗鼓的招收“龙”字科弟子。
到底是时代的洪流让两朵浪花各开一边,还是命运的捉弄让他们错开了山巅?
要找到答案,就要从80年代说起...
01
80年代,文艺界百舸争流,相声圈就是其中一簇浪花。
常宝华、师胜杰、姜昆、李文华、侯耀文,都是当时家喻户晓的名家。
(侯耀文)
市井人家,寻常百姓,也不乏相声的口口相传,捧哏之声。
成长在天津卫的郭德纲,更是在其熏陶下长大。
(幼年郭德纲)
彼时郭德纲年纪虽小,但已颇有曲艺底蕴。
7岁学评书,9岁讲相声,12岁打西河大鼓,走的是正儿八经的传统路子。
郭德纲一没拜师、二无门派,再会使活,也是行内人眼里的“野路子”。16岁的他,考入了北京某说唱团,踌躇满志,带着一身说学逗唱的本事,立志要成角儿。他还不知道,往后的路上,这样的失落他还会经历很多。后来,团里有个小伙,靠一身本事火遍中国,又突然销声匿迹。看着电视机里的洛桑,郭德纲在心中给自己定了个目标:可当时16岁的郭德纲被遣回天津后,只能周旋在一些小剧场里,今天给人搭个腔,明天给人救个场。在天津,他卖了房子、收拾细软,盘了个剧场,打算说他最爱的相声。
他问朋友借了四千块,然后跑到北京,拿出了不成功便成仁的架势:北京城之大,相声圈之广,竟找不到一个愿意收容他的门派。他也不能干等着,在郊区租了间八平米的陋室,每天窝在小屋里写剧本,换些润笔费。譬如天天骑20里自行车跑剧场,自行车骑坏了就坐公交,错过了末班车就走回郊区的家,半路实在受不了了打了辆出租车:有一次发高烧没钱买药,郭德纲就把BB机卖了,买了点消炎药和馒头。很多苦,经历的时候不觉得什么,都是后来才咂摸出味的。郭德纲当时也就一天天挨过来了,但多年后他形容找门派时的心态:他继续辗转在北京街头巷尾,哪有相声听他就去哪,一有机会他就上台使一段活。他这边为了说相声搭上了身价,可时代似乎等不及他慢慢成长了。九十年代,随着电视产业迅猛发展,传统相声日渐式微。很多说相声的也就顺水推舟改了行当,譬如出身曲艺世家的孙越,就跑到北京动物园喂大象。为了赚四千块演出费,坐20小时硬座到安徽台录节目,呆在玻璃柜里48小时,像猴子一样被人盯着。那年,郭德纲常去一家京味茶馆听相声,一来二去的,大家也都眼熟了。郭德纲心里也不服,他觉得自己说的也不差,就上去讲了一段。讲毕,茶馆里的人被郭德纲讲熨帖了,其中就包括茶馆老板冯建华。毕竟他本来的心愿是拜师入门派,最后却还是扎根在天桥、街巷、小场馆。但也偏偏是在那所小小的京味茶馆,他才体会到了讲相声最原始的快乐,他悟出了一个道理:那时的赵本山,已经是春晚的老客熟人,名震全国的小品王,但依旧被郭德纲的相声吸引。1998年,郭德纲又遇到了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良师挚友,也是德云社的元老级人物:也是在张文顺的牵线搭桥下,郭德纲又遇见了人生中第二个重要贵人,后来跟他风雨相伴二十年的搭档:2002年,郭德纲拉上张文顺,拽上当年在京味茶馆认识的李菁。张文顺就从自己的“听云轩”中拆出一个云字,给郭德纲排辈用。
于是郭德纲起了个名,取张文顺的文、郭德纲的德、徒弟们的云。郭德纲带着兄弟徒弟们在广德楼说相声,经常是台下稀稀拉拉,少则三五人,多则二十余人。有一次台下就来了一个观众,郭德纲一上台就先打招呼:讲到一半那观众接了个电话,所有演员都立马停下等他。说来也巧,郭德纲也是在33岁那年,终于找到了愿意收他的门派。名家侯耀文,为何愿意收一无名无派的“小黑胖子”为徒?明知收他,要得罪所有同行前辈,他却执意如此,为的又是什么?《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便化龙——郭德纲的成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