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战:党锢之祸(2)光武对于权力机构的改造

刘秀针对王莽这套篡权模板是咋办的呢?

1、对外三公鼎立进一步分权。

2、对内不再培养亲信的中朝官,不再设“领尚书事”这个岗。

刘秀在首先对三公中的大司马、大司徒、大司空这三个官职的职责进行了改造。

总体来讲就是平均性的分配。

大司马的名字被改回到了原不长设的太尉,职能上“掌四方兵事功课,岁尽,即奏其殿最而行赏罚'。

太尉主要分管军事方面的各项日常事务军事官吏的考察与监督

此外太尉分管监督九卿中的太常卿(掌礼仪祭祀)、光禄卿(内廷兵事)和卫尉卿(宫卫兵事)。(这属于名义上的,那仨直接对口服务皇室,基本上都是皇帝自己管)

司徒,职能上“掌人民事,凡四方民事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

司徒主要分管关于民事方面各项事务,比如各地每年的户口增减,盗贼民生情况以及各地郡国官吏的考察、监督;此外分管监督太仆卿(主管皇帝车马和兵器制作)、廷尉卿(主管司法)和大鸿胪卿(诸侯及藩国事务)。

司空,主要“掌水土事,凡四方水土功课,岁尽,则奏其殿最而行赏罚”。

司空主要分管关于修堤、筑城等水土工程方面各项事务以及相关官吏的考察监督,王景治河时的上级领导部门;之外分管监督宗正卿(皇族事务)、大司农卿(天下财政)、少府卿(皇宫后勤)。

这针对西汉中后期的外朝官职有了啥区别呢?

第一, 削弱了大司马的威力。

大司马改成太尉后不再有军事指挥权和调动权,只有军事监察权,与此同时跟内朝官再无瓜葛。

打谁,谁去打,边关大将的人事任免全被刘秀拿回到了手中,太尉只能监察这仗打的好不好,军官尽不尽职,军备是否靠谱,然后定期向刘秀进行汇报。

第二, 进一步削弱了丞相的职能。

丞相过去虽然啥指示都得听内朝指示,但仍然对外名义上总领百官,负责民事、税收、基建等一些列综合事务的实施和监察权力。

现在土地人口和财务基建一分两半被司空拿走了财权。

第三, 削弱了御使大夫的百官监察权。

过去御使大夫是监察弹劾百官的,但现在监察弹劾权被分散到三公每个人的手上去各自监管了。

纪检权力被拆分了。

总体来讲,刘秀对外朝的权力大厦进行了进一步的鼎力分权,每个人都管一摊事。

太尉的军事行动需要司徒对的兵役参军和兵器制造进行配合,需要司空的军饷后勤给养配合。

司徒掌管人口和土地以及司法这三个宏观,但啥子弹没有。

司空手里有钱却跟将领扯不上关系,主要干的都是配合太尉的军事行动后勤以及配合司徒的人民生产建设

在外朝中,这“三公”就不可能再杀出来个一家独大的情况了。

这是一次伟大的权力改革。

刘秀将原来丞相总领政务实施、御使大夫总领监察弹劾的权力汇总体变成了进一步的权力分散牵制体。

而且刘秀不仅仅拆分了三公的职能,还从待遇上做了新规定。

刘秀不仅不再任命功臣宿将做“三公”去掺和政务,还不给“三公”封侯,降低了“三公”的政治地位,还时时刻刻紧盯“三公”是否结党营私。

曾经做过刘秀尚书令的司徒侯霸有一次推荐阎杨为官,但这位被推荐的阎杨名声很差,刘秀听后大怒,大骂你小子想干什么!“欲以身试法邪!”

三公手中是有推荐人才的权力的,后面会讲,但三公如果推荐的人有问题,在刘秀这个审批人那里看来就是结党的趋势,当年王莽就是这么一步步拉拢选票的,你敢跟我来这块信不信我分分钟搞死你?

