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国保--古遗址(17)

本篇目录:

****************************************
161.邓国故址 
周                                                           湖北省襄樊市
162.施州城址 
宋                                                            湖北省恩施市
163.唐崖土司城址 
元至清                                                     湖北省咸丰县
164.容美土司遗址 
明至清                                                    湖北省鹤峰县
165.高庙遗址 
新石器时代                                             湖南省洪江市
166.炭河里遗址 
周                                                            湖南省宁乡县
167.舜帝庙遗址 
宋                                                            湖南省宁远县
168.宝镜湾遗址 
新石器至青铜时代                                   广东省珠海市
169.白莲洞遗址 
旧石器至新石器时代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170.鲤鱼嘴遗址 
旧石器至新石器时代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
161.邓国故址

邓国故址位于襄阳市樊城北约6公里处,为西周邓国都城,故名邓城,距今2000多年。邓国是西周时期诸侯国,封为侯。公元前678年被楚国灭掉。战国后期,秦昭王封公子悝为邓侯。秦统一后,邓城属于南阳郡。汉为邓县地(即古樊城)。这里南近汉水,北接南阳盆地,地势平坦,四周开阔,交通便利,战略地位重要。


邓城土城墙略呈长方形,东墙长766米,南墙长896米,西墙长713米,北墙长858米。墙厚10至15米。墙残高3米左右,四角稍高,最高处6.3米。四面均有城门。护城河宽40米左右,现为水田。城东南角外有高约8米土台,俗称烽火台,也称阅兵台。城内有十字街道,西北角有明代建的宁国寺。邓城内外地下历史遗存十分丰富。相传城内偶有铜镞、金粒可拾,城内有时杀鸡还可取出金粒,故有“邓城不卖活鸡”之说。从新石器时代到西周、秦汉及以后朝代都有,是研究历史的宝贵资料。离邓城北约3公里的丘陵地带,有两周时期墓葬群,“邓公乘鼎”和“吴王夫差”剑分别出于山湾和蔡坡墓地,出土大量青铜器。据考证,这些墓地与邓城密切相关,其中铸铭文的,就有邓、楚、吴、上鄀、蔡、曾等国器物,是研究楚文化及邓、楚和有关国家极为珍贵的实物资料。


2006年6月邓国故址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2.施州城址


施州城遗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市舞阳坝街道办事处周河村、六角亭街道办事处六角亭老城区,占地总面积达10余平方公里。由六角亭办事处的古施州城楼城墙遗址和位于舞阳坝办事处的柳州城遗址、南宋引种西瓜摩崖石刻、通天洞石刻共同组成。始建于宋代,建造的时候这座建筑还是座土城,后来历经元、明、清各朝的扩建和维修成为全国目前较少保存的有古城墙、碑刻和有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宋城遗址。

全国各地都有着众多的遗址群,而这里的遗址却很好的保留着古城墙、碑刻和建筑,这种保留完好的建筑群是国内罕见的。到施州城址旅游,这座始建于始建于宋代,建造的时候这座建筑还是座土城,后来历经元、明、清各朝的扩建和维修,运用了大量的砖石来加固这座建筑。但由于历史的沧桑,施州城址的东北两城楼、城门已经消失殆尽,不过西、南城楼及城门都保存完整。恩施自古以来就是兵家的必争之地,所以这里是覃氏发祥地,这里拥有的四城门遗址、城墙、石刻、马道、校场坝、将军坟、哨卡等遗迹,让处于多事之秋时期的恩施多了一些故事。城址内的西瓜碑记载了郡守秦将军到此种植西瓜的故事,人们就在此立下了一块碑,俗称为“西瓜碑”。虽然这块”西瓜碑”只是记载了一件小事,但是,它却是中国唯一的实物加载引进植物种植的记录。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施州城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3.唐崖土司城址

