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由四国联合组成,为什么英国国旗唯独缺少威尔士元素?
无奈的红龙旗
作者|碧落清遥
责编|Thomas
2021年的盛夏,欧罗巴的绿茵场上激战正酣,全球亿万球迷都关注着这场新冠疫情袭来后首场大型足球赛事。本届欧洲杯共有24支球队参赛,除21支国家队外,还有三支同时来自英国的球队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他们与北爱尔兰队也被并成为英国军团四兄弟。
英国没有国家队,却同时有着四支国家队级别的地区球队,固然有其作为近现代足球发源地的先天原因,但从这四支球队的身上,我们也可一窥英国作为“联合王国”的本质。即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北爱尔兰四个准构成国组成。
▲2020欧洲杯分组名单
当然,四个构成国也是要论资排辈的,以英国国旗为例。曾几何时大英帝国的米字旗在世界各地飘扬,日不落帝国的荣光下,这面由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三个王国旗帜合并而成的新旗帜成为了所有英国子民的骄傲,但旗帜上却唯独没有威尔士的元素。
是什么原因让威尔士在英国的国旗上没有存在感?从古至今,威尔士在英国政治社会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
▲威尔士:我不配?
一、纷争时代
威尔士位于不列颠岛的西南部,其南、北、东三面被英格兰包围,西面与爱尔兰隔海相望。整个地区面积约2.1万平方公里,仅相当于英格兰面积的16%。人口约300万,地形以山地为主。
大约在公元前700年左右,居住在欧洲大陆最西部的一部分凯尔特人由于受到日耳曼人的劫掠,生存空间被不断挤压,被迫西迁。大部分的凯尔特人跨海来到了不列颠岛和邻近的爱尔兰岛。
凯尔特人的足迹逐渐遍布两座岛屿,他们与当地土著居民融合共居,逐渐衍生出了苏格兰、爱尔兰、不列颠三个凯尔特人的分支。不列颠人就是威尔士人的直系祖先,只不过当时的不列颠人的生活区域十分广泛,涵盖了英格兰与威尔士两个地区,即整个不列颠岛的南部。
▲威尔士的位置
公元47年,正处于鼎盛时期的罗马帝国征服了不列颠岛南部,将英格兰、威尔士同时划入了不列颠行省,派驻总督管辖。罗马帝国为这片土地带去更为先进的文明。相反,此时的苏格兰和爱尔兰却没有被罗马帝国占领,在罗马人看来,这里依然属于荒蛮之地。
自3世纪开始,居住在欧洲大陆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开始跨海袭击英格兰,罗马帝国的北方也遭到了日耳曼人的不断进攻,许多重要城市遭到劫掠。为了集中兵力防备日耳曼人,不列颠行省被罗马帝国放弃,罗马的官吏和军队陆续撤离了这里。
愈来愈多的盎格鲁撒克逊人来到英格兰,他们武力驱逐了居住在这里的不列颠人,占据了土地最肥沃的英格兰。不列颠人被迫一路向西,退进了山地纵横、土地贫瘠的威尔士。这些定居在威尔士的不列颠人开始自称威尔士人,自此盎格鲁撒克逊人与威尔士人进入了一段纠葛千年的纷争历史中。
▲威尔士山地
威尔士由于山地的自然环境,形成了许多小邦国。由于实力弱小且互不隶属,这些威尔士人的小国家无力打回英格兰老家。占据英格兰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由于威尔士的山地地形难以进军,再加上威尔士人的拼死抵抗,也始终无法吞并威尔士,双方就在互相攻伐中共存下来。
1063年,英格兰大举入侵威尔士并夺得部分土地,威尔士再次陷入内乱之中。但上帝似乎并不想让英威两家的对台戏就此结束,就在威尔士极度虚弱之际,英格兰也发生了重大变故。