连外臣都防的跟孙子赛的,更不要说内朝了。

尚书机构在刘秀一朝还进行了扩大,变成了尚书台。

但实质上恢复了当年武帝时期的样子,皇权独大。

这个尚书机构当初被拉到前台本身就是为了牛皇帝服务的。

刘秀不再设立“领尚书事”这个岗,不再弄一帮亲信的人搞小圈子的内朝官,把所有的权力都牢牢的抓在了自己的手上。

整个尚书台恢复了当年所有人给武帝出谋划策然后武帝决定咋干,外朝官去执行和监督的阶段。

但是,比过去有变化的是,尚书台中的尚书们,有了建议权和评议权,就是我们觉得这事该咋干,流程应该怎么拟。

这活儿是过去归霍光、桑弘羊这些“内朝官”的。

但是尚书这帮人的级别不高,跟过去那种威风凛凛的大司马大将军,大司马骠骑将军是根本不可同日而语的。

这就类似于一大群业务处长听到方针指示后开始草拟方案,然后直接就送到主席那去审批了。

此时刘秀身边的尚书机构官员们起草公文要在行,具体处理一件事物要知道咋干,所谓'明习故事,长于吏职”

但是,该往哪个方向干和人事人选,尚书却又基本上没啥插嘴的份,除了授权有限外,也因为级别低,宏观上把握欠妥缺乏大局意识。

在大政方针上,刘秀又会和三公等高级官员去商议然后由他决定总揽,恢复了外朝官大政方针的建议权,而不是像武帝那样跟内朝官自己就定了。

内朝尚书们因为级别低,所以努力的方向是奋斗到外朝当大官,而且刘秀在发现有些尚书是大才后也会给他转为外朝官,比如前面被刘秀吓唬的“欲以身试法邪”的侯霸,就是由尚书令转隶过去的。

真正高屋建瓴的大人才都在外朝,刘秀会跟你们亲自讨论,但绝对不会让你们这帮牛人进内朝来操控尚书们。

也就是说,刘秀砍掉了“内朝官”的这个中间人存在。

刘秀将权力结构进行了如下的重组:

1、“该不该干”由我和三公等高级官员讨论,我决定。

2、“怎么干”由内朝尚书部门写方案,“谁去干”我给意见,最终由尚书发文批准。

3、“好好干”和“干的好不好”最后实施与监督环节由三公九卿等高级官员进行分级处理。

总之,三项大变化:

1、内朝官这个位高权重的中间商被取缔;

2、承担“内朝”属性的尚书编制有所抬头,但局限为服务皇帝的执行代理三公部分职能的属吏,有发展的尚书会被转为外朝的高级别官员。

3、外朝的三公职能被进一步平均和牵制;

再汇总起来就是一个宗旨:人才流动方向是“内低外高”“由内向外”,但“外高”又高不到哪去。

高的就是刘秀一个人。

刘秀则手握军权;大政方针的决策权;政事实务指导权;红头文件的草拟发布权;以及要紧位置的人事任免权。

这个权力结构在刘秀看来,确确实实没办法再完美了。

我的大政方针会跟有经验的三公九卿去商议,然后我拿主意。

谁去干,咋样干由我给出中心思想后由内朝的尚书台出方案,我批准后三公去执行。

所有要紧岗位的人选要我这直接任命,谁也走不了后门。

刘秀通过制度建设,使得“内朝”无高位,“外朝”无重权。

都是一群干活的了。

完美吧。

你刘秀活着的时候绝对完美。

这个权力结构仍然有一个致命的问题。

皇帝的角色太重要了。

你刘秀干的活儿和武帝一样,太多了。

而且你比他还要累。

比如为了防范内朝权重,大政方针你要跟三公定,就跟外朝官总得见面,然后刘秀惊人的达到了“每旦视朝,日仄乃罢”的勤政地步。

每天都上朝!

一般来讲过去五日一朝的皇帝那就是劳模好皇帝了。

你说这位大神有多厉害。

可万一后面的皇帝七八岁没办法像你一样干这么多活儿可咋办呢?

权力的结构中永远不存在真空。

当你的后来人接不住这么多的权力后,你拿回来的权力总会被另一种方式交到另一个群体手上。

没有内朝官了,尚书们的品级很低,这使得不会出现“内朝”弄权的现象。

但另一个角度来讲,“内朝”虽然自身无法产出大牛了,却容易被皇权的延伸所控制。

比如说,外戚和宦官。

对于外戚问题,刘秀在牛起来后搞掉了郭家,但并没有整阴家。

按他对外戚国仇家恨深恶痛绝的刻骨铭心,他应该为后世立一个“打倒外戚”的标杆的。

之所以没打倒除了怕邓奉晚上给他托梦把他带走之外,主要原因在于阴家超级知道明哲保身。

阴丽华本人就是中国著名的贤后,她的哥哥更是没事给她上政治课的主。

刘秀在打算给阴兴增封时,阴兴坚决不受,当时阴丽华还没当皇后仅仅是贵人,问她哥为啥高风亮节?

