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四军一次重要会议后,粟裕收到两盒“老炮台”香烟,为何急命骑兵追赶返程干部?

1

1942年10月下旬,为了应对日军新一期“清乡”计划。新四军苏中军区组织党政负责人在滨海小镇南坎举行了一次极为重要的会议。

这次会议规格很高,不仅苏中区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会,谭震林还代表华中局、新四军军部出席会议。粟裕、管文蔚、叶飞、陈丕显、王必成、陶勇等人都在会上发了言。

会议开到11月上旬才结束,各参会干部纷纷按预定道路返回。但他们没走多久,警卫员便向粟裕报告:“情报站送来两盒老炮台香烟。”

粟裕

粟裕脸色顿时变得凝重,要打开烟盒一看,眉头紧锁沉思了数十秒命令道:“马上让骑兵去追返程的干部,通知他们务必改变预定行程;让各部队立即集合准备转移,另命令各电台立即暂停发报。”

时任苏中行署主任管文蔚几十年后仍对那段往事记忆犹新,他在回忆录中记录了当时惊险情景。管文蔚接到会议通知时连夜从三仓河出发,经弶港乘船到吕泗,再骑马赶到南坎,会议结束后他按原路返回。

由于管文蔚走的是水路,骑兵未能追上他。当粟裕派人赶到管文蔚预定登陆的码头时,发现附近已经有日军埋伏。心急如焚的粟裕、叶飞等人迅速改变营救方案,通过海防团发动附近渔民到海上去找管文蔚。

据管文蔚回忆,他乘船离开吕泗港后,由于逆风,在海上漂了将近两天。当到达距离弶港还有30多里的海面时,警卫员发现远处有一条小渔船,渔民用网兜朝他们不断挥动。

管文蔚发现异常后,下令船只立即停止前进,同时让参谋人员前去与渔民联络。参谋把那位渔民带上船,他向管文蔚报告:“鬼子已经在弶港埋伏三天了,等着抓你呢!”

管文蔚向渔民道谢后立即改变航向,在小洋口上岸,最终安全回到驻地。危险仅距离30里,要不是渔民及时找到管文蔚,后果不堪设想。由于粟裕及时通知,返程的干部纷纷改道并安全回到部队。

粟裕

其实警卫员送上来的香烟里面藏着一份重要情报,即日军已经侦知新四军在南坎开会的信息,并在干部返程的道路上布下了伏兵,准备将新四军高级将领“一锅端”。传来这份重要情况的人是汪伪军队的中将师长施亚夫。

对于新四军极为重要的南坎会议,日军是如何得知详细情况的?汪伪军队的中将师长为何会向新四军通风报信?他又是如何得到这份重要情报的?

2

施亚夫的真实身份其实是一位颇具传奇色彩的红色特工。他于1914年出生于江苏南通唐闸,14岁就参加了如皋起义,16岁就加入中共。曾参加过工农红军第14军,后来受组织安排加入国军十九路军,参加过淞沪抗战。

1933年,施亚夫回到南通担任组织部长,但由于叛徒出卖,被捕关入镇江监狱。牢狱生涯没有让施亚夫变得消沉,反而成了他传奇人生的开端。

在狱中他遭受了“踩杠子”“坐老虎凳”“坐飞机”“灌辣椒水”等酷刑,始终未向敌人透露一个字。没有文化的施亚夫在狱中获革命同志帮助,学会了识字。跟施亚夫关在一起的有一个日后著名的大汉奸李士群。

李士群曾苦恼地问施亚夫:“你说精神重要还是肉体重要?”

施亚夫有些吃惊他怎么会问这个问题,回答道:“肉体只是暂时的,精神才是永恒的。”李士群听完垂头丧气,不久之后便投降中统。

施亚夫被判刑15年,转入南京第一模范监狱。这是关押重刑犯和政治犯的地方,每个犯人都必须从事一项劳动。施亚夫在这里受尽了折磨,但他相信革命终将胜利,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眼前的困境。

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爆发,日军飞机开始对南京进行轰炸。8月24日那天晚上,几架日军飞机从监狱上空呼啸而过,扔下了一排炸弹,全落在监狱里。监狱顿时火光冲天,看守们鬼哭狼嚎。

施亚夫数着爆炸声,数到8时,接下来的一声巨响将他炸昏死过去。等他醒来时发现自己半身已被埋在砂砾瓦片之中,他挣扎着爬起来,看到四周一片漆黑,看守早已逃走。

施亚夫大叫一声:“兄弟们,赶快跑吧。”黑暗之中陆续爬起来一些犯人,争先恐后地向监狱外跑去。

施亚夫

施亚夫逃出监狱后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中共南通中心县委书记谷文显,谷希望他发挥特长在家乡拉一支队伍。分别前,谷文显说:“现在组织困难,我能给你的只有一支手枪,剩下的要你自己想办法。”说完,从腰间掏出一支手枪递给施亚夫。

