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白茶花式造假大揭秘,你能分得清真假吗?看看你是否买坑了?

茶作为一种健康饮品,因含有丰富的茶多酚、茶氨酸、茶多糖等物质,有降低血脂、减少自由基、抵抗辐射等功效,且因不炒不揉、口感醇和、恬淡清香而受到越来越多的茶友的欢迎。

尤其是正常存放的老白茶,因为和普洱一样越陈越香,口感上比新白茶更甘醇,功效更突出(主要表现为抑菌和降血糖等方面),被誉为“一年茶,三年药,七年宝”。

不过,有利益的地方就有造假。现在市场上有些黑心茶商和茶厂利用不正常的制作工艺将新茶做旧成老茶,以迎合市场需求,获取更大的利益,但这些白茶非但没有收藏价值,且不利于人体健康。

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老白茶。

关于白茶,最早的记载应该是陆羽在《茶经·七之事》的《永嘉图经》中所记:“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但因当时并没有白茶工艺,因此,这里提到的白茶应该是白化变异的白化茶或芽叶满批茸毫而成为白茶的树种,由于工艺所限,生产成的成品茶应为蒸青绿茶。

宋时,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也提到了白茶,但其中提到,“白茶自为一种,与常茶不同……芽英不多,尤难蒸焙……”

这里明确提到了“蒸焙”的工艺,这明显不是白茶的工艺,因此,宋徽宗提到的白茶应是白化变异的白叶茶。

明代田艺蘅在《煮泉小品》中提及“芽茶以火作者为次,生晒者为上,亦更近自然”,被普遍认为是白茶以萎凋为主的加工方法,这也是认同度较高的关于白茶的最早记载。

而关于现代意义上白茶产制的历史,茶学泰斗张天福在1963年撰写的《福建白茶的调查研究》写到:“白茶制造的历史较其他茶类为短。据文献记载并访问老农,约始自100多年前,首先由福鼎县创制的。”

《白茶经营史录》中写到,“自白茶问世以来,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生产过水仙白茶饼,但市场上仍大多以散茶形式进行流通。”我们结合多方资料得知,老白茶在最近十几年开始才模仿普洱茶的工艺进行压饼,此前市场上的老白茶并不多,而且多以散茶的形式存在。

但我们在网上搜索老白茶时,却常可看到70年代珍藏老白茶之类的产品,其真实性也就耐人寻味了。

弄懂了老白茶的历史,我们再看下当前商家用新白茶做旧冒充老白茶的几个手法吧。

1、加水揉捻

自然存放多年的老白茶,茶汤更红,汤感更稠,滋味醇和,造假者为了达到茶汤快速呈红色的假象,会通过加水、揉捻等方式伪装老白茶。因为揉捻使细胞破壁,变成有氧发酵,再添加水以后,能够让茶快速发酵,内质提前反应,使其具备老白茶的特点,不易辨认。

2、新老拼配

因为老白茶在最近几年才开始模仿普洱茶的工艺进行压饼,所以部分商家也会仿照普洱茶拼配的手法,用一些老白茶和白茶的新茶掺在一起,然后当成老白茶去出售。

主要就是“借鉴”普洱茶压饼的撒面手法,将新茶作为茶芯,然后在新茶的表面撒上一层老白茶,再压成饼。这样仅从外观上来看,就会是一款老白茶的茶饼了。

3、仓储人为加速转化

和普洱茶的仓储一样,白茶的存放,也可以通过改变仓储环境来影响它的转化。真正意义上的老白茶,大部分都是在温度湿度适宜、通风透气、清爽无杂味的环境下缓慢自然发酵而成的,这样才能有老白茶应有的良好品质。

人为加速白茶的转化,会制造出高温、高湿、通风不畅的仓储环境,使白茶的内质活动加快,从而达到接近老白茶发酵的效果。但这样的茶叶与自然转化的老白茶还是有差别的,口感会很不一样。

4、利用'渥堆'高温发酵

有些无良商家会利用快速发酵的方式使茶叶颜色迅速氧化,茶叶看上去暗黑一片,而陈年老白茶经过自然转化后,会以黄褐色、红褐色、灰黑色叶片为主,不可能是单一的黑色。

5、高温烘干造假

它和渥堆、揉捻、加水等造假不同,是在白茶的干燥过程中做的猫腻,主要是干燥时加大火候,让白茶变黑变老。不过这种工艺做出的白茶在气味上会有焦味和烟味,甚至会有糊味,非常影响茶叶品质。

6、利用'暴晒'造假

经过“暴晒”的白茶,颜色上会有棕黄色、铁锈红色甚至黄绿色,品相看上去没有破绽。而且这种茶的香气会让人误认为是日晒的香气,其实是高温导致,但这种假白茶的叶底大面积红锈色,一看便知。

需要提醒的是,无论以何种方式高温做旧的老白茶,活性酶已经被高温破坏,不管放多久,内含物质也无法继续转化,已经丧失了储存价值。

而且现在市面上现存的年份老白茶数量是有限的,由于辨别上的难度,所以建议经验不足的茶友不要过度追求老白茶,适口为珍,找到适合自己口感的茶叶才是最重要的。

另外,如果想喝靠谱的老白茶,买新茶边存边喝,是最靠谱的办法。

茶商部落是一个茶商的平台,欢迎每个茶人给我们投稿

投稿内容包括你供应/求购的茶叶、你的茶厂/山/庄/行/店的详细情况、你对茶行的看法,发送至后台或小编的微信,小编将安排推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