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雨老师讲伤寒论45,46,47,48

45.太阳病,先发汗不解,而复下之,脉浮者不愈。浮为在外,而反下之,故令不愈。今脉浮,故在外,当须解外则愈,宜桂枝汤

太阳表证,当发汗解表,而药后不解,既是表证发汗为何不解呢,一是用药不到位,有效没有再继续。

二是太阳何证不确定,用方错误。

三是表里夹杂证只发汗解表,或发汗太过伤阳伤。

见发汗后不解,又用下法,脉浮表证还在,虽然没写症状,表证在有表证症状的,不可能没什么症状只有脉浮,如头身痛,恶寒,发热等等外感症。

无论是发汗还是下法都会伤正,何况是经先汗后下两次攻伐,一般人吃不消的,宜用双向作用的桂枝汤。

如果是伤寒无汗恶寒者可合麻黄汤一分。

汗不止恶寒者加附子

汗出乏力气虚者加黄芪。

脾虚湿重纳差者加白术茯苓,等等随证加减。

46.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麻黄汤主之。

外感伤寒八九日,无论多少日只要是表证未解,当发汗解表。

脉浮紧,无汗恶寒,身体疼痛,这是伤寒表实证,麻黄汤主之,服药后症状减轻好转,但出现心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

这是何故,素体阳热,麻黄汤辛温助阳,阳热更躁而心烦,热动血妄,热性向上带气血走上行于头面而目瞑鼻衄。

鼻衄而解,用药本是开通毛窍发汗,邪随汗出而解,患者却是阳热之体,辛温之药助阳,阳热躁动迫使血妄行而鼻衄,鼻衄不但解了血中之热,邪气也有了出口,邪随血出而解。

我也有过类似这样的案例,外感伤寒,恶寒无汗发热,给开麻黄汤,患者服后无汗,表证不解反心烦。

这是药力不够开不了毛窍,辛温之反回向里产生的里热心烦,变成了外有伤寒闭塞,内有里热心烦。

47.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

脉浮紧,伤寒闭塞毛窍无汗,发热不恶寒,是热性阳实之体。

作解发热,寒闭毛窍,此门不通无路可走,破鼻流血而出,邪出热退而愈。

48.二阳并病,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若太阳病证不罢者,不可下,下之为逆;如此可小发汗。设面色缘缘正赤者,阳气怫郁在表,当解之熏之。若发汗不彻,不足言,阳气怫郁不得越,当汗不汗,其人躁烦,不知痛处,乍在腹中,乍在四肢,按之不可得,其人短气,但坐以汗出不彻故也,更发汗则愈。何以知汗出不彻,以脉涩故知也。

外感风寒,发汗解表不彻底,传入阳明,太阳阳明两经并病,持续微汗出,不恶寒只发热,表证仍在不可攻下,下之则逆,可以小汗解表。

这里说发汗不彻底,表证仍在传入阳明,无阳明证症状。只有微汗出,不恶寒,从此可小汗,从此看邪在表没入里。

小汗方麻桂各半汤,桂二麻一汤,无恶寒汗出干嘛加上麻黄汤,认为是不妥的,应该用桂枝汤。

接下来面色赤红,阳气沸郁在表,这个面色是脸色还是体表皮肤呢?

是体表皮肤赤红,阳气外抗邪得出怫郁于表。

如果单是脸面赤红,不是阳气怫郁于表了,而是阳明经热上烝于头面而赤红,当解之熏之。

用药内服发汗或熏蒸发汗,解表既可。

这个阳气郁于表,郁是不得出,说明白了毛窍是闭塞的表皮发红将汗不汗,可用小汗方。

如果单是脸色红,微汗出的话,桂枝汤加葛根解阳明经邪。

汗出不彻,药力不足当汗不汗,邪与药的辛温之力无门而出,其人烦躁,身体疼痛不知所处,按哪哪疼是寒邪闭塞玄腑不通,津液输布失常,寒束缚肌表与失养所致。

入里化热而烦躁,气因热气上蒸而短,热重的喘,。

这是表寒邪重而身痛,里热烦躁气短,大青龙汤证。

里热重者麻杏石甘汤。

怎么知道发汗未彻,表邪仍在,脉涩故也。

脉涩是气血虚弱流利受滞,表证应是脉浮,这个我才疏学浅,对错是否不得解。

(0)

相关推荐

  • 【连载】《伤寒论》解读44

    导语 今天继续来逐条解读<伤寒论>,小编也不知道能连载多长时间,希望能善始善终吧,历史文章列表如下: 太阳病,外证未解,不可下也,下之为逆.欲解外者,宜桂枝汤.(44) 本条垂法示戒,让人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9,30条

    ​29.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反与桂枝欲攻其表,此误也,得之便厥.咽中干,烦躁吐逆者,作甘草干姜汤与之,以复其阳.若厥愈足温者,更作芍药甘草汤与之,其脚即伸.若胃气不和谵语者,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1,32条

    31.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方一.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 太阳病,背项胀痛,无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7,28条

    ​今日学习 第27条 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微弱者,此无阳也,不可发汗,宜桂枝二越婢一汤. 发热恶寒,热多寒少,有表证之像,但脉是微弱的不浮,说明邪不表,回顾第二十三条,脉微,但是面有热色,身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5,26条

    ​25.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汤,如前法.若形似疟,一日再发者,汗出必解,宜桂枝二麻黄一汤.方十二. 桂枝(一两十七铢,去皮) 芍药(一两六铢) 麻黄(十六铢,去节) 生姜(一两六铢,切)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7,38条

    ​37.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脉但浮者,与麻黄汤.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 人参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 大枣(十二枚,擘) 半夏(半升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21,22条

    今日学习<伤寒论>21条 太阳病,下之后,脉促,胸满者,桂枝去芍药汤主之.若恶寒者加附子. 太阳病下之后,这是外内夹杂病,因内证明显,外感不显,用了下法.不可能太阳表证用下法. 第十五条也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19,20条

    今日学习<伤寒论>19条 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 服用桂枝汤呕吐 者,为什么用桂枝汤,说明患者是有表证的,用了之后吐了为何,咱们回顾第17条:就明白了. "若酒客病,不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39,40条

    39.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大青龙汤发. 这条同上一样用大青龙汤,补充了不同体质产生了不同的症状,同病不同症的个体差异. 太阳伤寒本是脉浮紧,恶寒无汗,身.这里脉却浮缓了,身 ...

  • 晨雨老师讲伤寒论41,42条

    41.伤寒,心下有水气,咳有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 伤寒,心下有水气,外有伤寒恶寒无汗发热,内有水饮的内外夹杂病,上一条已经讲了. 这里渴不渴的服用小青龙汤后,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