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膑兵法》·将德(24)

以武学打开世界

【原  文】

……赤子(1),爱之若狡童(2),敬之若严师,用之若土芥(3)。将军……

不失,将军之知[智]也,不陉[轻]寡,不劫(4)于敌,慎终若始,将军……

而不御,君命不入军门,将军之恒也,入军……

……将不两生,军不两存,将军之……

……将军之惠也。赏不榆[逾]□,罚不驩[还]面(5),不维其人,不何……

……外辰,此将军之德也。

【注  释】

(1)赤子:初生的婴儿。

(2)狡童:美少年。狡,年少而美好。

(3)土芥:泥土和草芥,比喻微不足道的东西。这里的意思是作战时要士卒舍得牺牲,不惜其死。

(4)劫:借为怯,胆怯。

(5)还面:转脸,回头,即当面、当即的意思。

【译  文】

将帅对待士卒要像对待初生的婴儿,爱护士卒要像爱护狡好的幼童,敬重士卒要像敬重严师,使用士卒要像泥土草芥。[将军……]

[……不失]这是将帅的才智。不轻视少数敌人,也不要被强大的敌人所吓倒,自始至终小心谨慎。[将军……]

……将帅在外指挥作战,不受君主的牵制。君主的命令不得直接左右军队的行动,这是将帅应该坚持的原则。[入军……]

在战场上,将帅不与敌将共生,军队不与敌军共存,这是一个将帅决一死战的气概。

……这是将帅的恩惠。有功当天奖赏,有过立即处罚,[不维其人,不何……]

[……外辰],这就是将帅的优良品质。

【读  解】

孙膑论将极为重德,这一点前一篇已表现得很清楚。这里是把“德”的内容具体化。

“德”作为一种社会关系和为人处世的准则,并不是一种抽象的东西。我们看一个人有没有“德”,也不是只听他口头怎样讲,而是要看他的行动,看“德”在他行动中的表现。假使一个人满嘴的仁义道德,实际上却从没有付诸行动,甚至一肚子男盗女娼,这就很不道德,比嘴上不讲道德的人更不道德。懂得道德是怎么回事,却只拿它来做幌子,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道德就失去了本身的意义而走向了自己的反面。这是文明社会尤其应当注意的一个现象。中国古代的哲人老子早已洞察这个问题。他指出道德这个东西,只能讲用,不能讲名。讲名即空谈道德,容易掺入假货色,因为“智慧出,有大伪”,道德骗子会利用其名去干坏事,这就造成了一种虚伪的人情世态。所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也就是普通老百姓说的“既要当婊子,又要立牌坊”。所以老子主张“绝仁弃义,民复孝慈”,就是说用取消道德的办法来保存道德。这看起来不可思议,实际上讲的就是用道德的实践取消道德的空谈,把道德具体化、人格化。这样才能禁绝虚伪,维护道德的本性,使之发挥积极的力量。

但是,老子这种“以无德为有德”的办法并非绝对可靠。把一件好的东西亮出来,总会有贼人盗劫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干脆把这件好的东西毁掉了事,或让它永远埋在地下不见天日。道德的理论还是要讲,孔夫子说得好:“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至于道德的骗子则可以戳穿,正像盗窃犯可以逮捕法办一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