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玉器的永恒传说
清代玉器品种和数量繁多,以陈设品和玉配饰最为发达。仿制的工艺更加高超,清代是中国玉器文化最为混乱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圆雕处理的玉陈设品、玉人、玉山子。清代最 大气的一件玉器------大禹治水图,也是至今最 大的玉山子,是重量达5300公斤的超级玉器,堪称玉山子之最。这种巨大的玉器是清代的一大看点。
清时期玉器造型的主要特点是:与当时的绘画书法以及工艺雕刻紧密联系,全面继承了前代玉器多种碾工和技巧。并有显著的发展与提高,碾法突出体量感,并追求工笔画功力。其玉质之美、品种之多、应用之广都是空 前 绝 后。清代碾法,要求严格,规矩方圆,线如直尺、圆似满月,姿角圆润光滑,无论是器物的内膛、侧壁或痕、足等次要部位也一丝不苟,里外均话费大力气,做工十分讲究,镂空尤其重要,足以以假乱真,俏色玉各种色泽组合天衣无缝。
清代玉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 一阶段当然就是康熙和雍正时期。这个时期玉器制造主要是在民间,大规模的宫廷制造还没出现,所以这一时期的玉器的主要特征是:龙、螭、人物、和云朵等纹饰风格典型,纹饰起凸较浅且圆润,不露锋芒;表面抛光极 具特色。第 二阶段就是乾隆及嘉庆初年阶段,这是玉器清代玉器进入清代玉器制造的高潮期,这时宫廷玉器充斥各个殿座,各主要大城市玉肆十分兴旺。民间观玉赏玉之风兴盛,玉器的用途更加广泛,陈设、器皿、佩饰、祭器、偶像、文玩、用具、镶嵌等等,品类齐全。玉器的题材广泛、数量巨大、工艺高超都是前 所 未 有的,而且清乾隆时,内务府设立了专门仿制痕都斯坦玉的作坊,苏州的专诸坊也有仿制。第三阶段是清晚期,这一时期的玉器生产可分为宫廷玉器和民间玉器两部分,道咸间战端又起,内忧外患,国家经济严重受挫,新疆玉贡完全停止,宫廷玉器日渐衰落,有时甚至停止碾制。地方大城市的玉肆,也因原料不足及经济衰退而逐渐衰落。没有太多可讲述的。
中国古代玉器走过了8000年的风雨历程,到了清代,又进人了新的高峰。这一时期的玉器,无论是选材、制作加工水平以及种类和数量,都非常的鼎盛。在清代,玉器的使用量很大,成为生活中独特的文化艺术风景。许多玉器都是在专门的作坊里制作的。
由于传统沿袭的关系,清代玉器和当代玉器中的传统制作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清代玉器因其特殊的文化背景,有很多典型之作,上不同于明,下不同于今,上海博物馆典藏并对外公开的几件器物当能体现这种特征。
仿生玉器在清代玉作题材中风靡一时。菊、荷、莲、梅等造型的文玩与陈设玉器多出新出奇、巧夺天工。水盂又为文房用具。本件作品玉料莹润丰腴,雕工则精致细巧,莲花与水盂通过缠绵的枝叶浑然融合在一起,旁有鹭鸶口中衔鱼伫立一边,意趣盎然,充满浓厚的自然气息。莲鹭纹蕴含预祝文人一路连科高中的寓意。
其实详细研究中国玉器文化,你会发现在清朝以前的玉器,极少有珍品。无论是在材质上还大小及数量上,清朝都是一个巅 峰般的存在。又分清前期、中期和后期。前期算是清朝的休养生息时期,顺治到康熙,在清朝掌权的前一百年间,盛产玉石的新疆等地还没有收复在清朝版图之中,所以玉路不通,在清朝前期留存下来的玉器极少,仅故宫的馆藏清代玉器中,都没发现刻着顺治和康熙年号的玉器,但从书中的记载我们能了解到,当时的江宁织造进贡的玉器,也多是如汉玉笔架等前些朝代的玉雕作品。所以这个时期的中国玉器文化其实和以前差不多,少有珍品,但却有一个好的苗头,在帝国在康熙的治理下,民生逐渐复苏,经济有了相当大的发展,而伴随着玉器文化也开始了全面的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