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驾崩后,文臣武将为什么不拥立他儿子,而是赵光义当皇帝?

宋太祖赵匡胤驾崩之后,继承帝位的是弟弟赵光义。在有亲生儿子,且儿子已成年的情况下,父死子继才是正常的,兄终弟及显得有点怪异,不是那么合乎情理。

那么,赵匡胤的心腹文臣武将,为什么不拥护他的儿子登基呢?

众所周知,赵匡胤这帝位来得不是很正,说得直白点,就是谋朝篡位,欺负柴宗训和符太后这对孤儿寡母而来,道义上实在站不住脚。

赵匡胤本是后周的武将,周世宗柴荣对他信任有加,临终前命他担任检校太傅、殿前都点检等职,相当于禁卫军的最高统领,手中有军权。

柴荣去世后,7岁的幼主柴宗训继位,改任赵匡胤为归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依然军权在握,手下有一票忠心于他的将领。

没多久,后周朝廷听说契丹和北汉联兵南下,宰相范质等人也不核实信息是真是假,立刻派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抵御。大军行至距离都城开封东北二十公里的陈桥驿时,发生了兵变。

高怀德、张令铎、王彦升等将领硬将黄袍披到赵匡胤身上,说“诸军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逼迫赵匡胤当皇帝,这就是黄袍加身的故事。

事到此时,赵匡胤也推辞不了,他若不干,涉事的将领和他本人都得死。于是与将领们约法三章,回师开封。

守备都城的主要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都是赵匡胤过去的“结社兄弟”,交情很好,听说此事马上打开城门接应,赵匡胤不费吹灰之力就控制了都城。

这些参与陈桥兵变、打开城门的武将,就是赵匡胤的心腹亲信。那他们为啥不站出来帮助赵匡胤的儿子呢?很简单,在“杯酒释兵权”中被刷下去了。

刚坐上龙椅时,赵匡胤大封拥他为帝的功臣。但过了一段时间,忽然想到一个问题,武将们敢将黄袍披在他赵匡胤身上,未必不敢披在别人或自己身上。

如果某天武将的部下也想搏个拥立之功,强行给武将披黄袍,那他们就像当初的自己一样,不反也得反了。就算他们不反,自己也会有这种怀疑,君臣必生嫌隙。

怎么办呢?最好的方式是学习汉高祖刘邦,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从肉体上消灭所有隐患。但赵匡胤于心不忍,便举办了个宴会,找来手握重权的心腹武将们,直接说了自己的忧虑。

石守信等人听后大惊,也很聪明的领会了他的意思,第二日便主动要求解除兵权。

也就是说,赵匡胤离世时,他昔日的老兄弟们早已远离朝廷中枢,说不上话,帮不上忙。

除了这些人之外,赵匡胤还有没有别的心腹?有,就是兄弟赵光义。

很多人认为,“黄袍加身”是赵匡胤自我策划的一场秀。但赵匡胤一个人干不了这全套事,参与陈桥兵变幕后策划的,出了那个号称“半部论语得天下,半部论语治天下”的赵普,还有一个就是赵光义。

赵匡胤伸出两只手,一边写着文,一边写着武。武这一边被他亲自砍下去了,文这一边主宰着北宋的朝堂,其最大的头目就是赵光义。朝中的文臣是赵匡胤的臣子,更是赵光义的党羽。

造成这种状况的,不是别人,就是赵匡胤自己。他对赵光义极为信重,封其为晋王,职权超过宰相,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这给了赵光义培植自己势力的机会。

赵光义的在都城开封的势力,最后到了连赵匡胤都撼动不了的地步,比如在迁都问题上,就很能说明赵光义权势尾大不掉的问题。

据说,赵匡胤考虑宋朝都城问题是,认为开封地处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带,军事上无险可守的劣势,是立国的致命缺陷。而洛阳却是山川环绕,又有黄河和洛水做屏障,是开朝立国的长治久安之所在。况且,洛阳还是赵匡胤的老家,祖坟也在那里。

但在赵光义看来,哥哥打的是政治牌,显然是要将国都迁出自己的势力范围,所以回了一句“在德不在险”,言外之意就是守江山根本在得民心,不在于啥地形险峻。

赵匡胤为什么不硬搞迁都,反而还要询问弟弟的意见?背后的原因,只能是像迁都这样的国家工程,没有赵光义的支持,就连皇帝赵匡胤也搞球不成。

由此可见,赵光义的权势有多大。

为了证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性,赵光义还伙同赵普,弄出个“金匮之盟”。

说是母亲杜太后病重时,劝说赵匡胤死后传位于三弟赵光义,赵光义死后传位于四弟赵廷美,赵廷美死后再将皇位传给赵匡胤的儿子,以避免幼主临朝,给权臣以可趁之机。

赵匡胤同意了,杜太后便召赵普入宫记录此事,遗书藏于金匮之中。

要真如此,赵光义继任也就有了依据。可这份遗书在赵普拿出来之前,谁都没见过,不知是真是假。很多史学家认为,这是赵普失势后,主动投靠赵光义谋求东山再起,所以两人炮制出了这份“金匮之盟”。

所以,赵匡胤共有两批心腹,一批是被他释了兵权的武将,忠心在不在都难说,纵然还忠诚于他,也使不上力了。另一批就是以赵光义为首的文官,不会自己反自己。

两个因素一相加,赵匡胤之子就出局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