1066,英格兰国王爱德华去世,由于膝下无子,他的部下哈罗德被推举为王。但法国的诺曼底公爵威廉却声称爱德华曾许诺将王位传给他,威廉率领数千人的军队跨海攻入英格兰,击败对手后在英格兰建立了诺曼王朝。
▲威廉
诺曼王朝统治时期,整个英格兰的人口约一百五十万,绝大多数为盎格鲁撒克逊人,处于统治阶层顶端的诺曼人只有一万余人。盎格鲁撒克逊人时常掀起叛乱,相比于入侵威尔士,将英格兰的遍地烽火扑灭才是头等大事。
当然诺曼王朝的君主们依然保持着对威尔士的兴趣,他们在英格兰与威尔士接壤的地方自北向南设立了三个边境区,这三个边境区由三家忠于诺曼王朝的贵族世袭统治,被统称为边境伯爵。英格兰依靠边境区不断向威尔士渗透,威尔士政治上一盘散沙的状况给了边境伯爵们可乘之机,他们借此蚕食威尔士的土地。
▲威尔士卡那封城堡
边境贵族们一方面帮助英王不断在威尔士攻城略地,另一方面,由于边境区独立于英格兰的行政架构,不归属英王直辖。伯爵和他们的部下在领地内权力极大,成为独霸一方的军事贵族。
而随着他们势力的扩张,反而成为了影响英格兰政局的重要力量。随着边境贵族的迭代,他们继承人的忠诚度不断下降,甚至多次发动叛乱攻击英王,成为了尾大不掉的麻烦,严重威胁着英格兰的政治稳定。
同时期的苏格兰和爱尔兰,虽然也面临英格兰的入侵,但英苏之间有连绵的奔宁山脉和罗马帝国时期修建的边境长城,苏格兰的体量也与英格兰相差不多,所以总的来说双方总体维持平衡,而爱尔兰则依靠海峡天险,英格兰始终鞭长不及。
反观威尔士,政治上的分裂让它难以用统一国家的身份同英格兰对抗,这一点与北方的苏格兰、隔海相望的爱尔兰都不同。因为实力孱弱,且与英格兰山水相连,自然而然成为英格兰的“开胃菜”。对英格兰来说,控制了威尔士,既扩大了自己的领地又可当做进入爱尔兰的跳板。
▲向西便是爱尔兰
虽然实力弱小,威尔士的各个邦国没有放弃抵抗。他们总能借助边境伯爵与英王间的内斗,不失时机地发起反攻,维系了自己的独立地位。英格兰、威尔士、边境伯爵三方之间形成了微妙的平衡,这种平衡随着诺曼王朝的灭亡而被打破了。
二、风云迭起
1135年,诺曼王朝末代国王亨利一世去世,由于死后无嗣,各方势力围绕着英格兰的王位展开了十余年的争夺。最终在1154年,亨利一世的外孙、出身法国安茹家族的亨利二世继承了王位,安茹王朝建立。
▲王位就是这么来的
就在各派为争夺英格兰王位而打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威尔士趁机恢复了元气。边境区的军事贵族们由于无法得到英格兰中央政府的援助,只得转攻为守。
少部分军事贵族被威尔士人消灭,领地被瓜分。但大部分的边境贵族们坚守住了阵地,顶住了威尔士人的反攻。凭一己之力对抗威尔士的全力来袭仍能存活,边境区之强与威尔士之弱清晰可见。
安茹王朝建立之初,亨利二世曾先后两次远征威尔士。威尔士人利用山地地形予以反击,英军两次都铩羽而归。由于安茹的君主是法国贵族出身,在法国西部拥有面积广阔的领地,连英格兰都是其名下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威尔士折戟后,亨利二世调整了策略,开始对其执行友善政策。拉拢亲英的威尔士邦国,希望降低英威的对抗程度。
▲安茹王朝
1199年,英格兰王位传到了亨利二世的第五子约翰的手里。约翰虽然野心很大,但很显然他的能力与野心并不相配。他试图扩大在法国的领地,但是在战争中却被对手多次击败,领地不断缩水。约翰凭此获得了“无地王”的称呼。
领地的沦丧招致了封臣们的不满,英格兰爆发了内战。而此时,位于威尔士西北部的邦国圭内斯却在迅速崛起。其统治者卢埃林利用英格兰爆发内战的契机,打击亲英派、团结反英派,将威尔士的邦国整合在一起,威尔士人的辉煌时代即将到来。
▲约翰与贵族签署《大宪章》,成为英国君主立宪的先声
1216年,无地王约翰死去了,他年仅9岁的儿子登上王位。卢埃林利用利用英格兰王室的虚弱,顺势使英格兰的小国王承认威尔士势力的整合,卢埃林被封为威尔士亲王,威尔士公国就此建立。
