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科∣四门再选科目怎么选?
在《新高考:物理、历史究竟该选哪一个?(点击即可打开,下同)》中介绍了如何选首选科目的问题,今天我们说说化学、生物、政治和地理四门再选科目的选择问题。化学、生物、政治和地理这四门课之所以成为再选科目,是因为这四门课对大学专业教学影响不大了,同理对专业的选择的影响也就不大了。对于高考来说,最终比拼的还是高考分数,所以再选科目对专业的影响和高考分数是两个必须考虑的因素。
很多机构和名师们根据各个组合专业覆盖率、选择的人数、难易程度等因素给出了最佳组合、最差组合等等的建议。但是我觉得这种建议我们可以去看、去了解,也可以作为参考。但真正的适合自己的最佳组合不一定就是专家们所分析的结果那样。因为他们的分析是针对所有学生的,可学生之间的爱好、兴趣、特长和擅长的科目千差万别,怎么可能有一个最佳组合适合所有人呢?所以把握选科的原则最重要。
以下是我建议的选科原则供大家参考:
如果学生本人有了明确的专业方向,那么首先看这个专业对再选科目的要求,一定要满足。我们上大学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学专业吗?不就是学一门自己喜欢的技术吗,学哪科还不学哪科都是为自己选专业服务的,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所以首要的原则就是所选科目一定要满足自己喜爱专业的要求。
如果学生本人对未来学什么专业没有想法,或者说压根不知道自己想学什么,那选科的目的就成了尽量考高分了,为此选科的首要原则就选自己最擅长的科目。需要注意的是什么科目是自己最擅长的呢?是考分最高的科目还是在所在学校年级名次最好的科目?我的观点是年级名次最高的。因为在3+1+2的新高考模式下,再选科目采用的是赋分制,赋分是根据某考生在所有参考本科目的考生中的名次决定的,名次越靠前,所赋的分也就越高,而不在于你的实考分数的多少。
以化学和生物为例,如果你的化学年级排100名,生物排200名,一般来说在高考时,你的化学成绩在全省考生中排名也会比生物靠前,除非你所在学校的生物成绩整体超强。不了解赋分办法的学生可以参考《新高考下的等级赋分(一定要了解)》和《再说新高考下的等级赋分》这两篇文章。
在实际操作中要灵活运用两个原则,比如根据以上两个原则所学的组合是物理、政治和地理,结果你所在学校的教学中没有这个组合,那就利用这两个原则选次优的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