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研途 | 我是如何四个月跨考一战上岸同济的
H学长
2021学硕总排名第23
大综合92、技术96、政治75、英语84
本科:同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几凡学员
Part 1.
考研决定
大三之前我都没有想过要考研,觉得考研太累,不想再经历这种长时间为考试准备的过程,另外,也是害怕考不上。所以大三暑假时,我并没有将考研放在我的选择中,只是在保研和工作里面纠结。
在我8月实习找好,基本决定毕业工作的时候,我和高中同学去了趟丽江旅游,旅途中聊人生,聊未来,他们明亮的人生规划给了我压力,而且让我有了勇气面对一次可能的失败。然后我就豁然开朗,毅然决定考研。
毕竟我们还在上大学,正在人生试错的阶段,完全不必过于纠结一年两年的时间和差距。
(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可以和同龄人聊聊。)
于是8月中旬,我在上海一家设计院一边实习一边开始了考研的准备。
Part 2.
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是很重要的一环,算是给你的考研生涯定一个基调,有一个好的开始才有心好好奋斗。
首先,我当时对建筑系考研的认识只有“会考快题”这一项,所以我花了不少时间看几凡公众号里的经验贴。学长学姐们都是从自身角度整理了自己的考研历程,所以具有主观性,因此我们看的时候要学会结合自身实际情,提取关键有用的信息(考试基本信息+准备经验)。
考试基本信息
各科分数占比(公共课200分,专业课300),大综合是必考,另一门可选历史、技术或快题,大综合包含50分的小快题等等;
还包括考研政策,比如21年考研复试中专硕没有刷人,这可能表示明年考快题的人数会增加。
准备经验则包含:进度安排,各科学习方法等等。
上文提到的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是指了解自己的优势和劣势。
以我自己为例,我本科是土木的,所以设计能力薄弱,但我学过《房屋建筑学》,因此考技术是对我最有利的选择(因为当时只剩下4个月的时间,所以我做选择都是基于效率优先的原则)。
另外,我属于物理数学不太好的那一类工科生,相反的,高中时候文科类的科目我比较擅长。比如英语是我的优势,所以我看经验贴的时候基本直接跳过英语相关的内容。
而我的弱项就是专业课,那么经验贴中关于大综合和技术方向的经验介绍就是我的重点关注对象。看的时候,你会发现学长学姐们的许多经验是相通的,提取出你认为最有效率的方法,然后摸索着前进就是了。
8月16日,我在学校旁边的书店买了所有可能需要的书(包括各科的教材,几凡七书等),这一步我认为很重要,这是在理清思绪之后进行的第一步准备工作,因为我打算后面四个月全身心投入复习中,到时候又出来摸鱼买资料比较浪费时间和精力。
(上图是大综合参考书目,红线圈出的是技术方向的参考书目。)
最后,前期准备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制定初步的复习大纲,也就是对你所剩时间进行一个合理的安排。你需要思考,复习分为几个阶段,每个阶段使用的参考书是什么,每个阶段的复习方法是什么。例如我当时的初步计划如下↓↓↓
(我一般会用印象笔记做一些电子笔记,本人无平板,所以更多笔记是手写的。)
上面的表格是笼统的大纲,所以在具体实施时候需要细化,但老实说要完全跟计划一模一样是很难的,所以如果做不到就及时调整计划(这里切忌因为无法完成计划而埋怨自己,完不成就改计划,当然也不代表你可以摸鱼)细化到什么程度看个人,比如最开始的八九月我安排看理论书籍,由于当时在实习,没法太精确,就写了如下ddl表格↓↓↓
再往后,九月十月,我尝试了进一步细化管理时间,如下↓↓↓
(没坚持几天早起,后来大多是9点开始学习。)
当然,并没能完全按照上面的进行,但它在一定程度上会督促你学习。
另外到了后期,我大概摸清自己的效率之后,就不做这样的计划了。因为做计划的目的是更好地利用时间,如果你能够基本清楚每天干什么,那做计划这件事就成了走形式。
所以还是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最有效率的方式。
Part 3.
