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约客户300余家,执行到位金额超2亿,他总结做好疑难执行案件的关键与模式

 执行真的很难,但我们还是要迎难而上 
演讲 | 曾文庭 江苏泽执律师事务所主任
来源 | 开言第五季『乘风破浪』
在开始正式演讲之前,我想问在座各位律师三个问题:
  • 有多少律师做过执行业务?

  • 有多少律师是专门做或者主要做执行业务?

  • 大家觉得执行难还是不难?

的确,律师基本上都做过执行案件,但花主要精力在执行业务上的寥寥无几,而执行业务也确实很难。
我也觉得执行真的很难,但之所以坚持做下去,是因为执行对我而言是一个美好的缘分。
在接触执行业务之前,我也是个“万金油”律师,一年接五六十个案件,道路交通、婚姻什么都接。偶然一次机会接触到执行后,我觉得遇到了一个全新的业务领域,值得投入毕生精力。
2019年4月份,我们成立了江苏泽执律师事务所,定位于专做全国范围内的疑难复杂终本执行案件。成立这家律师事务所最直接的一个原因,是我们认为,虽然专业做执行的律师很少见,但执行业务大有可为。
- 1 -
为什么我们认为执行业务大有可为
根据官方的统计数据,中国执行案件标的总额已超过5万亿,是一个真正的蓝海市场。
从近几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执行案件收案数量来看,2016年是529万件,2017年是660万件,到了2019年是1041万件,突破了千万的数量规模,是2016年的近两倍。在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未来几年,执行案件数量将会出现一个更大规模的爆发期。
在当前的五万亿市场规模中,疑难执行案件就有1.5万亿,占近1/3。而根据我们最近几年代理疑难执行案件的经验,在整个疑难执行案件领域,有至少20%的案件是可以深挖到财产线索的。仅仅这一部分的疑难执行案件算下来就至少有3000亿的规模,足够很多律师进来深挖淘金了。
再从近几年的司法政策来看,每年两会上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中,都有关于执行的专门章节。周强院长还在会议上专门提出,要鼓励律师参与和代理执行案件,协助法院一起在执行工作上有所作为。
既有政策支持,又有市场前景,基于这两个原因,我们认为执行业务大有可为。
但事实上,专业做执行的律师很少,尤其专业做疑难案件执行的律师更少。
为什么?我们总结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多数律师认为执行业务的专业性不强。
和很多律师一样,在没有深入执行业务之前,我也认为执行不过是把执行申请书写好,交给法院,附上执行依据,走走流程,体现不出律师的专业性。此外,很多人认为做执行主要是靠法院靠资源,而自己没有什么资源,也就不愿意去做执行业务。
第二,即便有部分律师看好执行,真正投入时也面临诸多障碍。
执行案件,尤其是疑难执行案件,往往面临三个障碍:
一是风险高。我们判断那些疑难终本案件到底能不能做,起初是凭感觉,后来凭专业、凭技术、凭数据、凭线索,如果不具备这样的判断能力,哪怕接下了业务,走完了前面的99步,也会发现第100步根本跨不过去,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结果案件做不成。
二是成本大。我们所有的案子都需要尽调很多次,去到很多地方,平均下来,做一个执行案件的成本在5万元以上。
三是周期长。我们所有办理成功的案件,平均结案周期是8个月。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律师专注于做执行案件,他有可能会面临8个月颗粒无收的状态。而且,案件还不一定能办成功。
因此,已经有专业方向、创收很好的律师不会选择执行,而没有专业方向、有兴趣做执行的律师很难坚持下去。
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转型做了执行,并且一直坚持到现在呢?
这里面有两个因素,一是缘分,二是努力。
2016年,一次机缘巧合下,我通过检索发现了一个终本了8年的案件,我拿到案件后,用了三个月的时间找到了线索,最终把这个案件圆满完成,拿回3100万本金、2000万利息,我也因此在执行业务上收获了第一桶“大金”。
2017年,我在之前的律所内组建了一个不良资产团队,之后遇到过很多困难、失败,但我们从来没有怀疑过执行业务的前景,所以即便很长时间没有一个案件能成功,但我们依然坚持学习、研究、总结,并坚持创新。我们团队的小伙伴们兼做其他业务,用以平常的生活开支。
2018年,我们迎来了好运,当年有两个大标的和几个小标的的案件回款成功,我们自此摆脱了财务危机。
之后,我们团队8位合伙人一致认为,既然我们的愿景、价值观都如此一致,为什么不自己开一家专做执行的律所呢?
2019年4月,我们拿到了律所执业许可证。但律所成立后的半年时间里都没有收入,一直在往里投钱,好在我们还是坚持下来了,并且进行了一体化建设、公司化运营,进行业务上的深耕细作,一路走到了现在。
从组建团队到目前为止,我们也取得了一些小成绩——
全国签约合作律所100余家办案法院200余家,团队小伙伴的足迹深入到了全国很多不为人知的小县城;
签约客户300余家,包括一部分上市公司。特别是今年,我们明显感受到,上市公司、央企对于疑难执行业务的需求特别大;
执行到位金额超过2亿元,全部都是现金。所有本息的平均回款率达到126%平均回款周期8个月
- 2 -
专注于执行,我们的经验和心得
1. 两大关键
执行回款有两大关键,一是能通过律师的努力找到法院“四查”(查存款、查房产、查公司、查车辆)之外的财产线索
二是法院的推动。在找到财产线索后,律师一般是直接交给法院,而我们对线索进行分类,进行细致的调查,为不同类型的线索配相应的执行方案,并对这些执行方案做可行性分析。这样法官在看了我们的执行方案和可行性分析后,会更愿意推动下去。
2. 三大模式
① 运营管理模式
我们之所以能够在执行领域取得一些小成绩,和我们一体化管理和全流程办案的管理模式是分不开的。
我们律所规模不大,只有24个人,12个律师,12个非律师。我们把每一个案件都划分了16个环节,把团队成员划分为三个小组:签约部、线索部和推进部,分别负责这16个环节。
我们还配置了一主一辅专门的人员来负责法律文书的写作,包括申请书、执行方案,甚至是为了减轻法官工作量、帮法官写的一些法律文书;同时,我们还有专门的人来负责法院的快递的送达。
我们不能确保每一个案件都能成功,但所有成功的案件,都是极致办案的结果。16个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做到极致,有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整条线索都会废掉。
② 收费模式
之所以执行业务市场大,但做的人少,收费难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大部分律师都不愿意接受全风险代理的模式,而客户往往愿意在诉讼阶段支付律师费,但很难接受在执行阶段提前付费。
我们所有的案件,都是全风险代理,只有回款成功后才收取客户的律师费。如果不采用这种收费模式,我们将很难获客,很难在全国范围内收获大量的疑难终本案件。
很多同行都问我们,全风险代理,万一客户赖账怎么办?我们其实也担心,但我们只能选择相信客户,相信只要让客户感受到我们办案的过程和结果都是与众不同的、都做到了极致,客户会对我们充分信任。在我办理过的这么多案件中,除了一个案件外,其余案件的律师费都是如期支付的。
③ 竞争模式
我们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三方面的能力:

