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校园观察:美国高校“全方位师资培训”制度与运作

文/孙嘉明

美国高校总体上来说,虽然没有统一的"高校师资培训"教材和高校师资培训网络体系,但各个高校和校区系统(指有总部和分支校园的大学群)都对自己本校或本系统的教师进行经常性、规范性、全方位、全员培训(Training),其目的在于确保师资队伍的质量,强化操守,促进科研,提高教学技能。

就以本人作为个案,仅仅截取2005年之后五年的培训档案记录:共参与培训30次; 平均培训时间40分钟/次。其中属于规定的“强制性培训”10次; 岗位职务培训4次; 科研培训10次; 教技培训6次。培训形式:网上培训20次; 面对面的培训10次。这些培训还不包括那些没有档案记录的、临时性的培训。绝大部分培训是免费的,由于在网上完成的因此,你可以在任何时间,比如周末或晚上在家里上网参加培训课程。培训结束都有测验,必须满分才能通过,未能获得满分,可重复任意次测验,直到获得满分。满分通过后则电子邮件通知,有些培训还发放证书,通过邮件寄到你手里。

“全方位师资培训”制度体现在培训理念、立法、以及一整套机制。其基本的理念是,对全体教职员工的培训(Training)是作为正式机构的基本职能,主要其体现在四个方面(tions):(Attention; Education; Retention; Function),即:提醒你需要注意的事项;  提供给你各方面的继续教育机会; 试图让你持续的工作下去; 以及执行对不合规者的淘汰功能。学校的“培训和发展办公室”(The Office of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负责监督所有教职员工接受由大学或校区系统授权的培训项目; 同时也提供其他各种培训机会,以满足各院系部门的要求以及专项内容和各种团队建设的需要,以提高工作效率,并有助于提高员工的能力和技能。

“全方位培训”大致可以划分为规范类、岗位类、科研类、教技类、以及福利类等五类:

一、规范类培训

“规范类培训”通常是由学校的人事处安排,属于HR Training,即有关“家规国法”的培训。此类培训大都是强制性培训(Mandatory Training)诸如伦理操守(Ethics),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 Training),勿性骚扰(Sexual Harassment Compliance)等的培训。对有关“伦理操守”的培训,要求所有教师(包括员工)在他们正式工作的30天内,以及此后的每两年,都需要完成这一培训项目。而有关“信息安全”的课程则要求教职员工在接受应聘岗位后的三十天内以及此后每年都要参与此培训。可见,这类培训要求非常严格。

伦理操守(Ethics)培训的内容相当多,大致上包括了教师的行为规范,大到教学准则、师生关系(回避师生恋)、岗位责任等,甚至小到出差报销、收受礼品等。比如对收受礼品的价格不能高于50美金等都有明确告示,对违规如何处置等都有专门条例。由于此类具体内容相当多,将以专文介绍“美国高校教师行为准则”,此处考虑到篇幅从略。

有关“伦理操守”网上培训中有关“收受礼品规定”的截屏:

有关“伦理操守”网上培训中有关“公费报销规则”的截屏:

二、岗位类培训

“岗位类培训”主要由相应的岗位所属部门负责,即“应知应会”培训或职位培训。比如你如果担任了系主任,则有些必须完成的培训项目,包括有关“公民权利规定”的培训(Civil Rights Compliance)。其内容主要是了解确保就业和教育上免于一切形式的歧视,以及创造工作中勿予报复的环境。如果任何人认定他或她已被歧视或受到了某种形式的报复,则受害者可以采取非正式或正式的投诉程序等,这些政策和规定作为系主任都必须了解。

还有些是有关国家立法规定等,如“平等机会和积极行动”(Equal Opportunity and Affirmative Action)培训则是有关禁止任何在种族、肤色、宗教、性别、年龄、国籍、残疾等原因而造成的在就业中的歧视。禁止在招聘、选拔,以及晋升、降级、解雇、终止、转移、培训,或任何其他形式的补偿或给付方面的各种歧视。

如果你担任了系研究生主任,则校研究生院会安排一些基本的培训项目,包括如何使用相关的研究生数据库,如何填报数据和年终表格等。还比如你参与某一涉及政策性很强的委员会工作则必须受到培训。某年,本人所在的社会学系需要新招一名教师,系里安排我参加“师资招聘遴选委员会”(Search Committee)。名单上报到学校后,当天就收到电子邮件提示:“如果你还没有获得相关“招聘和遴选”的培训课目的证书,务必在一周内完成培训,才能正式参与此项工作”。可见,你担任任何职务,必须获得有关培训才能上岗。

