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非洲二十(告别乞力马扎罗雪山)

如果只是看动物,其实几天来的追逐和刺激已经有点视觉疲劳了,草原上的蛮荒与进入酒店的后感觉到的格调,还有吃完中饭后进入帐篷入住的简陋和枯黄,让我们的心,在短时间内起伏了几次。

帐篷的外部,整体感觉很破旧,有点像参观半坡遗址的感觉,帐篷内很狭小,但设施还是有的,灯也没有几个,下午6点到晚上11点才供电,而且很灰暗,早上5点来电,有一块小肥皂,毛巾粗糙的跟家里使用很久的抹布一样。整个酒店有点像马赛部落的村寨,座落在一片荒原上

说是酒店,不如说是一个帐篷招待所更合适,但自助餐里的瓜果蔬菜却真的是一流,这个酒店是黑人自己开的,看得出,还是很想做好的,至少户外的做接待的那些设计,还真有些原始的感觉。

虽然简陋了点,但我个人以为还是比昨天的内罗毕的酒店更有特色,那样的酒店走遍天下,都会很雷同,主要是极尽享受之奢华,连泳池的蓝色的水,设计都很欧式,好多国外的酒店都这样,很相似,但这个地方的粗犷,真的让人感觉到这回我们确实是到了非洲。

乞力马扎罗山就在我们帐篷的正对面,远远的,有那么一点隐约的威严。因为太爱海明威了,他的“老人与海”,还有“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都让我有着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和亲近感。记得年轻时候看过一个外国的黑白电影,也是讲在这座山下发生的一个作家的爱情与生命的故事,男主角叫什么我还要去查下,但他的英俊,和他在乞力马扎罗山下和自己心爱的姑娘的那场对白,让我深刻的记忆了二十多年。

对于我来说,是否能看见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座山,对于我来说,就是青春的阅读和骨子里的那些今生无法更改的对于爱情和人生的执著的信念。

我可以在这座山边的一个小小的,半夜还要点着蜡烛的帐篷里呼吸海明威当年呼吸过的空气,我可以和他一样仰望星空,对着那座在我心目中伟岸的山峰感叹自己这一生的努力! 浩瀚的星空下,捧着电脑写作的我,旷野中传来同行的旅人打德州扑克的笑声,夜是如此寂静,连敲打软键盘的声音都可以听见。

绿色的帐篷里,旅社的床被上,有种草木的中药的味道,我把自己颠簸了一天的身体放在了那张看着狭小但很柔润的床上,不知道是什么东西,落在头顶上的帐篷上,我似乎感觉到那是夜晚的露水,滴落在我的心上,与非洲草原就这样隔着一层原始的帐篷布,那种感觉很新奇,在其他地方难得看见的好多叫不出名字的鸟,就在帐篷的外面扑腾着翅膀飞进又飞出。

明天,非洲之旅就要结束了,我似乎有点疲惫,也有点恋恋不舍, 那座我只能远远看到的乞力马扎罗山,让我有些失眠,心底里泛起好多东西,在这被各种鸟叫声塞满的草原的夜晚,我似乎找到了一种只有我自己才明白的永恒。

朋友在微信里求攻略,我觉得我们不算自助游,虽然是我们十个朋友先约好后找的旅行社,但我还是说点自己的体会吧:

来非洲,不一定能看到火烈鸟,不一定能看到在中央电视台节目里看到的那个地点的动物大迁移,如果目标是这个,那请不要受任何人,任何旅行社,任何电视媒体的诱惑,因为,草原上的一切,全是偶遇。

身体素质不好的人,最好不要来非洲,高原反应还是其次,主要是旅途的劳顿,长途的跋涉,语言的不通,和食物的不习惯。

不要以为非洲就酷热务必,裙子一般是穿不上的,厚衣服一定要多带几件,电池最好多带几块,电力不足的情况缕缕发生,充电宝确实有用,最好有那种摩擦生电的小手电筒,我觉得会很实用。

如果想参加旅行社的旅游,可以到当地组团,实在觉得不方便可以到肯尼亚当地临时组团,也可以找我们的导游琳达,她的电话我可以告诉你们。

非洲看动物没有车是不行的,也不是随便什么车都好用,最好问清楚车的状况,感觉效果没有什么区别,性价比几乎相等。

因为基本是在车上,照相的长枪短炮除非是在飞机上不方便,其他时间都不用担心是负担,矿泉水可以在内罗毕就带多点,免得很多地方的水质都有盐碱的味道。

带着留恋与不舍,我们就要告别非洲了,带着对中国食物的向往,我们就要回到中国了,非洲的原始和与世隔绝,中国生活的舒适与适应,都让我们有着非常大的感慨。

略微有点冷但很舒服的空气里,我对我自己说,尽管几次想放弃写这部游记,克服了自己因为微信带来的懒惰,终于在这次旅途中的最后一个清晨,安不塞尔太阳似出未出的早上,我坐在这个凉亭里,敲完了我准备离开坦桑的有关动物世界的文字。

非洲的草原部落里,我可以告诉我自己,我做到了完整的描述它,我还可以做到,我也做到了!