阴兴对他妹妹说你这些年书白读了吗?不知道哪怕是乾卦也有“亢龙有悔”吗!越在高位越容易遭灾难,外戚之家往往不知进退,嫁女要配诸侯,娶亲盼娶公主,富贵总有个头!人得知足懂进退!

阴丽华在他哥的教育下自始至终没有替娘家人求过官和爵。

阴家始终这么知道月盈则亏,刘秀也因此厚待阴家“一门四侯”,几乎堪比当年王家的“一门五侯”,但刘秀给待遇的同时却始终没给阴家太高的施展空间,阴兴干过侍中和卫尉,阴识最终病逝于执金吾的任上。

舅子们只给了些禁卫军权,起到保卫自己人的效果,剩下的大政方针与人事权力,全在刘秀自己手上。

与此同时,在刘秀的任期内,还将吕后的牌位从太庙搬了出来,理由是“吕后贼害三赵,专王吕氏”。

人家当事人文帝都没说啥,结果你这位著名厚道人找了二百年前的茬。

啥意思?

政治表态呗,外戚都老实点呗。

到了明帝时,明帝开始明确执行“后宫之家,不得封侯与政”,我爹跟我妈不好意思,我这可啥也不欠你们这帮外姓人!馆陶公主想走后门谋个官,最终被明帝赐了外甥一千万钱意思意思,根本不搭理安排工作这事。

在著名的云台将编制里,别看老丈人马援这辈子为国戍边防,但最终明帝可一点面子都没给。

名义上是皇亲避嫌,实际上潜台词是外戚得不到任何的政治优待。

刘秀那个年代对王莽这王八蛋刻骨铭心,到了明帝时算是仍对当年汉家江山是咋丢的有着深刻认识,但到了章帝这时,已经不再对当年的那些血的教训有多么深刻了。

生下来就吃肯德基麦当劳的孩子,六七十年代有多凄惨他肯定体会不到,我姥姥现在没事还备粮度荒连我们家几个月的粮食都得准备出来就害怕哪天又都吃不上饭了,但我却没事就奢侈浪费无颜见她老人家(罪过罪过,我也在反省)。

老人嘴里面各种说西汉江山就是亡于他外戚王家不是个东西,轮流把控了尚书和军权,但我看我这舅子们都是挺可爱的啊!

到了章帝这时,外戚的窦家就已经开始渐渐牛来了。

比如窦宪就是在章帝的治下敢抢公主的地的。

不过,此时章帝办他还是很简单的,窦后吓的“毁服”(降低衣服等级)去给兄弟求情。

老天很够意思的给了刘秀好儿子和好孙子,在这两任领导班子下,重新安澜了黄河并厘定了西域问题,但在给了北方邻居最后一家伙后,东汉的政权开始不可逆转的掉头向下,再也回天乏力了。

这就要再次说一下王朝的寿命了。

汉王朝已经太老了。

开篇我们说过,国运开始不可逆转的衰败下去,往往从皇帝的寿命子嗣的多少上开始体现。

刘秀算是东汉巅峰了,享年六十二岁,由此也可见勤劳绝不是短寿的原因。

累心才是,比如诸葛丞相。

到了明帝,活了四十八岁,这就已经是东汉第二了。

到了章帝这,三十三岁。

这个岁数,就比较尴尬了,因为三十三岁离去,注定孩子还不大。

和帝继位时10岁。

孩子不大,所以只能太后帮着张罗去行使皇权。

但是,刘秀留下的这个权力大饼太大了,即便是吕后又活过来估计也接不住,又得会见三公去定大政方针,又得指导尚书给出方案意见,又得在干部任免上细心考量,我一个妇道人家知道啥呢?

我只能找些靠得住的人来帮我行使这些权力。

那太后掌权后她信得过谁呢?

只能是自己的这帮兄弟,于是一个个外戚就都占据了重要岗位,比如窦宪,所谓“太后临朝,宪以侍中,内干机密,出宣诰命。

太后当皇帝除了信兄弟外,在国家大事上没事就去见尚书这一大帮老爷们也总归不合适,于是太监群体作为太后传递汇报信息的手脚也就开始渐渐走上了历史舞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