唐崖土司城址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唐崖镇,背靠玄武山,面临唐崖河,遗址所在地古属施州,主要族群为自古定居于此的土家族,元末起由覃氏土司世袭统治,管辖领地600平方公里。唐崖土司城始建于元朝至正十五年(1355年),鼎盛于明天启年间,废止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改土归流,共历16代18位土司,计381年。城址占地总面积74万平方米,主要遗存有张王庙、“荆南雄镇”牌坊、衙署、大寺堂、土司墓、采石场、营房、桥上桥、院落、道路等自然景观遗存。


“荆南雄镇”牌坊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年),是明廷为表彰土司覃鼎的战功而立。为唐崖土司城遗址中最具标志性的建筑遗存,是衙署区建筑群的起始,前有石阶与中门垂直连接。牌坊为砂石仿木结构,通高7.15米,面阔8.4米,三开间,四根石柱前后有高2.5米的抱鼓石及石狮(现残存一个)。横额中两面分别书写“荆南雄镇”和“楚蜀屏翰”八个大字。前后均有提记,记录了牌坊的建造缘由、时间。中间枋面雕刻“土王出巡”“哪咤闹海”等题材,两侧枋面雕刻“渔樵耕读”、“槐荫送子”及麒麟、龙、凤等图案。这些题材多取自汉地,但有本地变通;也有直接反应土司生活的“土王出巡”等,是汉土艺术结合的产物。

唐崖土司城的东面、北面和南面大部分地方修建了城墙(又称外城墙),在其北面和东北面还修建了内城墙。城墙以自然石块稍微加工后垒砌而成,现大多可见,并保存在1米以上。其中,临河一面保存最好,高达2.5米,现存城墙基宽3.2米。在城的东门处,原有的城楼基础墙体远远大于城墙的宽度,现残宽6米至7米左右,可明显看出是城门楼的基础,现东城墙残长150米。

夫妻杉又名“玄武杉”,位于唐崖土司城址西面玄武山顶、玉皇庙旁,共有两株,大小树龄现已超过400年。据传,为土司覃鼎夫妇所植,是其夫妻爱情的象征,历来得到土司后裔的保护和管理。棵围约5米,高约44米,冠幅225平方米,两树枝干连理,并峙而立,如夫妻携手,已成为唐崖土司城址自然景观的标志。

张王庙位于唐崖土司城址西北部,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唐崖土司城武庙,因庙内主祀三国名将张飞而得名。张王庙由东向西分山门、马殿、拜殿三进,中轴对称式布局,现存石人石马一对。张王庙于清乾隆、光绪年间进行两次维修,最终毁于文革,现罩马亭及附属保护设施建于80年代。

土司墓葬城址东北角高坡上,有并列两座明代墓葬,一为土王墓,一为田氏夫人墓,占地总面积400平方米。土王墓封土保存完好,墓葬石室,宏大而华丽。椁室以钻凿砂岩垒成。前观为仿木结构的一斗三升式重檐建筑,长7米。屋面雕饰筒瓦,嵴雕龙首装饰,檐下斗拱明显,5根廊柱形成4间墓室。廊柱长方形,面宽0.45,厚0.6米。柱间宽1至1.1米。廊室间距1.85米,高2米。廊顶雕刻圆形藻井饰。再进为4个墓室,前有抹石门8扇。门高1.65米,厚0.1米,宽0.67米左右,门上雕饰格栏。墓室以整块砂石合成,长3米,高1.5米,两中室宽1.3米,侧室宽1.25米。各有石棺床,长2.7米,宽0.9米。后有壁龛,高离棺床0.5米。龛高0.5米,跨0.4米,深0.15米。室间以整块石隔开,厚0.15米左右。中雕小格窗,宽0.58米,高0.9米。窗眼为钱纹图案,可以相望。室顶雕刻藻井,以花卉为纹饰图案。墓前为八字形祭台,前端各立一小兽,两侧饰以精雕麒麟,高约1米。整个王坟以石建构,十分精美,其建筑格局及装饰实为土司文化的精品之作,代表了这一时期的石雕工艺水平。

七十二步朝天马位于唐崖土司城址东南部,为城外通往贾家沟入城的重要通道,因设有72级踏步而得名。主要依托沟坡南北向自然布局,路面均采用不规则条石和自然块石砌筑,全长约30米。七十二步朝天马始建年代不详,于光绪年间重建。