当时南通周边到处是逃命的国民党溃兵,他们只有化妆成平民才有可能躲过日军的搜捕。施亚夫准备了一批便装去与溃兵换枪,就这样搞到七八十条枪和一批子弹。军阀混战年代,有枪就有人,有人就有地盘。

由于施亚夫专打鬼子,很快就拉起了两三百人的队伍,打出了“守土团”、“独立团”、“亚字部队”三个番号,交替着使用虚张声势,让人捉摸不透他的实力。

3

1940年初,汪伪政府成立,并建立起一支伪军。为了扩充实力,他们大量吸收武装力量。组织分配给施亚夫任务,让他想办法打入敌人内部。

打入敌人内部是为了获取情报,只有担任高级职务才能获得更多情报,但眼下自己这两三百号人顶天也就当个团长。施亚夫在想,起码要当个师长。

施亚夫想起一个人——钱峰。此人曾在国军中任职,当时正赋闲在家,他与伪苏皖边区绥靖军总司令杨仲华是黄埔同学,关系密切。钱峰是个爱财如命的人,正好可以利用。

施亚夫找到钱峰,希望他能去找老同学活动到一个师的番号,将来由他担任副师长,并且给予一大笔报酬。钱峰爽快地答应,很快就牵线让施亚夫与杨仲华见面。

施亚夫说明来意,杨仲华开门见山地问:“你有多少人?防区在哪?战斗力如何?”

施亚夫很坚定地说:“杨司令,我手下有八千多人马,分散在南通、如皋、海门等地,由于没有番号,不好集中。其中一半以上人员是受过军事训练的。”

杨仲华听后非常高兴,表示要先向日本顾问汇报。不等杨仲华答复,施亚夫回去以后立即在南通城内贴满了各种布告,落款都是“伪绥靖第7师师长施亚夫”。

一时间,南通一带对这位从天而降的伪军师长议论纷纷。

消息很快就从到汪精卫耳中,一番询问后却发现自己麾下并没有“7师”这个番号。但当时汪精卫也是“求贤若渴”,决定派亲信严旬南前去一探究竟。

施亚夫热情地接待了汉奸代表,寒暄了一阵,严旬南开始打探起施亚夫的履历。

施亚夫回答说:“小弟曾在冯玉祥部蹉跎了十来年,由于不是他的嫡系,一直不得志。最近深感汪主席的政策才是挽救民族的真理,所以弃暗投明。望严兄多帮我美言几句。”

汪伪军队

严旬南听了一番吹捧的话,心里非常高兴,但他也没有忘了汪精卫交代的任务,执意要亲自点验部队。

施亚夫说:“点验没有问题,但是这8000人到哪集中呢?我的防区都靠近新四军,别说前线,就是这南通城里治安也不好,万一严兄去前线出了意外,我怎么向汪主席交代?”

话刚说完,门外就传来一阵枪声和手榴弹爆炸声,一个警卫员跑进来:“报告师长,新四军游击队又打进城了。”

这其实是事先安排好的。施亚夫故意跟严旬南说:“严兄要不要随我出去看看部队?”

严旬南已经吓得脸色惨白,连忙推说:“还是不用看了, 你把部队名册和枪号交上来给我看看就行了。”

要搞8000人的花名册也并非易事,施亚夫一边让手下陪着严旬南游狼山、打麻将、逛妓院,一边表示自己要去各部取名单。

其实他是连夜赶往上海,买了一本《百家姓》,然后又让部下从家里找来一些人情账本。胡乱编出了一本8000多人官兵名册,交给了严旬南。

大约一个星期后,南京方面传来消息,汪精卫要接见施亚夫。由于准备充分,这次见面汪精卫和日本顾问都对施亚夫非常满意,委任他为中将师长。

不久之后,汪精卫在南京举办军官轮训团。这其实是学的老蒋那一套,为的是培植亲信。施亚夫利用这次机会与汪精卫麾下72个师的大部分头头相识,还与汪精卫的儿子文婴交上了朋友。

由于施亚夫年轻,又擅长兵法研究,很受汪精卫器重。在轮训结业典礼上,汪精卫还端起酒杯,特意走到施亚夫面前说:“我敬青年将帅一杯。”