各科复习
3.1 政治
政治部份的资料很多,我只用上了肖秀荣的全套(包括精讲精练+1000题+肖四肖八)后期跟着室友一起买了风中劲草和腿姐的资料,结果并没有用上。(并不是说没有用,只是我没时间看了。同理,我也没听过网课,时间紧任务重,看网课太浪费时间了)。所以重点不在于你买了多少资料,买的谁的资料,而是你怎么用好这些资料。
精讲精练我过了一遍,非常厚,但是10月开始每天看一点还是能看完的。(如果能早点开始当然更好)我基本是看一章节就做对应部分的1000题。提前规划好一个月看完则每天需要看的量,具体进行时做微调即可。
1000题是我复习的重点,我做了3遍。
第一遍就是上面提到的配合精讲精练做。这一遍的目的是摸清和熟悉知识点,所以需要做完1000题的所有题目。(注意:因为这本书要做3遍,所以答案可以另用一个本子写下来,以免干扰下一次做题。)
对于做错的题目,我会回过去找精讲精练的出处,并用荧光笔标记出来。这样,之后做题时就可以提前复习错误的知识点,以提高效率。
另外,错题一定要在1000题上标明,因为你错过的题目大概率第二次做还会错,没错的题目则大概率永远不会错。(如果是猜对的题目,请当做错题处理。)
第二遍大约是11月,我当时进度滞后了许多,所以大约11月下旬才开始做第二遍。这一遍仍然是做完所有题目,但做题之前我会快速浏览精讲精练上有标记的部分,算是多复习一遍知识点。做完后的标记仍然同上一遍。
第三遍是最后一遍,只做错题。就是重复自己不会的知识直到会为止。这一遍我会将一些我认为的难题的答案写在1000题上,这样便于我之后浏览错题。同时,你会发现一些需要整理记忆的内容,用专门的本子记录下来便于最后冲刺阶段复习。
肖四肖八的话,到手就开始做,标注好错题并记忆。
政治这个学科,我一直在标记,标记自己不会的知识,剩下的就只有背诵。
冲刺阶段我只干了两件事:第一个是看之前自己标注的错题,第二个就是背肖四大题。(关于背大题,我会先将答案按照内容划分成段落,每个段落用关键词概括,然后用逻辑将不同关键词连接起来。这样记忆更快,也更有效。)
不过最后做政治选择题的时候,我并不是很有把握,很多题目都是猜的,但如果做题的时候没有先看答案的坏习惯,那么猜答案的能力也是可以锻炼出来的。另外,我写字还算工整,所以在大题中可能会有些优势。所以如果写字不好看,至少给老师一个工整的卷面。英语主观题同理。。
3.2 英语
英语的话,我底子相对好一点,所以复习时间最少。基本就是每天背单词,然后近20年的真题都做过一遍(每天做两篇阅读的进度),最后考前一周整理了大小作文可能用到的语汇。
背单词的话,就是不断重复,只背自己不会的。我当时用了一个叫乐词的软件,收藏功能可以用来整理自己不会的单词。(但老实说,我不推荐这款,不太人性化,大家可以看看别的学长学姐的帖子,试试哪一个更适合自己。)
今年的英语很难,我当时只剩下30min写大作文+小作文,但这样做其实很有风险。(因为我没有完整做过一套英语卷子,所以时间上不太懂把握,因此还是建议要完整做几套英语卷子。)
3.3 大综合
大综合是我完全不懂的领域,我当时找了一位建院的学长,给我上建筑史的课并帮我改小快题。尤其是跨考的同学,一个人闷头学还是不太可取。我记得当时复习的时候基本是自己摸索前进,也不清楚其他考研同学的进度,所以容易焦虑。因此,如果找到研友并有学长指导,你的考研过程会顺遂很多。
首先,在9月底前,我将所有参考书目都过了一遍,基本没记住什么东西,不过算是对考试的内容有了一个大概的认识。(这一步越早做越好)至于是不是一定要看书,这个不好说。因为我确实看完一遍书没记住什么,但你要说看书这一步是完全无用的,它又确实为我后续的复习打下了基础。
关键的复习阶段是10月之后。
10月我把七书中除技术以外的书看了一遍(因为我是考技术的,技术有专门的理论书),七书上基本都是精简的知识点,废话很少,所以10月底我就开始全文背诵。
全文背诵的意思并不是一字不差的背出来,而是记住关键的知识点。我每天会背诵大约十来页的内容,然后第二天会复习前一天背的部分(因为我只背一遍记不住,只能多背几次)。可以选择挖空的方法来复习和检测,同样注意标出记不住的内容(我会用荧光笔高亮,如下图。)
(如果时间允许,可以做成电子版的然后打印,就可以多次利用。)
11月和12月则是重复了上述的过程,将七书总共背了3遍(一遍肯定是记不住的,我个人考下来的感受,3遍是最低次数。)同时,配合着七书的真题和习题,将知识点再巩固几遍。真题中出现的知识点我会回到七书中标注出来,这样在背诵七书时就能抓住重点。
我有各色的荧光笔,在考研过程中做了各种标记。以上图为例,蓝色荧光笔是真题中出现的知识点,黄色荧光笔是大综合大题需要背诵的段落,橙色则可能是某一遍背诵时记不清楚的部分。这样的标记可以有效地让你在背诵七书时抓住重点。
真题我做了两到三遍,做一遍肯定是不够的,因为做真题的过程中你也能大致了解老师喜欢出的知识点的类型,然后你在背诵七书时就可以关注同样类型的知识。