我的文字,没有任何想获取点击,发表在哪里被多少人看到的愿望,我知道,我的亲人们会仔细阅读,感同身受我的快乐,同行的旅友们,倘若在若干年后有一天再次读到这些细节,会和我一样,记起我们曾经在一起置身非洲的日子。

回程的路上,导游一直在给我们暗示,这样的阴雨天气应该是看不到乞力马扎罗雪上了。

但是,随着小胡的一声尖叫,乞力马扎罗的雪山对我们漏出了它最真实的面目,这座海拔5898米的山,是不是非洲第一高峰对我来说都无关紧要,我想,这应该是她给我的,最好的礼物,或许她知道,其实我的肯尼亚之行,是因为她的名字第一次跳出来对我的强烈的诱惑,或许她真的知道,我爱了她这样多年,憧憬她这样多年,我来了,我来过了!

(2014年7月19日写于非洲,2014年8月第一次整理,2015年6月再次进行整理,谢谢!)

更多有关非洲系列:

走进非洲一

走进非洲二(阿布戴尔国家公园)

走进非洲三(树顶酒店)

走进非洲四(赤道)

走进非洲五(SawelaLodge酒店)

走进非洲六(奈瓦沙湖Lake Naivasha)

走进非洲七:纳库鲁NAKURU国家公园

走进非洲八(纳库鲁与长颈鹿邂逅)

走进非洲九(纳库鲁的那些狒狒和白犀牛)

走进非洲十(纳库鲁湖饮茶)

走进非洲十一(马赛人和马赛部落)

走进非洲十二(帐篷酒店和坦桑边界)

走进非洲十三(马赛马拉大草原)

走进非洲十四(马拉河)

走进非洲十五(马赛马拉的狮子和豹子)

走进非洲十六(热气球)

非洲之行十七(草原香槟)

走进非洲十八(内罗毕)

走进非洲十九(安布塞利)

走进非洲二十(告别乞力马扎罗雪山)

(0)

相关推荐

  • 【诗歌】乞力马扎罗的雪

    -诗歌- 乞力马扎罗的雪 ///  文|凤舞  /// 01 有些回忆是忧伤的     没有回忆却更为忧伤     今天早上我又看见了     乞力马扎罗的雪 海明威曾喃喃自语:     豹子到这高寒 ...

  • 【锂电寻访】走进亿纬锂能,二十载砥砺前行打造最具创造力的锂电池龙头企业!

    股价快速上升."提速"快充电池.10GWh软包电池满产满销.总投资75亿元加码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等项目--亿纬锂能屡次夺得锂电池领域"热搜头条". 5月12日 ...

  • 殖民地比国土大二十倍?非洲就像后花园,法国的影响力到底多大?

    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法国作为战胜国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伤亡人口将近四百多万,成年男性锐减了六成,将近一代人就此消亡于流离战火. 这也让法国深刻记住了战争的教训,于是在一战之后不惜斥巨资修了马其诺防线, ...

  • 非洲史知识100条之二十:班图人

    班图人是非洲最大的民族集团,几乎占全非人口的三分之一,分布赤道以南的广大地区内.它们的外形特征为黑肤卷发.大嘴厚唇.鼻大扁平.班图人都有血缘关系,而且也有共同的语言,目前属于班图语系的有四百多种. 班 ...

  • 非洲史知识100条之二十二:库施王国

    库施文明是非洲大陆仅次于埃及文明的古代文明,距今已有4000年的历史.古埃及人称北起尼罗河第一瀑布,南至青尼罗河与白尼罗河交汇处的地带为库施,古希腊人称为努比亚. 公元前2000年左右,库什文明已初具 ...

  • 非洲史知识100条之二十四:加纳王国

    加纳王国(约公元400-1200年)是见于文字记载的第一个西非古国.西苏丹索宁克人建立. 公元七世纪时,传说已历经二十个王朝.首都加纳城. 八世纪末,版图包括西非尼日尔河上游和塞内加尔河流域.盛产黄金 ...

  • 非洲史知识100条之二十五:桑海帝国

    公元1350-1600年,发源地在加奥以南的登迪地区(尼日尔河北岸),是萨赫勒地区(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和中部苏丹草原地区之间的一条长超过3,800千米的地带,从西部大西洋伸延到东部非洲之角,横跨塞内加 ...

  • 非洲史知识100条之二十六:马里帝国

    兴起于13世纪上半叶,17世纪初灭亡. "马里"在曼迪语中意为"王子或国君住的地方".松底亚塔是马里的第一位统治者. 十四世纪二.三十年代,穆萨曼萨时期(131 ...

  • 非洲史知识100条之二十八:黑非洲

    "黑非洲"的叫法是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产物,意为"黑种人的故乡",是通过外貌和肤色来划分的,泛指撒哈拉沙漠中部以南的非洲,至今该地区的居民仍以黑种人占绝大部分. ...

  • 非洲史知识100条之二十九:萨赫勒(Sahel)地区

    气候干燥.水源稀少的撒哈拉沙漠南缘地带,意思是"浩瀚的大沙海之岸"(the shore of the huge sea of sand). 非洲北部撒哈拉沙漠和中部苏丹草原地区之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