这个举动引得一群大小汉奸羡慕,以为施亚夫是汪精卫的亲信,这也为日后他获取情报提供了极大便利。

刚开始施亚夫身边没有可靠助手,为了保密,他与四分区特工部约定,情报不用文字书写,而用香烟和火柴表示。比如,半盒火柴代表一个小队,一盒代表一个大队;一盒大炮台香烟则代表一个联队。

一次,施亚夫得知日军调动1.7万人准备进攻新四军军部,他送出去10盒香烟。结果传递过程中,有个情报员竟以为是敌占区送来的慰问品,拿去分给同志们了。

伪军

这次新四军虽然成功化解了日军的围攻,但自身也受了一定的损失。这是血的教训,此后叶飞便给施亚夫派去两个助手。

4

1942年12月底,日军制定了新一期“清乡”计划,准备重点对苏中地区实施“清乡”。这次日军调动了1.6万余人的兵力,并搜刮来大量竹竿和木材,构建300余里的竹篱笆及大量碉堡、检查站,妄图分割消灭新四军。

由于江南根据地的反“清乡”斗争损失较大,苏中军区一开始把敌情估计得过于严重,一度打算撤离苏中区。直到后来施亚夫送来日军“清乡”计划的具体情报,苏中军区重新进行了评估,认为这一仗能打赢,最后制定了坚持在根据地斗争的策略。

而这份重要情报,施亚夫是从曾经的狱友、汪伪特务头子李士群那里搞来的。

施亚夫担任伪师长后曾在上海的一次会议上碰到李士群,李士群是知道他的底细的。施亚夫眼看躲是躲不过了,便主动上去打招呼:“李士群,你不记得我了?”

李士群笑着说:“哪里,哪里,你改了名字,我一时没对上号。”

施亚夫说:“咱们都是吃过国民党官司,一起蹲过监狱的难友,今天碰在一起真是缘分啊!”

李士群立即向众人介绍说:“施老弟在狱中是一条好汉。”

周围的人见两人聊得火热,以为两人关系很深,也对施亚夫放松了警惕。当时李士群身边还有一位叫江松平的得力助手,此人也曾是党员,被捕后叛变。但他还算有几分良知,以当汉奸为耻。

经过多次试探后,施亚夫敏锐地觉察到了这一点。经过一番劝说,江松平同意向他提供李士群的情报,那份“清乡”计划就是由江松平从李士群那里弄来的。

新四军在南坎召开的高级会议,就是专门讨论如何开展反“清乡”斗争。

也正是在南坎会议即将结束之际,日军第60师团师团长小林信男突然召集紧急会议,布置4个日军大队和2个伪军师,埋伏在途中妄图追杀返程的新四军干部。

施亚夫也参加了这次会议,领到文件一看大吃一惊,这是一份新四军的密电,内容标明了新四军干部返程路线。如此机密的东西,怎么会落到日军手里呢?施亚夫心想一定是新四军出了内奸。

李士群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他打算试探一下小林信男。

就在大家都为这个计划弹冠相庆时,施亚夫却站起来说:“我认为这个情报有误,南坎这个地方北面和东面都靠海,一旦被围插翅也难逃,他们怎么可能选这样一个地方开会呢?”

小林信男有些生气地说:“我们的情报从来不会错,这是我们特高科培养的情报人员发回来的。”

小林的话证实了新四军有内奸,但具体信息施亚夫不便打听,他赔着笑脸说:“那我就放心了,我只是希望我们皇军不要有不必要的损失。”

散会后,施亚夫立即写了一张简短的纸条藏在老炮台香烟中,让助手送到苏中军区。

施亚夫的情报最终让新四军高级将领化险为夷。后来有人评价,要不是这份重要情报,新四军的历史或将改写。

5

但是那个新四军内奸到底藏在哪里?

其实粟裕早就起了疑心。早在南坎会议前的一个月,那天正是中秋节,粟裕率领师部刚到二窎镇,日军一个大队就朝二窎镇扑来。

粟裕从容指挥,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以1个连的兵力将日军引至谢家渡(也称夏家渡),并在此将日军围歼。这场战斗共击毙日军大队长保田中佐以下110余人。

粟裕平时非常注重保密,每到一个村庄,必然进行封锁,只准进不准出,一旦发现附近有日军就立即转移。粟裕脑海中一直在想:“不论是谁去通风报信,来回都需要一定时间,日军是如何这么快知道师部行踪的?”

这时候比的就是谁的组织更严密,谁的战士信仰更坚定。能笑到最后的赢家,其实并非偶然。这背后有着无名英雄们巨大的功劳。(来源:网络 编辑:小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