九道拐位于唐崖土司城址南部,全长约118米,现存踏步220级,道路依托沟坡南北向自然布局,呈回环式螺旋状分布,路面采用石板与毛石混合铺砌,局部利用基岩开凿,垂直高度近80米。临近沟底处设有卡门,现仅存石砌台基,宽约2米,高近3米。九道拐设置隐蔽,离南城门较近,据专家推测,九道拐为土司出行隐秘通道或战时逃生通道。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唐崖土司城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4.容美土司遗址

容美土司遗址,是明清时期鄂西南鹤峰县势力较大的容美土司留下的包括万人洞、万全洞、情田洞、中府、爵府、南府等多处遗址的遗址群,分布范围达44平方公里,位于今湖北省鹤峰县等地,容美土司遗址的内容很丰富,但又分布比较分散。

爵府遗址分布在一座山包的西南山坡上,由于破坏十分严重,地面以上的建筑全部被毁,只在南北长200、东西宽130米的范围内,留下了自下而上人工用石块垒砌成的一道道长短不同石碚围成的大小不等平台16个。这些平台上均修有建筑设施。爵府遗址出土遗物较少,以砖瓦片、鸱吻及石构件等建筑材料为主,还出有少量碎瓷片。其中四件官窑瓷器有青书落款和诗文,分别是“大明成化年制”、“藏山隐海之英”等。

万全洞又名何家洞,位于鹤峰县容美镇屏山村四组、溇水河东岸悬崖中部,距山顶约 100米,距溇水河高约 300 多米。面积约 1000平方米。洞内光线充足,顶部有少量泉水渗出,并通过土司时期人工沟渠流往洞外。万全洞洞府是土司在屏山的最后一道防线,素有“平山为之表,平山有万全为之里,表里相依,而前人经始平山之举,可以告成矣”之说。末代容美土司田旻如(田舜年之子)在清兵压境的情况下,退守万全洞中,后因土民叛离,田旻如见大势已去,于清雍正十一年(1733)十二月十一日自缢于洞中。


万人洞位于鹤峰县容美镇庙湾村,亦称鱼泉洞。顺治年间(1644~1661),土司田甘霖在万人洞始建城府,康熙三十七年(1698)土司田舜年又增新扩建,后被喻为“磐石重城”。万人洞为天然石灰岩洞穴,有前后两处洞口,两洞口相隔约百米,可通过支洞相互连通。洞内有数条支洞,部分支洞可绵延数里。后洞口悬于崖壁上,下方有一条地下暗河从岩壁下缓缓流出。前洞口位于朝上坡山崖底部,洞口高20 余米,宽 10余米。洞口处现存有石质劵形城门和城墙,保存较完好。洞门右侧城墙上镶嵌有土司田舜年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所撰《万人洞记》碑文。

“百顺桥”碑位于鹤峰县与宜昌市五峰县交界处。容美土司田舜年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倡修,康熙二十九年(1690)建成。时值田舜年进京朝觐归来,于是欣然题名“百顺桥”,并撰写了《百顺桥碑记》。


白溢坪(北府)位于五峰县采花乡白溢坪村。白溢坪是半山顶上的一大坪地,四周绝壁高悬,地形东高西低,方圆约20 平方公里,山体主峰黑峰尖海拔约 2383米,为五峰是华中地区第二高峰(仅次神农顶),山体险峻雄伟,山下旷野(白溢坪)为三个平缓的大型坪地,称下坪、中坪、上坪,山顶称天堰。

桥头的《九峰桥》碑刻记载,该桥由“湖广容美都统司少傅左都督正一品信官田舜年、一品夫人刚氏、长男应袭中营总兵官田昞如、次男田琬如、田琰如、田琯如”捐资,由田舜年之弟田庆年所属的东旗承修,聘请湖南邵阳府石匠指导。建成时间为“康熙二十五年丙寅岁黄钟月长至日”。《彪炳千秋》碑则记载,民国十六年(1927)桥梁曾被洪水冲坏,当地善士集资将其修复。