然后是12月冲刺阶段,我开始整理错题,这一步于我而言,就是为了在考前有一个可以快速复习的资料,如果你习惯直接看真题书复习错题也是可以的。
当然,错题不仅包括真题,还有几凡推出的彩虹梯和其他非真题。(彩虹梯的话,加小凡的微信就可以在朋友圈看到。)
然后,根据题型我也整理了简答题的部分。整理过程中,你就会发现有许多重复的题目,这些就成了背诵的重点。(几凡的真题集里有简答题的答案,所以我并没有将答案抄下来,只是对照着看以节省时间。)
3.4 小快题
小快题在大综合中占50分,分值很大,所以也是复习的重点。我考前其实只画了10来张小快题真题,所以最后大综合92也是有运气的成分。画好快题是长期积累的结果,所以主要靠练习。
我的策略就是画一套快题给学长改一套,学长每次给我评图会从解题、画图规范等角度给我指点,我会全程做好笔记,回去后自己整理。(这一点我认为很有必要,画图过程固然重要,但评图才是你进步的最佳途径)快题的笔记我会根据图面分类整理,如下:
(由于我对画快题毫无概念,所以从基本的图例开始整理。)
(上半部分是画图的要求,下半部分则是思路和注意事项,这样根据图面整理,便于画图时对照,查漏补缺。)
另外就是专题整理,比如题目解读,采光问题,卫生间画法等等。(如下)
我的快题画的不好,所以以上经验仅供大家参考,不保证一定有效。
3.5 技术
技术方向除了四本参考书目,最重要的就是几凡的技术理论+技术图集+技术真题三本书。
复习方法其实和大综合同理,就是每天背一点,第二天复习前一天的内容,然后保证在考试前能够进行3轮复习。(仍然用荧光笔做标记,做好分类,突出重点。)
当然,也同大综合有一些区别。由于考题类型和考察重点的不同,也需要在整理过程中有所侧重。例如技术考题常会考察数字,应对策略就是将所有数字整理起来,集中记忆(这样有所对比,记得更清楚),这一步你可以自己整理,也可以直接看七书上的整理(已经比较全面),常考的其实就那几个。
另外,技术考题会有名词解释和画图题。关于名词解释,我建议自己整理,在第一次看书时就可以摘出可能考的名词,然后第二轮第三轮复习时就可以填写答案然后集中背诵。
(打字也好,手抄也好,哪个记得牢你就用哪个,荧光笔标出的仍然是我记不清的,打勾的则是已经记牢的)
最后是画图题。可以在11月先画画真题,看是哪些图被反复考到,重点记忆。如果想要万无一失,那就最好记下构造书上所有的图。我没有记好,所以考试的时候凭着印象猜了一些细节。画图也建议多画两遍,保证自己可以默背下来,不能依赖原图。每次画完之后,对照修改,然后再画一遍。
另外,除错题需要整理外,还可以根据常考的填空题整理自己的背诵资料(例如A包含B、C、D这种题型)
(错题)
(背诵整理)
这些整理并不是整理过程本身重要,而是整理后的使用。整理完一定要背诵,并且考前几天它就可以作为冲刺资料,甚至考试前两个小时就可以看这些资料复习。
3.6 复试
我就是跟着几凡的复试班走的,学长学姐会耐心给我们评图,也有面试专题讲解,基本涵盖了复试的各个方面。
当然,即使在复试班,也要自己掌握主动权,比如我快题比较差,那么学长评图的时候我就会听完小组内所有同学的评图,并做好笔记。(毕竟同学的问题也可能是我将来会面临的)关于做笔记,在评图过程中我会先草草地记录,然后回去后再整理成上述小快题样式的笔记。
复试班的强度比较大,同理你的收获也不会小。
Part 4.
总结
老实说,考研的过程不轻松,尤其在我时间紧迫的情况下,我基本不会给自己放假。这不代表你不能休息,我也有同学10月份才开始准备考研,一周休息半天,最终上岸浙大的。
这都取决于你自己的情况,如果身体需要休息,休息完之后能更好地投入学习,那么请给自己安排休息的时间。
至于我自己,我属于那种休息之后就不太能立马进入状态的人,索性就放弃休息了。但我每天中午都会睡午觉,每周也会抽时间去游泳。(因为本人脊椎不好,考研那会儿脖子疼呜呜呜,大概每两个小时都会跑去书架隐蔽的地方偷偷做脖子的拉伸哈哈哈哈。)
我觉得打鸡血是不太可取的,只有信念也是不可取的。重点是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身体状况,然后找到自己最适应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你才能在这种长战线的准备过程中保持自己的步伐。
心态很重要,焦虑是很正常的情绪,所以考研的时候要学会和焦虑共处。我11月份常常失眠,12点上床,两三点睡着是常事。开始会觉得难受,因为晚上睡不着白天就没效率。后来,学会放松身心之后又睡得着了。(焦虑久了身体会有反应的,这种时候不妨停下休息)不过,考试前一天晚上我又是两点才睡着哈哈哈哈,还好之前有失眠的经验,才不至于慌乱。
借这个机会感谢一下给我鼓励和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学,有了你们我的考研路途才走得更顺利。(尤其是给我上课的Z学长,谢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