       

一是深挖、应用财产线索的能力。
我们有一个专门的线索组,负责财产线索的挖掘和应用。线索组共5个小伙伴,负责对每一个案件的线索进行初筛、精筛、核实、精选和匹配。平均每个案件初筛线索20条,最后精选出5条,平均每个月精选出至少200条线索。
二是执行实战的策划能力。
我们执行办案,并不是找到线索,交给法院就结束了。案件很有可能推进不下去,不是我们的线索有问题,也不是法院有问题,而是我们的策划能力有问题。
执行律师就像是一个导演,仅有专业知识是不够的,还要有全局观念,能够掌控整个案件的进展。
我们做的都是疑难案件,涉及到方方面面的博弈,经常会遇到一些阻碍,比如被执行人隐藏财产、次债务人不配合、执行异议、线索作废、和解谈崩等等。遇到这些突发状况,需要及时调整方案,进行临场应变,甚至出一些“奇招”。
三是团队的高效办案能力。
我们的团队足够团结、足够专业,以及足够拼。
我们的签约组,每天电话谈判至少7个小时,平均每1.1天签约一个客户;
线索组,24小时动态跟踪,平均每1.38个工作日推出一家客户线索。我们对线索组的要求是,一定要比别人更快知道线索;
业务组的律师是最累的,人均每周出差3.6天,而且去的都是偏远地带,我们常常自嘲说我们是去“扶贫”的,拉动了当地酒店业、餐饮业发展。此外,人均每天推进8条财产线索,人均每2.21天进行一次现场调查。
大家都知道今年情况特殊,执行案件很难推进,但我们在坚持之下,依然实现了一些突破和进步。和去年同期相比,无论从签约的数量、签约的金额以及结案的数量上,我们均取得了进步,特别不容易。执行真的很难,但我们还是要迎难而上。 
- 3 -
解决执行难,需要律师的力量
做执行业务这几年,起初我的成就感可能是接到了多少案件、赚到了多少律师费,但后来我发现,最大的成就感在于,我们通过努力帮助了那些终本案件的申请人,让他们实现了回款,改变了经营的困境。
去年我们在上海的一位客户,由于经营困难,企业面临倒闭,而她的丈夫又罹患重病。我们在接受委托后,经过8个月的努力,不负所托,最终连本带息拿回380万。这380万对她而言是一个救命钱,不仅救了企业的命,也救了丈夫的命。
在疑难终本执行案件领域坚持这么些年,并不容易,小伙伴们都很拼。我们一位律师头天知道一份执行裁定文书的送达出现了问题,马上连夜开了10个小时的车,从无锡赶到三门峡,和快递员一起将文书送到企业负责人手中。这种拼劲让我非常感动。
成就感同样来自于我们对解决执行难所做出的一些贡献。在这几年的时间里,我们先后在新疆、青海、贵州、云南等偏远地区开创了首例调查令,助力这些偏远地区的法院在执行制度上、方法上实现从0到1的突破。
今年5月份,我们在某中院办结了一个案件,承办法官就这个案件专门做了一个调研报告,大致主题是律师可以如何参与法院的执行工作,并将我们在执行中的创新方法在省高院会议上进行推广。在攻克执行难的道路上,我们尽到了一些微薄之力。
在中国,有至少1/5的终本案件被封尘于法院的档案资料室里,有太多太多的当事人因债权无法实现而陷入经济困难、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倒闭的悲剧,而实际上他们原本是有回款机会的。这些有条件实现却没能实现的回款,造成了大量的现金被困于不良资产的池子里,丧失了它们作为流动资产的价值,也间接影响到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而目前为止,攻克执行难的重任都落在法院、法官的身上,他们承担的已经足够多。唯有律师参与进来,才能将这一部分的不良资产回收、流动起来。
让我稍感遗憾的是,真正愿意做执行业务的律师还是太少了。执行难的顽疾始终得不到解决,仅凭我们一家律所是远远不够的。我希望更多律师能够进入执行领域,共同为解决执行难问题贡献力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