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清华原创散文丨香樟树下
香樟树下
文/石清华
带上一壶自酿的浊酒,骑车赶到要游逛的偏僻小镇里甲口时,已经十多点钟,集市买卖已近尾声,那就早餐、午餐合并吧。
沿小街西行到一棵显眼的香樟树下,才知是一家不起眼的小餐馆,早中晚餐都做。临街一间门店,店门偏东的香樟树主干上三米多处,铁皮顶棚把树冠挡在就餐者的视觉外,只有坐在边缘的客人才能一睹卵圆形绿叶的婆娑舞姿。绕香樟树主干的四张小桌上,放着许多用过的碗筷,可见人气较旺。
我点了青椒炒肉丝、清炒黄瓜片、醋泡花生米后等待时,去看小街上提篮挑担、推车骑行的稀疏行人卖买之后轻松地散去,原本不宽的街道仰望着阳光从薄薄的白云里钻出的笑脸,顿时显得空旷、柔和、恬静。街道两边的门店里,将人们需要的货物摆放整齐、店里店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店主大多搬把矮木椅或高背靠椅坐在店门前,悠闲自得地看着手机或书刊或与邻家店主闲聊,不急不躁,似乎店外的事情与他们无关,只等待着顾客的光临。
很快回到店里,肉丝的清香直入心底。但见一位中等个头、有点秃顶的老者,说是老者,其实看上去也就六十多岁吧,现在的社会也不算老。他略微弓着腰,用塑料盆将桌上的碗筷装进盆子,端到店门前一旁的水龙头边的大塑料盆里,将煤炉上的开水壶提来倒在盆中,这时一个老婆婆走来加上一些洗洁精,再放点冷水,伸出有些褶皱的手摸一摸水,可能是恰到好处时则坐在小木凳上清洗碗筷。老头子端上加了洗洁精的热水去擦洗桌椅。炒菜的中年妇女模样一般但身材匀称,一边炒菜一边笑着,似乎要把每一盘菜都添上美味的笑意。中年男子则眼观四路、耳听八方,按客人的要求拿菜、洗菜、切菜,为炒菜师傅做准备,然后将炒好的菜双手端着送上桌去。我猜想,在客人多时,这中年男子必然是走马灯似的跑来跑去。他们可能是一家人吧,彼此言语不多、配合默契,许多时候只需一个眼神即知其意。在我所碰到的小酒馆,如是店主请的厨师、勤杂工,时不时地就步调不一致了,有时还显得尴尬。我坐下独酌时,正是基本没有客人的空当,秃顶老人干完事坐在桌旁喘口气时,便与他聊了一会儿。原来他们一家五口人,孙女在省城读大学,其父母、爷爷奶奶从前有些小病小灾,又都为人忠厚老实,弄成了小集镇的贫困户。后在政府的扶持指导下,将住房稍加改修,开了家小餐馆。主人不图赚大钱,但求挣点小钱过日子。常来的客人大多是些左邻右舍、亲戚朋友,他们图个方便、货真、价廉。
中年男子从屋后的笼子里捉来买的散养土鸡将要屠宰,农民出身的我能辨别其真假。拿起待宰的鸡爪一看:爪长瘦小、蹼薄色暗,货真价实的散养土鸡。圈养鸡只有十二元一斤,肥壮味短、肉丝粗而难嚼;散养鸡却要二十几元一斤,瘦弱味长、肉丝细而润滑。有些做一次性生意的店主常常用圈养鸡顶替散养鸡,顾客有的不一定知道,冒名顶替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知道的或不知道的也不去与之计较,全都认了。店家四人把别人预定的桌席准备好后,坐在香樟树下,看书刊、看手机、看电视,稍事休息,准备下一轮的劳动。
“老板,买单。”“三十块。”“啊,三十块?”“是的,师傅,青椒炒肉丝二十块、清炒黄瓜片六块、醋泡花生米四块,虽然您是生客,我们也不会多收您的钱。”“对不起老板,我不是说你收多了,而是觉得收少了。在县城里一般会收五十五元,像你这样收就赚不到什么钱啦。”“不会,只是少赚点,欢迎下次再来。”
走出店门,忽然想起有家酒店门顶上的横幅:不图千人来一次,但愿一人来千次。只要有机会,下次还来香樟树下。
(2021年5月10日)
【作者简介】石清华(男),公安县向群中学教师。出身卑微,有幸长成,但岁月蹉跎,一事无成,只好勤奋干事,踏实做人。胸无大志,交游平民,酸甜苦辣,离合悲欢,渗透于心。然盼其觉醒,努力上进。替己谋福利,为国尽忠诚。畅叙平民事,共享人间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