三、科研类培训

此类培训主要由学校的“研究和资助项目办公室”(Officeof Research & Sponsored Programs)负责。该办公室的宗旨是为引导和促进教师和科研人员参与各项科研活动;提供友善服务以及各种学术研究的机会。因此,其培训的内容包括如何争取获得联邦政府以及其他各渠道的科研资助项目; 如何遵守研究领域的规范; 如何使用各种网上信息平台,开发研究和资助项目的主题等。具体包括有“研究合规培训”(Research Compliance Training); “人类受试者保护培训”(Protection of Human Subjects); “时间和精力报告培训”(Time & Effort Reporting Training); “学术诚信”培训(Academic Integrity);  “生物安全培训”(Biosafety Training)等。所有参与相关研究人员必须首先完成所要求的合规培训才能正式参与。

还有些培训是有关使用网络资源的培训,比如:“如何寻找研究资助” (Funding Search Training) ; “如何使用GRC和PIVOT”(Using GRC and PIVOT)。Global Research Council(GRC), 即“全球研究理事会”是用来在网上寻找联邦系统资助科研赞助经费项目的平台。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德国科学基金会和中国科学院等11家机构发起,于2012年创立,旨在探讨和寻求国际科技界能够共同接受的科学发展方略,推动和实现更多更好的国际科技合作。PIVOT则是帮助申请人查找全球范围研究项目以及经费高达3百亿($33billion)的数据库。它提供多种文献索引和摘要、全文及全文影像资料库,使用多种语言界面,设计了十四种语言界面可供选择,并可在检索过程中随时更换。可实现跨库检索和特定数据库检索,提供全球学者信息数据库(COS Scholar Universe)和全球资金资助数据库(COS Funding)等。研究者可以用PIVOT这些卓越的研究帮助资源,立即获得最全面最新的科研基金、学术会议和学者信息等。

对有关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的调查研究项目,学校专设“机构审查委员会”(Institutional Review Board )负责审查。IRB通常也被称为一个独立的伦理委员会,它是在美国已正式指定批准的,对涉及人类的生物医学和行为研究进行监视和审查的委员会。IRB设在所有高校及研究机构,进行某种形式的研究风险效益分析以确定是否应该或允许做这样的研究。“机构审查委员会”(IRB)目的是确保采取适当步骤,保护参与作为研究主体的人的福利和权利。因此,任何负责有关涉及人类受试者(Human Subjects)的调查研究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或参与人员,都必须参与相关的培训才能获得审批通过,才能开展有关调查研究。

“机构审查委员会” (IRB)负责对有关 “人类受试者”保护(Protection of Human Subjects)审察工作。其工作流程大致如下:

四、教技类培训

“教技类培训”则是由学校的“教师卓越与创新中心”(The Center for Faculty Excellence and Innovation)主要负责。主要是应用性培训,电脑技能,科技,网上课程设置等培训。其目标是为教学改革优化提供及时、有效的支持; 为教师发展和教学研究提供机会。

美国高校一般都设有教学技能(Educational Technology)培训中心,重视教学技能的培训。培训中心面向全校教师开放, 教师可以自愿去教学技能培训中心受训以提高教学水平。有关培训项目课程等都可以在网上查看,可即时进行培训登记(Training Registration)。这类培训还包括 "教学策略" (Teaching Strategies); "教学教授博客" (The Teaching Professor Blog); "网站的使用指导" (Websites for Instructional Use); “电子信息资源的可访问性”培训(Accessibilityfor Electronic Information Resources)。学校提供单一的教师培训,如果你找不到你想要培训的项目,可以发送一个请求(Faculty Training Request),培训部门可以单独为你进行有关培训。只要与教学主题有关,有利于课程开发和教师发展等都行。这些培训大部分都是免费的,也有少量是收费培训,包括微软Outlook 2013要点(Microsoft Outlook 2013 - Essentials); 高效人士的7个习惯(7Habits of Highly Effective People)等。

