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夏多湿热,养生护好脾
一年四季:春、夏、秋、冬。
还有一种分法,一年五季:春、夏、长夏、秋、冬。
长夏是怎么回事儿呢?
长夏该如何养生?
长夏的时间:
阳历的七八月份,或者阴历的六月份。
长夏湿气重。南方的“梅雨”就发生在这个时候。
七八月份,天气炎热,而且湿热难耐,
很多人感觉昏昏沉沉,有的还有食欲不振,甚至腹泻的情况。
长夏时节,因为雨水多、湿气大,以致让人感觉到,这种热不是干热,而是湿热。
长夏养生,重在健脾
中医认为,长夏湿重,跟脾相关。
脾,喜燥恶湿,怎样理解呢?
脾属土,又称脾土。
脾土湿润,方适合生育万物,
如果,土壤太过湿润,反而会导致植物根茎腐烂,无法生长。
从人体来讲,脾,如果不能把食物中的精华运送到身体的其他部位,
去营养身体的脏腑和肢体,
那么这些食物中的精华就会往下走,出现了一种情况:吃什么拉什么的病症,
中医 称这种情况为:“完谷不化”。
长夏养生:要健脾胃,祛湿热。
通过食疗健脾祛湿的方法
常见的清热燥湿的食材:绿豆、白扁豆、冬瓜,既可以清脾热,还能除湿。
健脾祛湿的食材:薏苡仁、山药,通过提升脾的功能来运化湿气。
冬吃萝卜,夏吃姜。
入伏天,生姜,可以提升阳气,祛湿。泡水口服即可。
1.清拌茄子
材料:茄子,香菜,蒜、麻酱、盐各适量。
做法:将茄子洗净切片,蒸透,取出,压成泥状;
蒜捣成泥,麻酱用凉开水调稀,用盐一起拌匀,即可食用。
功效:清热通窍,消肿利尿,健脾和胃。
2.薏米红小豆粥
材料:薏米,小豆,大米各等份。
做法:先将红小豆和薏米泡水,水烧开,入薏米、红小豆、大米,煮熟成粥。
功效:健脾渗湿,清热消暑。
3.茯苓薏苡粥
材料:白茯苓粉、薏苡仁适量。
做法:薏苡仁洗净入锅,加清水煮,待粥熟,入白茯苓粉,熬沸即可。
功效:健脾益气,化湿止泻。
4.山药鸡蛋黄粥
材料:怀山药60克,鸡蛋黄3个,粳米200克。
做法:鸡蛋黄,山药、粳米,一起煮粥。
功效:健脾益气止泻。
5.橘皮茶
材料:橘皮10克(鲜者加倍),冰糖适量。
做法:橘皮和冰糖开水浸泡后代茶饮。
功效:理气开胃,燥湿化痰。
6.西瓜翠衣茶
材料:西瓜翠衣。
做法:西瓜皮洗净,切下薄皮,水煮30分钟,去渣,加白糖,凉后饮用。
功效:清暑解热,止渴,利小便。
情绪也影响脾脏的功能。
长夏,天热,本来人就容易烦躁,如果忧虑、思虑过多则对脾不利。
敲后背、揉胸腹可健脾祛湿
在长夏按摩胸部,特别是常按揉膻中穴,可开胸顺气,对心肺健康有好处;
揉按腹部,调畅中焦气机,能改善胃肠蠕动,改善大便。
长期坚持,每天2次,每次15分钟,
可提升阳气,疏通经络,增强体质,调和五脏六腑,
对胃肠功能紊乱、便秘、高脂血症、等多种慢性疾病,都有好处。
运动,健脾祛湿
生命在于运动,可以增强免疫力,提升身体素质。
同时,运动身汗,可以排除体内湿气,运动时脏腑也在完成一部分的活动,可以很好的提升脾的功能。
运动出汗要适可而止,过犹不及。
起居健脾祛湿
长夏,应避暑、防湿。
长夏,湿气重,易困脾,出现乏力、头晕、食欲下降、浑身酸懒等症状。
此时健脾、醒脾尤为重要。
上午7时至11时是脾经、胃经的运行时间,
这个时间段,是养脾、健脾最好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