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男孩,就应该谦让女孩!”别让“强制教育”,伤害了男孩

作者/连棉不断
首发:诺妈家有男宝(aihuagushi)

孩子之间闹矛盾了,怎么办?

教导孩子“小朋友之间要友爱”,估计是很多家长共同的教育方针。

但如果,男孩与女孩之间闹了矛盾,又该怎么办?

“男孩不能欺负女孩!”“女孩是用来保护的!”

这或许是我们听到的最多的声音,但声音的背后,却隐隐藏着对小男孩的不友好……

记得有一次,儿子从幼儿园回来后,额头上有一块明显的红肿。这个时期的男孩子调皮得很,我也不是精神高度紧张的妈妈,就随口问了他怎么回事?

儿子说:他在玩小皮球的时候,思思突然想要抢他的皮球;他已经告诉了思思自己还没玩好呢,思思不乐意就推了他一下,额头不小心撞到墙上了。

末了,儿子说:“老师看到了,她批评了思思。老师还告诉我,我是男孩子,应该让一让女孩子,没关系……”

“妈妈,为什么男孩子就一定要让女孩子?”儿子扬起脸,语气里带着一丝小委屈。

我有点心疼。我不反对老师要“男孩要谦让女孩”的教育思想,但提起这个“思思”,这已经不是儿子第一次被这个小女孩抢玩具了。

思思是幼儿园里的体格比较高的小女孩,个性比较傲娇,经常不由分说在幼儿园里抢小朋友的玩具,特别爱抢小男孩的玩具。有时候抢不到就直接推人。我有一次送儿子去幼儿园,就看见她把一个小男孩从椅子上挤下来,嘴里叫囔着:“我妈妈说了,我是女孩子,女士优先。”

女士优先,是中国自古优良的传统美德,可如若把美德进行道德绑架去教导孩子,似乎也失去了最初的意义。

或许有人说:真是小题大做,男孩子本来就应该绅士大度一点。

何为“绅士”?百科对绅士的解释是:彬彬有礼,待人谦和,尊重女性,举止优雅的男士。

谦和不代表没有原则,尊重也不意味着没有底线。

“女孩是用来保护的!”拜托,别再给孩子灌输这样的教育思想了。

女孩子们天生力气不如男孩子们,于是在社会分工上,对男孩子的期望会比女孩子高。

俗话常说:“女士优先、好男不跟女斗”,都是在强调男孩子要谦让着女孩子,谦让是一种美德。

但是,让的基础,应该是平等和自愿,而不是让自己一无所有的。

友好的气氛下的谦让,可以让小男孩体会到分享的乐趣,增进友谊,让他学会分享和善良,那么这种谦让是收获大于付出的,就像简·博特在作品《未知》中说过:“幸福因与人分享而更加完美。”

然而,不由分说,一味叫男孩子谦让女孩子,尤其是女孩子不讲道理的情况下还被要求谦让,这其实是在剥夺孩子的掌控权,进而剥夺他的安全感。

有一次在游乐场里,我看到有个五六岁的小男孩在玩滑滑梯。他刚刚在滑梯上面坐好,就有个比他小一些的小女孩爬了上去。女孩不要其他滑梯道,偏偏要挤占小男孩的滑梯。这时,只见小女孩的奶奶走了过去,、对小男孩说:“哥哥好棒,让妹妹先滑一下吧,反正你还没准备好。”

小男孩明显有些不愿意,他张望了一下,却没有找到自己的家长,于是怯怯地让开了。

而接下去,这个小女孩似乎粘上了这个小男孩,哥哥玩什么,她也要玩什么,并且一定要让她先玩。只见小男孩正在玩摇摇马,小女孩又跟了过去,她伸手就要拽小男孩,嘴里还嘟囔着:“给我玩嘛!”

