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份蚧壳虫再次进入高发期!
前几天小编在去外地出差的时候,闲来无事在附近的的公园闲逛,在公园的黄杨上发现了很多蚧壳虫,就用手机拍了下来,今天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这种蚧壳虫的防治方法及技巧,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
这种蚧壳虫为康氏粉蚧,又叫桑粉蚧、梨粉蚧、李粉蚧属于粉蚧科。这种蚧壳虫除了为害果树外,对园林上的很多植物尤其是女贞黄杨等绿篱植物,有时候也可以造成灭顶之灾。
成虫:
雌成虫
椭圆形,较扁平,长5mm,宽3mm左右,淡粉红色,被较厚的白色蜡粉,体缘具 17对白色蜡刺,前端蜡刺短,向后渐长,最末1对最长约为体长的2/3。触角丝状7-8节,末节最长,眼半球形。足细长。
雄成虫体紫褐色,体长约1mm,翅展约2mm,翅1对,透明。
卵:椭圆形,浅橙黄色,卵囊白色絮状。
若虫:椭圆形,扁平,淡黄色。
蛹:淡紫色,长1.2mm。
主要危害植物:
金桔、刺槐、樟树、佛手瓜、苹果、梨、桃、李、杏、山楂、葡萄君子兰、麒麟掌、竹节万年青、黄杨、常春藤、茉莉、糖槭等。
危害特点:
若虫和雌成虫刺吸芽、叶、果实、枝叶,及根部的汁液,嫩枝和根部受害常肿胀且易纵裂而枯死。幼果受害多成畸形果。粉蚧排泄的蜜露还常常引起煤病发生,从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1年发生3代,以卵在各种缝隙及土石缝处越冬,少数以若虫和受精雌成虫越冬。寄主萌动发芽时开始活动,卵开始孵化分散为害。
第1代若虫盛发期为5月中下旬,6月上旬至7月上旬陆续羽化,交配产卵。
第2代若虫6月下旬至7月下旬孵化,盛期为7月中下旬,8月上旬至 9月上旬羽化,交配产卵。
第3代若虫8月中旬开始孵化,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入盛期,9月下旬开始羽化,交配产卵越冬;早产的卵可孵化,以若虫越冬;羽化迟者交配后不产卵即越冬。
雌若虫期35-50天,雄若虫期25-40天。雌成虫交配后再经短时间取食,寻找适宜场所分泌卵囊产卵其中。单雌卵量:1代、2代200-450粒,3代70-150粒,越冬卵多产缝隙中。此虫可随时活动转移为害。
预防及防治方法:
预防方法:
(1)冬季植株修剪以及清园,消灭在枯枝落叶杂草与表土中越冬的虫源。
(2)提前预防,开春后喷施噻嗪酮或者功夫乳油进行预防,杀死虫卵,减少孵化虫量。
(3)蚧壳虫化学防治小窍门:
①抓住最佳用药时间:
在若虫孵化盛期,若虫分散转移期用药,此时蚧壳虫的蜡质层未形成或刚形成,对药物比较敏感,用量少、效果好;
②选择对症药剂:
刺吸式口器,应选内吸性药剂,背覆厚厚蚧壳,应选用渗透性强的药剂如喷洒杀扑磷,或用噻嗪酮+5.7%甲维盐乳油(2000倍混合液防治。建议连用2次,间隔7-10天。
③选择适宜的用药方式:
针对低矮容易喷施的,可以用喷雾方式防治;针对高大树体的蚧壳虫防治,也可使用吊袋注射杀虫剂,或者插“树体杀虫剂”插瓶的方式防治,用量根据树种、树势、气候等因素而调整。
(4)生物防治:
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例如:红点唇瓢虫,其成虫、幼虫均可捕食此蚧的卵、若虫、蛹和成虫;6月份后捕食率可高达78%。此外,还有寄生蝇和捕食螨等。
切记:
对于蚧壳虫的防治,大家一定要把握住最佳的用药时期,最好可以在若虫期就进行防治,喷施杀虫剂时可加入渗透剂“有机硅”,也可以加入含油量0.3-0.5% 柴油乳剂或粘土柴油乳剂混用,对已开始分泌蜡粉介壳的若虫有很好杀伤作用,可延长防治适期提高防效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