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问379:再交5万块钱,能保证他醒不?不能!
这是我2021年迄今听到的最气愤的话。
一名后循环梗死的老太太,来的时候已经浅昏迷。血管检查基本明确是基底动脉尖的血栓。对于这样的病变,取栓是可以一拼的方法。但是临床研究的结果告诉我们,患者依然大概率会重残甚至死亡。如果要拼一把,也要做着人财两空的准备。
急诊手术需要抢时间,这就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定个决策,和家属交代清楚利害关系。这其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对于医者而言,当然希望用最有效的技术和手段为患者争取最大的获益。但是这本身就是个涉险的过程。手术效果不理想,患者家属能接受吗?手术并发症出现了,患者家属能理解吗?
但凡遇到家属要求医生保证能做成功,医生往往就开始打退堂鼓了。就像是昨天那个病人,进一步去尝试,需要额外的手术器械费用,做之前必须要和家属交代清楚人财两空的可能。但是要保证交了钱,人就能好,对于后循环梗死这样的急重症,神仙也做不到。
医生做的越久越世故。哪怕拥有菩萨心肠、霹雳手段,也得学会鉴貌辨色。有人说医疗的矛盾主要来源于信息不对等。这不全对。信息的不对等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沟通来平衡掉的。而要让沟通有效,就需要沟通技巧。这往往是比教科书上的知识点更实惠的医疗技能。人是多变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教育背景、社会角色。哪怕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也会有不同的心境和表现。在医院里,不同的人需要不同的沟通策略。
对于经济拮据的患者及家属,一定要把短期治疗费用、长期治疗费用说的清清楚楚。因为这对他们很重要。看病的确很贵,特别是对于危重症,都是拿钱在拼命。每个家庭有每个家庭的经济承受能力。及时仔细地沟通好治疗费用和详细的解释病情同样重要。
对于勇敢果断的患者及家属,医生也不能过于犹豫不决。这反而让影响了医生的可信度。医生要在晓以利害的基础上,表现出积极进取的心态。要有和患者及家属共同面对疾病的姿态。家属尽心、医者尽力。
对于谦和谨慎的患者及家属,医生同样也要表现出客气和谦虚。既要用专业的知识对对疾病进行合理的解释和治疗建议,也要留出余地。不要自满及骄傲,要多注重细节,多解释专业术语和原理,言语温和谦让。多一些商量和讨论。
对于思维迟钝的患者及家属,医生要用言简意赅的语言与对疾病进行归纳概括。要用比喻的方法,让患者及家属对疾病建立整体观。多度的专业术语和疾病原理解释,反而让他们更加糊涂难以理解决断。这样的沟通既要让患者及家属听得懂,也要能拎的清。
对于社会身份显赫的患者及家属,医生显然处于阶层劣势,但更要不卑不亢。既要表现出应有的尊重敬畏,也要在治疗方案上周全和坚决。要用医疗手段去帮助患者解决身体上的困扰,而不对其社会角色造成负面影响,要成为他的健康助手而不仅仅是主诊医生。
对于年岁大的离退休人员,医生要由衷予以尊重及耐心。在给出治疗方案的同时,也乐于向他们讨教工作和生活的经验。要待之以礼,动之以情。说暖心话、说积极的话。
当然,这些沟通方式远不能涵括医患关系的复杂。医疗安全是所有沟通的前提。人情世故要学,但最重要的底色和底气是专业能力及水准。只有具备了够硬的看家本领,才能实实在在地为患者带来帮助。
对于文章开头这样让人气愤的话,我只能说不能保证。不是能力问题,是疾病特点。哪怕认怂,我也是有底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