情田峒位于鹤峰县太平镇唐家村七组、大寨峰西侧峭壁上,为天然石灰岩溶洞。洞口面西,呈纺锤形,洞内支洞繁多,有暗河和天坑。主洞左侧有一洞,右侧有数个小洞,可相互连通。洞口外的石壁上刻有《情田峒记》石刻及容美土司田舜年撰写的《捷音者序》石刻,两篇铭文共1600余字,前者记录了康熙十九年(1680)修造洞府的经过,后者记录桑植、永顺、散毛土司合兵进犯容美,围困土司田舜年于情田峒,数日后方得援兵解围的历史事件。右侧一洞口下有土司时期石刻“情田峝”三个楷书大字,高约1.2米。土司时期在崖壁上修建了包括“申伏楼”等在内的建筑,这些建筑在崖壁上凿洞插梁、立柱为基,相互间以栈道相通,洞口置于楼阁处,形成一种半壁楼阁半壁崖穴的独特悬空建筑。情田峒曾是土司田舜年屯兵贮粮之所,他在这里建造了可贮存五六百石(约合今5000~7000 斤)粮食的大仓,以及用于防御的各种器具物资,在敌众我寡时,可连月固守不出,而无缺粮之忧。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容美土司城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5.高庙遗址

高庙文化遗址,位于湖南西部洪江市安江镇东北约5公里的岔头乡岩里村,地处沅水北岸的一级台地上,分布面积约3万平方米。整个遗址为一顶部较平、周边呈坡状的台子。是保存完好的新石器时代贝丘遗址,分布面积约1.5万平方米。文化堆积最厚处距地表达5米多。遗址最初在1986年被发现。迄今为止共进行了三次发掘(1991、2004、2005年),发掘的总面积近1700平方米。1991年11月,湖南省考古研究所对高庙文化遗址进行了首次主动的考古发掘,出土了大量工艺精美的陶器和宗教祭祀艺术品。2004年,考古工作者在遗址中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7400年前的女性人体骨架,受到考古学界的瞩目。


遗址可分为下部遗存和上部遗存。下部遗存与皂市下层中晚期年代相当(距今约7400年),出土有相当数量的白陶器、釜、罐、钵等,器物造型奇特,很少带有附耳。纹饰戳以印笔点凤鸟纹、兽面纹最具特色。上部遗存与大溪文化的年代相当(距今约6500-5300年),与大溪文化有一定的联系,纹饰以戳印纹和凸点纹为主;釜、罐类陶器,仍保留着曲颈的传统风格,也因此被有关学者分别命名“高庙下层文化”和“高庙上层文化”。高庙遗址所发掘的文化遗物,不仅证实了“涣水文化类群”划分的合理性,而且进一步表明进入新石器时代以后,这里的石文化不仅保留了自己鲜明的地域特色,而且对洞庭湖地区文化,甚至岭南的文化交流产生过重要影响。高庙遗址是洪江市古代文明史上的一处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历史、科学价值和特殊的艺术价值,尤其是高庙下层文化流行的戳印凤鸟纹和獠牙兽面纹面案,其神秘性和艺术性,可与良渚玉器和商周青铜器上的图案媲美,这将为湖南省乃至全国古代文明的研究开辟一个新的途径。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高庙遗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6.炭河里遗址

炭河里遗址(宁乡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湖南宁乡炭河里西周城址):位于宁乡市黄材镇寨子村塅溪与沩水交汇的台地上(黄材镇在山间盆地),是南方地区最早的西周城址,发现于1963年初,考古工作者曾对此先后进行了五次发掘,证明炭河里遗址为西周时期某一方国的都城所在地。


20世纪30年代以来,宁乡炭河里遗址和周围邻近地区陆续出土了多批商周青铜器,达300余件,其中大部分出土在以遗址为中心直径不到2公里的范围内。如四羊方尊、人面方鼎、兽面纹瓿、“癸”卣(内有环、玦、管等玉器320余件)、“戈”卣(内有珠、管等玉器1170余件)、云纹铙(伴出环、玦、虎、鱼等精美玉器)、象纹大铙(重221.5公斤)等,无一不是中国商周青铜器中的上品,被考古界称为“宁乡青铜器群”。宁乡藉此以“青铜器之乡”享誉海内外。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炭河里遗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7.舜帝庙遗址