威尔士人未曾想到,威尔士公国的建立就是他们最后的高光时刻。由于无地王约翰丢失了大片在法国的领地,安茹王朝的统治重心也从欧洲大陆移到了英格兰。曾经不被重视的威尔士,此时成为了英格兰的主要扩张方向。
▲卢埃林
1272年,无地王约翰的孙子爱德华一世继承王位。作为后浪,爱德华践行了把前浪拍在沙滩上的诺言,他堪称是英格兰历史上少有的雄才大略之主。爱德华一世对威尔士问题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研究威尔士的地理,修筑通往边境的道路,将征服威尔士作为自己的目标。
1276-1282年,爱德华一世先后两次远征威尔士,击杀了卢埃林的孙子小卢埃林,成功控制了整个威尔士。
▲影片中的爱德华一世
据说爱德华一世征服威尔士后,臣服的威尔士贵族们希望依然由一位出生在威尔士、不会讲英语、生下来第一句话就讲威尔士语的人来做他们的亲王。
爱德华一世答应了这个请求,紧接着他将备产的王后接到威尔士。不久后一位小王子出生,爱德华宣布自己的这个儿子就是新的威尔士亲王,因为他生在威尔士、不会讲英语、哇哇的哭声和每一名威尔士新生儿一样。这个新生儿就是未来的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二世。
这个故事的真假一直争论不休,但可以肯定的是,自此之后,威尔士亲王逐渐演化成英国王储的代名词。最有名的威尔士亲王莫过于现任的查尔斯王子,他从出生之日起,已经担任了63年威尔士亲王。
▲查尔斯:我超长待机
征服威尔士的爱德华一世准备再接再厉,他又将目标瞄向了北方的苏格兰。苏格兰虽然整体实力也逊于英格兰,但却比威尔士强得多。英苏军队互有胜负,但爱德华一世凭借着强大的实力不断发起进攻,他本人也获得了“苏格兰人之锤”的称号。
若不是他在军中突然去世,整个苏格兰几乎就要被征服了。这段历史被改编成电影《勇敢的心》,影片末尾,苏格兰民族英雄华莱士在被俘遭处决时大声呼喊的“freedom”(自由)更是深深震撼到人们的内心。
相比于苏格兰这满满的存在感,威尔士简直就是无名的龙套。这既是其实力弱小的体现,也是其被英格兰彻底吞并的无奈。毕竟威尔士被整合进英格兰的历史进程要比苏格兰和爱尔兰早得多,作为附属品,能生活下去就可以,还要什么自行车。当然,接下来的历史会告诉威尔士人,比今天更惨的生活,是明天!
▲苏格兰人失去了自由,威尔士人何尝不是
三、征服者的游戏
1284年,爱德华一世颁布《威尔士条例》,宣布威尔士被永久占领,成为英格兰国王的私人领地。爱德华一世在威尔士实行了英式的“一国两制”,威尔士公国的建制被保留下来,但另一方面引入英格兰法律来审判威尔士的刑事案件,威尔士法律仅用于民事案件。
自此之后,威尔士人踏上了被同化的道路。大量的英格兰人来到威尔士,成为了这里的官吏、地主。大量的威尔士人也来到英格兰,当然他们不是去当官的,而是去当兵的。
英格兰征召这些威尔士步兵加入军队,一方面看中了他们强悍的战斗力,另一方面则是让他们成为了炮灰,削弱威尔士的抵抗力。威尔士人惯用的长弓在此时也被带入英格兰,装备长弓的英军在此后的英法百年战争中大放异彩,这也算得上是威尔士为军事发展所作出的贡献。
▲长弓手
但英格兰对威尔士的统治也并非一帆风顺,重压之下,威尔士人的反抗从未停止。而曾经针对威尔士而设立的边境伯爵此时依然存在,不再需要蚕食威尔士之后,许多边境军事贵族解锁了自己的新任务——叛乱。
这些贵族屡次干扰英格兰政局,最著名的莫过于15世纪中后期的“玫瑰战争”,其中的一方约克家族,就是边境贵族出身。
面对威胁,英格兰的国王们也开始着手解决威尔士和边境贵族问题。
▲玫瑰战争
玫瑰战争后,英国的都铎家族趁势崛起并夺得了王位。都铎王朝不再分封边境伯爵,1536年又通过了《威尔士法案》,废除威尔士公国建制,将其并入英格兰王国。同时以官方政令的形式,将英语定为威尔士的官方语言。英格兰政府也在威尔士开办大量学校,均选用英语授课,使用威尔士语的人越来越少。