这一次,小女孩的奶奶也不劝了,就站在一旁,任由两个孩子自己商量。小男孩的衣服被拽得紧紧的,男孩终于生气了,手一挥,把小女孩不小心就一屁股摔坐在地上了。

“你这孩子怎么打人呢?不给玩就能推人啊?哥哥坏,小宝不哭不哭……”

哭声引得小男孩的妈妈终于从手机屏幕中抬起头来,她二话没说,先拉着男孩道歉,也不听小男孩的争辩。

小男孩委屈得简直要哭出声来,令人看着心疼。

在孩子两岁以后,逐渐拥有自我意识,慢慢会喜欢对自己拥有的东西宣誓主权,以此来满足自己的安全感。这也是为什么很难从一个两岁小朋友手里取下东西的原因。

如果家长希望男孩能够与人分享自己的玩具,则需要慢慢过渡。比如:引导他玩另一个玩具;或者两个人一起分享。如果孩子不愿意,大人却强迫他拿出来,这会使男孩子觉得自己的东西被“抢”走了,从而大哭甚至打人,进一步造成他们产生极度的不安全感。

《被忽视的孩子》中说道:一个人在童年遭受的情感忽视,会长期损害我们的自尊,情感和对生活的热爱。

当一个小男孩被迫谦让,本质上是剥夺了男孩子本来应该有的权利,这种剥夺感会让他感到委屈、无助,如果这种情感忽视没有及时得到引导,会使男孩子走上两种极端。

第一种,变得怯弱。

大人总是教孩子,要排队,要有礼貌。可是在遇到小女孩和小男孩的冲突的时候,又要求男孩子谦让,且毫无理由必须执行。这种强制性思想灌输,会让男孩产生自我心理暗示:不让女孩,自己就犯错了;我不能和女孩子抢,不然我会成为一个坏人……

这种方式表面上达到了暂时的平和,可是却在小男孩心里埋下了隐患。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男孩什么都不敢去跟女孩子争,即便是明显受到欺负,也认为是合理的,不敢回家说。

这种孩子长大以后,面对无理的要求,不敢拒绝也不敢明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只会把自己的真实想法隐藏起来;面对自己的权利被侵占了,不敢说不敢去争取,觉得争取也没用;甚至面对父母和朋友,不敢说出自己的心声,被迫迎合别人的需求来获得被需要的感觉,渐渐产生讨好型人格。

第二种,则是产生了逆反情绪。

强迫男孩子谦让女孩子,会使男孩子产生“凭什么”的心理。这在二胎家庭中,常常以年龄为理由要求大宝让着二宝,也是一样的道理。

父母、大人不应该以性别和年龄长幼来作为谦让的理由,而是要尊重孩子的意愿,保护他的自我认同感。在教男孩子谦让的同时,也要教女孩子尊重男孩子的意愿。

在《少年说》里有一幕,当大宝控诉爸爸老是不由分说地来教训自己,却纵容妹妹欺负自己的时候,爸爸却说:“妹妹小不懂事,你也不懂事吗?”

让孩子陷入委屈和不公平的情绪中,孩子又怎么会去践行原本就懂的道理呢?

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怎样教育我们的男孩子去做一个既绅士又有原则的男孩呢?

第一,教男孩子树立自己的原则。告诉他,男孩子女孩子都是平等的,当你不想谦让的时候,协商找到更好的解决方式,比如,替女孩子找到更好的替代玩具。

遇到不合理的要求,坚定地维护自己的权益,大声说出自己的原则,甚至向大人求助,勇于发声。

爸爸妈妈要成为男孩子坚强的后盾,面对不想让出自己的物品的情况,给予他信任和安全感。

第二,不要强迫男孩子谦让女孩子。让的基础应该是平等和自愿的,强行的谦让只会让孩子觉得受到了剥夺。

当一个男孩子不肯让出他的玩具,那是他的权利。爸爸妈妈们可以教导男孩子和女孩子一起拿出自己的玩具,一起玩耍,但不能强迫。

一个人只有一个玩具,两个人却有两个玩具,让孩子在共情和分享中体验互相帮助的乐趣,收获纯真的友谊。

第三,适度帮助,不是无底线谦让。当男孩子慢慢长大,家长需要让男孩子知道,不影响自己的情况下,也能成长为温暖善良的孩子。

比如,看见女孩子推不动车车了,上去帮一把。开门的时候稍等一下,让女孩子走前面。

最后,借网友的一句话:谦让很重要,但比谦让更重要的,是相互尊重和相互平等。(作者:连绵不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