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第27篇:读文随笔∣从文艺理论的角度解释“议题”

从文艺理论的角度解释“议题”

中山市教研室/郭跃辉

《语文建设》2020年第12期发表了常熟理工学院师范学院管勇老师的论文《议题:群文阅读教学的学理反思》,文章从文艺理论的角度对群文阅读中的“议题”概念进行了剖析。议题是群文阅读教学的核心概念,蒋军晶认为“同一议题、多个文本、探索性教学”是群文阅读的三个显著特征,后又提出群文阅读教学的四要素,即多文本、议题、教与学、单位时间。我本人对群文阅读关注不多,掌握的文献资料也有限,因此对于“议题”的概念一直很模糊。议题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仅仅是可供探究、谈论的话题吗?议题和知识点、主题、话题、专题等概念究竟有什么区别?这是我一直没有弄清楚的问题。阅读了这篇文章之后,感觉对“议题”理解更深入了一层。

作者阐述了议题的三大特征,即开放性、多元性和公共性。理解议题开放性的文艺理论基础就是互文性理论。作者先从“文本”的概念出发,引用“任何的文本都是像许多行文的镶嵌品那样构成的,任何文本都是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14页)。群文阅读的“群文”,也就是多个文本,更是存在着相互吸收和转换的互文关系。在作者看来,群文阅读的议题,本质上是对文本互文性关系的发现与阐释,这也意味着群文不仅仅是文本数量之“多”,更重要的是文本之间的联结始终是潜在的复数关系,因此群文阅读的“议题”本质上也是开放的。既然议题的开放的,那就意味着所有读者都有权力选择和确定一组文本的“议题”,而目前教学中通行的做法是教师选定议题,或者说议题的选择权依然在教师手中,这不是说教师选定的议题就是不合理的,而是说这种议题只是群文中无限议题的一种可能。按照作者的观点,教师选定的议题是有合理性的,学生选定的议题也可能是合理的,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对待学生在议题发现与择定中的作用呢?对于这个难题,作者也没有提出具体的建议,只是认为“只有通过学生和教师的共同阅读实践,议题的发现之旅才能进一步从可能转化为事实”。其实这一点不难做到,教师完全可以指导学生组成合作小组,每个小组通过探究讨论的方式确定自己的议题,然后围绕议题进行阅读。此后再通过小组交流的方式,充分展示议题存在的开放性特征。

正因为议题本身是开放的,其产生过程自然也是多元性的。作者提出了三种议题,我认为还是很有创见的。第一种是“可能议题”,即基于文本互文性而存在的开放性议题;第二种是“假设议题”,即教师基于自身个体阅读经验而选定的议题;第三种是“事实议题”,即师生在一定的阅读活动情境中,通过共同阅读而生成的多元性议题。于是这就涉及到一个甚为奇怪的循环问题,即先有群文,还是先有议题?这无疑是一个“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只有根据议题选定的一组文章,才算是群文,群文之所以是群文,也是因为有议题的存在。例如依据“母爱”去选择一组文本,那么这组文本的议题就是“母爱”,而不是随意选择一组文本,一定要从中发现“母爱”的话题,因为即使文本是互文性的,也不是所有的文本都跟母爱有关。也就是说,“可能议题”的存在是“假设议题”和“事实议题”存在的前提和基础,而“可能议题”的存在,也不是先天的,恰恰是经过了人为的择定,那就基本等同于“假设议题”了。对于这种“循环阐释”,作者认为,从文本层面看,尽管学生面对的首先是教师通过“假定议题”编选、组合而成的多文本,但对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而言,摆在面前的仍然是由一个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个文本所构成的文本组合体。在单个文本之中以及多个文本之间,存在着大量的空白、空缺或未定之处,等待着作为阅读主体的学生加以介入、填补、充实和联结。也就是说,“可能议题”是经过人为择定而事先存在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规定着文本的类型与相对一致的主题,但不论是单个文本还是多个文本,它们都有着很多英伽登所说的“空白点”,学生依然是可以充分发挥阅读的主观能动作用,亦即“可能议题”是预先存在的,即使如此“事实议题”也是具有多元性的。

议题具有开放性,议题的产生具有多元性特征,这是不是说每个人都可以随意确定议题,或者说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断章取义的方式,选择自己偏爱的议题呢?这就涉及到议题的公共性问题。作者借用了“公共阐释”的概念,引用了学者关于“公共阐释”的解释:“作为理解的个体,当然可以对文本作个性理解,亦可以作个性阐释,但其结果不为他人理解并接受,尤其不能为个体当下所在的阐释共同体理解和接受,所谓个性理解只能沦为私人理解”(张江《公共阐释论纲》,《学术研究》2017年第6期)。这也说明,议题的择定虽然带有个性化,但依然要具有公共性。也就是说,假如某一小组的某位学生提出了一个议题,至少应该得到同组同学的认同,才能够进行更高层面的交流。公共阐释的相关理念,也是可以用在对“阅读”的理解上的。阅读就是发现意义,阅读就是学生与文本、教师、教材编者的对话过程,这就说明了,阅读尽管是一种个性化的活动,但阅读意义的产生,是要有公共性的。公共性不是客观存在的,是需要读者进行不断阐释的,这就是对话的过程。议题也是如此,蒋军晶老师说的“探索性教学”,实际上也是在辩证地确定议题的多元性与公共性。因为探究,本质上也是一种对话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得到公认的议题被保留,过于私人化的议题可能被抛弃。

应该说,作者阐述的“议题”的三个特征,彼此之间是有相对严密的逻辑关系的,而且整篇文章充满了辨证论的色彩。由于作者援引了不少文艺理论、哲学等领域的文献,阅读难度也是比较大的。我认为,如果作者对一线教学了解得更充分一些,掌握更多的群文阅读的案例,并将案例贯穿到理论阐述中,这样的话,论文会更有说服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