合并威尔士并不能让英格兰的国王满足,统一整个不列颠群岛才是他们的最高追求。都铎王朝时期,英格兰势力向西跨过海洋,进一步向爱尔兰渗透。英格兰在爱尔兰岛建立了由英格兰君主兼任国王的爱尔兰王国,此后爱尔兰王国的统治范围逐渐囊括了整个爱尔兰岛。
▲都铎王朝的亨利八世,他下令吞并了威尔士
1603年,终生未婚的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去世,都铎王朝绝嗣。英格兰的王位传给了伊丽莎白的远房亲戚、时任苏格兰国王的詹姆士,英格兰、苏格兰、爱尔兰第一次被同一个君主统治,但三个国家并没有合并。
一直到1707年,英格兰与苏格兰才以法令形式联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国家。到1800年,爱尔兰王国又加入联合,成立了大不列颠及爱尔兰联合王国。
这个国家的国旗由英格兰的圣乔治旗、苏格兰的圣安德鲁旗、爱尔兰的圣帕特里克旗合并而成,就是我们所熟知的米字旗。威尔士在这两次合并中都是以英格兰的组成部分参与其中的,所以威尔士的红龙旗在新国旗上没有丝毫体现。
▲英国的四个构成国
威尔士的旗帜与其他三地的旗帜不尽相同,因为那三个地区的旗帜都是寓意当地的基督教主保圣人,是条纹旗帜。但威尔士的旗帜却没有条纹,也不象征主保圣人。旗帜上的红龙最早起源于罗马帝国军团的旗帜,后来红龙的形象融入了威尔士本地的传说,打败了象征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白龙,成为威尔士人的精神图腾。
联合王国成立后,苏格兰和爱尔兰依然保持着其自身的文化传统。苏格兰的裙子与风笛依然是其最具代表性的符号,爱尔兰的天主教信仰也一直传承至今。唯独威尔士,逐渐在历史岁月中失去了自己的本色。
英国政府开始在威尔士大力推行英语,孩子们在学校中讲威尔士语都要受到惩处。苏格兰与爱尔兰拥有自己的法律系统,威尔士由于过早的被英格兰征服,只能被迫使用英格兰的法律,甚至连地区最高法院都与英格兰共用。
威尔士的实力相对弱小,时至今日,威尔士的人口也不过三百万,仅占全英国人口的5%,甚至连伦敦城人口的三分之一都不到。其经济也以农业为主,人均收入仅为英格兰的90%,这里的绵羊数量超过一千万只,是一个羊比人多的地方。
▲羊群时常造成威尔士火车延误
上世纪二十年代,经过长时间的争取,爱尔兰南部26郡从英国独立,北部以英国新教徒聚居的6郡组成北爱尔兰,继续留在联合王国境内。北爱尔兰的面积和人口都没有威尔士多,奈何其特殊的位置和历史,在英国的政治舞台上,依然让其拥有了比威尔士更多的戏份。
1964年,英国政府决定给予苏格兰、北爱尔兰等地一定的地方管理权限,威尔士在被征服六百余年后也获得了此项权利,当年威尔士事务部成立。1997年,威尔士同苏格兰和北爱尔兰一道,拥有了自己的地方议会,威尔士议会由60名议员组成,掌管本地区的财政预算、立法审议等权力。威尔士终于以一个构成国的身份,同英格兰、苏格兰、北爱尔兰同框出现了。
▲威尔士议会
近几十年来,伴随着威尔士地位的提升,威尔士的文化也开始回归。威尔士语人口出现了增长,威尔士的红龙旗也开始越来越多的出现在新闻中。
2007年,威尔士地方议员提出议案,要求在英国国旗上加入威尔士元素,但生活安逸的威尔士老百姓对这个话题并不太热心,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但随着英国脱欧、苏格兰举行独立公投、北爱尔兰同爱尔兰取消硬边界等事件的催化。曾经傲视全球的大英帝国或许真的会面临分家的境况。
威尔士因为实力不济且高度融入英格兰,自然而然不会跟着“搞事情”。但如果苏格兰和北爱尔兰真的分家单过,威尔士这个家中最没地位的孩子,或将走向前台。到那时,威尔士红龙或许就会登临英国的国旗上。
▲人们想象的新国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