五、福利类培训

其他培训则主要是福利类培训,此类培训大都是收费项目。诸如Wellness Programs; 健身课程培训; 瑜伽课程等。此处不作赘述。

众所周知,美国高校十分重视教师的招聘和遴选,同样也相当重视应聘在岗教师的培训,并力图在制度和体制方面体现其连贯性和有效性。如发现不合规者,或有举报,一旦认定必按条例执行。本人所在的社会学系当年一位年轻教师即因为有人举报在同事中有“性骚扰”行为而在应聘的次年即予解聘。对教师的全员培训是美国高校的常规工作,以确保每一位应聘在岗的教师,不断地明白基本规范、以及科研教学的必备准则和技能特别是“规范类培训”,由于它是强制性培训,务必使每一位在任教师明白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如同“家规国法”,必须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绳之以法。美国高校不设“宣传部”,对优秀教师有奖励表彰,但不主张对先进人物大做文章,杜绝宣传鼓动(propaganda),因为典型往往具有虚假成份。这是因为“被典型者”由于受到追捧,其表现会与众不同。心理学中著名的“霍桑试验”证实了,当人们在知道自己被作为实验对象时,他们会自觉不自觉地改变其正常的行为,而满足研究者的设计要求。也类似于社会调查中的的“Observer Expectancy Effect”,被调查人员会随研究者“所好”而有所表现,这将使得研究可信度大受影响。因此,培育良好的操守,合规的行为,不在于通过“树典型、立标兵”,或以宣传鼓动来影响众人,而是通过全方位培训,以及制度的设计与执行来完成的。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绳之以法”。美国高校教师“全方位培训”的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然而在实践中也并非完美。“强制性培训”一般都必须参加,但其他科研类或教技类培训由于随意性自由度比较大,则参与人数并非如意。

国内高校80年代以前,普遍是以政治学习、干部培训、党校培训等代替师资培训。90年代时,常常有各种名目繁多的“学习班”、“培训班”,主要是思想培训、政治培训,也有些业务培训以及零星的师资培训。但系统化、规范化、全员师资培训尚不健全。以至于出现一些高校教师损毁教授形象和尊严,甚至出现“寡廉鲜耻”、令人唏嘘的案例。本人在十年前的一次全美社会学年会上,有一位来自国内某高校的教授博导自嘘,他手头的电子相机是他的博士生送的(当时正流行电子相机,价格不菲),而且每位博士生都得送礼,相互之间攀比谁送得好,其得意神态溢于言表。教授收受学生的高档礼品并以此作为某种“交换”在美国属于贿赂,并有可能导致司法立案和犯罪判刑。因此类似事情在美国高校中很少发现。

近年来,国内高校改革有所进展,高校教师的培训工作开始引起重视,但不少高校在行政体制改革和实行“院系实体化”之后,由于校级的许多工作事项都直接下放到院系级。因此,校级部门为免“越俎代庖”之嫌而对重要相关培训放手让院系层面负责,因而比较忽视; 而院系层面对于培训工作则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苦于无法得心应手,即使有也可能流于形式。全员师资培训是一项长远的、细致的、需要大量投入的常规工作,并非是一件可有可无,或以其他方式替代的工作,需要校级主管部门负责和协调。教师中如出现非个别的不正之风,是学校没有培训好教育好而导致。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的“养不教,父之过”,即指的是孩子不懂规矩,往往会认为家长没有教育好。教师为人师表,言行举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学校是否重视培训,是否“晓之以理,导之以行,绳之以法”。让高校教授从“尊严”走向“鄙俗”,变“教授”为“叫兽”是民族的悲哀。高校教师是培养人才的“工程师”,对这些“工程师”的培训无疑是一项当务之急,万不可敷衍了事。

“海外校园观察”系列:(可直接点击阅读)

美国高校“多元文化生态”面面观

美国高校教学大纲的制度设计与理念

美国高校教授的“办公室文化”与大学精神

美国高校的“学生评教”理念、形式与指标

我所认识的一位美国州立大学校长

研究生开题报告之中美比较


声明:

本文作者分别在中国高校和美国高校从事教学科研各有十数年之久。积历年切身经历和零距离观察,对美国高校在教学制度,课程评估,师资培训,教师聘任,校园文化等方面作些梳理和介绍,以飨读者,并希望引起高校领导及有关部门的重视。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所讨论和提及的中美高校都是基于对个案的观察和解剖,并非就此可以由点及面。是否能因此推出一般性或总体性的结论,由读者自行把握。


发起投票并查看投票结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