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曆風物——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之金屬器

續上篇:

寶曆風物——黑石號沉船出水珍品之陶瓷器

▲伎樂紋八棱金杯

唐(618-907年)

徑13釐米

寬10.8釐米

高9.2釐米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藏

金杯由純金製成,具有粟特風格。八個棱面各不相同,分飾一位舞者和七位樂伎,均為高鼻深目的西域胡人。金銀為飲食器可益壽的觀念在唐代頗為流行,金杯精緻而珍貴,是唐代皇室和貴族的行酒之物。

陝西何家村唐代窖藏和內蒙古吐爾基山遼墓出土了具有相似造型和裝飾的金杯,紋樣有所不同,亦在此次展覽中呈現。

▲人物紋八棱金杯

唐(618-907年)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嵌松石鏨花八棱金杯

遼(907-1125年)

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所

▲“卍”字花卉紋金方盤

唐(618-907年)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藏

▲昆蟲花卉紋金圓盤

唐(618-907年)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藏

▲鎏金蔓草鴛鴦紋銀羽觴

唐(618-907年)

陝西歷史博物館藏

▲雙雁紋金長杯

唐(618-907年)

長15.4釐米

寬10釐米

高4釐米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藏

▲(左)三角花瓣形蜜蜂雙雁紋銀盒

唐(618-907年)

長10釐米

寬7釐米

高3釐米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藏

▲(中)橢圓花瓣形鹿獅紋銀盒

唐(618-907年)

長9釐米

寬6.5釐米

高3釐米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藏

▲(右)扇形鸚鵡雙雁紋銀盒

唐(618-907年)

長9.3釐米

寬6.4釐米

高2.5釐米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藏

▲揚州江心鏡

唐乾元元年(759年)

直徑21.2釐米

高1.4釐米

逆時針銘文:唐乾元元年戊戌十一月廿九日於揚州揚子江心百煉造成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藏

▲(小)神獸紋帶銘鏡

六朝(222-589年)

新加坡亞洲文明博物館藏

▲(大)內清四靈紋鏡

西漢(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

上海博物館藏

通過對黑石號出水的陶瓷器與金屬器的部分展示,對千年前的唐代時期風物有了一定的了解。

與此同時,黑石號作為商業行為而快速打撈,對船體、船員、貨物等歷史信息的忽視而飽受非議。2001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黑石號打撈結束後,特地修訂了《保護水下文化遺產公約》,建議對水下文化遺產優先選擇原地保護,同時指出以交易或投機為目的進行水下文化遺產開發和遺產保護原則不符,水下文化遺產不得作為商品交易。

~全篇完~

附錄:

宋代《太平廣記》關於唐代江心鏡的記載

器玩三·李守泰

唐天寶三載五月十五日,揚州進水心鏡一面。縱橫九寸,青瑩耀日。背有盤龍長三尺四寸五分,勢如生動。玄宗覽而異之。進鏡官揚州參軍李守泰曰。鑄鏡時,有一老人,自稱姓龍名護。鬚髮皓白,眉如絲,垂下至肩,衣白衫。有小童相隨,年十歲,衣黑衣。龍護呼為玄冥。以五月朔忽來,神采有異,人莫之識。謂鏡匠呂暉曰。老人家住近,聞少年鑄鏡,暫來寓目。老人解造真龍,欲為少年制之,頗將愜于帝意。遂令玄冥入鑪所。扃閉戶牖。不令人到。經三日三夜,門左洞開。呂暉等二十人于院內搜覔。失龍護及玄冥所在。鏡爐前獲素書一紙,文字小隸云:鏡龍長三尺四寸五分,法三才。象四氣,禀五行也。縱橫九寸,類九州分野。鏡鼻如明月珠焉。開元皇帝聖通神靈。吾遂降祉。斯鏡可以辟邪,鑒萬物。秦始皇之鏡,無以加焉。歌曰。盤龍盤龍,隱于鏡中。分野有象,變化無窮。興雲吐霧,行雨生風。上清仙子,來獻聖聰。呂暉等遂移鏡爐置船中,以五月五日午時,乃于揚子江鑄之。未鑄前,天地清謐。興造之際。左右江水忽高三十餘尺。如雪山浮江,又聞龍吟,如笙簧之聲,達于數十里。稽諸古老,自鑄鏡以來,未有如斯之異也。帝詔有司,別掌此鏡。至天寶七載,秦中大旱。自三月不雨至六月。帝親幸龍堂祈之,不應。問昊天觀道士葉法善曰。朕敬事神靈,以安百姓。今亢陽如此,朕甚憂之。親臨祈禱,不雨何也。卿見真龍否乎。對曰。臣亦曾見真龍,臣聞畫龍四肢骨節。一處得似真龍。即便有感應。用以祈禱,則雨立降。所以未靈驗者,或不類真龍耳。帝即詔中使孫知古。引法善于內庫徧視之。忽見此鏡,遂還奏曰:此鏡龍真龍也。帝幸凝陰殿,並召法善祈鏡龍。頃刻間,見殿棟有白氣兩道,下近鏡龍。龍鼻亦有白氣,上近梁棟。須臾充滿殿庭。徧散城內。甘雨大澍,凡七日而止。秦中大熟。帝詔集賢待詔吳道子,圖寫鏡龍,以賜法善。出《異聞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