舜帝庙遗址位于湖南省宁远县城南30公里九疑山瑶族乡舜源峰北麓。又名舜祠、舜殿。原有仪门、拜亭、正殿、寝殿等,今仅存仪门、拜亭、寝殿部分建筑。“帝舜有虞氏之陵”碑两侧碑林犹存部分碑刻。舜帝庙虽然被毁,它的旧址上也早已建起幢幢高楼,但后人思贤之心始终未泯。

舜陵是中国五大古帝陵之一,是中国唯一的舜帝陵墓,乃舜帝南巡崩于苍梧之野而葬于九疑山。陵庙祭碑廓内保存的历代祭碑36方,它们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从发掘出来的遗址来看,宋代舜帝陵庙规模十分宏大,建筑面积达32000多平方米,已经发掘5014平方米。在宋代舜帝陵庙的建筑基址之下,还发现了唐代舜帝陵庙建筑遗址、建筑构件和大量的唐代文物,印证了历史文献关于唐代舜帝陵庙的记载。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舜帝庙遗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8.宝镜湾遗址


宝镜湾遗址位于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南水镇高栏岛西南部的宝镜湾。包括遗址和摩崖石刻画。是一处沙丘连山岗遗址。1997-2000年,先后进行一次试掘和三次发掘,出土了大量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商周时期的陶器、石器、玉器、水晶器等遗物及居住遗迹。其中,网坠100多件以及以重达18.5公斤的石锚,反映了史前居民渔业生产的特征,对于研究环珠江口的史前文化具有重要的标尺作用。宝镜湾岩画中的人物现象,以大船为中心的密集神秘图案,对于研究南方沿海这一时期的祭祀活动、宗教信仰、图腾崇拜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遗址附近还发现了5处7幅摩崖石刻画,画面内容与遗迹之间有某些内在的联系,如陶片纹饰与岩画线条有很大的相似性。这些摩崖石刻画分别是“藏宝洞”3幅,“大坪石”、“太阳石”各1幅。摩崖石刻画应是新石器时代晚期至青铜时代的产物,是南越古先民的生活写照或图腾崇拜。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宝镜湾遗址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69.白莲洞遗址


白莲洞遗址位于广西柳州市东南郊12公里的白面山南麓,是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因洞口有一块巨大的白色钟乳石,形似莲花蓓蕾而得名。白莲洞遗址洞口朝南,洞口高5至6米,洞内宽18米左右,遗址面积150多平方米。白莲洞遗址所处的白面山海拔249.8米,高出附近的地平面约152米。遗存文物有人类用火遗迹火坑、人类牙齿化石、石器、陶片,动物化石、动物牙齿化石等。白莲洞遗址提供了探讨华南地区古人类演化及其生产活动,特别是原始农耕与动物驯养活动产生的环境背景。

1956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古人类研究室华南调查队在裴文中教授率领下对白莲洞遗址进行发掘,在白莲洞扰乱上层发现石器4件,骨器2件。经贾兰坡、邱中郎两教授鉴定,该洞的堆积物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1973—1982年,白莲洞遗址经过多次发掘清理,采到了多种标本,并通过堆积物可白莲洞遗址分成五个连续的文化层。

2006年5月,白莲洞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70.鲤鱼嘴遗址


鲤鱼嘴遗址位于广西省柳州市南1.5公里的龙潭山南鲤鱼嘴的山下岩厦处,北距柳江河约3公里,是旧石器时代至新石器时代早、中期遗址。1980年1月,鲤鱼嘴遗址在柳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考古时被发现。1980年10月至1980年11月,柳州市博物馆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物工作队对鲤鱼嘴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试掘面积56平方米。1987年,中山大学人类学系师生与柳州市博物馆,对鲤鱼嘴遗址进行了一次补充性发掘。

鲤鱼嘴遗址长约10米,宽约5—8米不等,面积约80多平方米,依山势坐北朝南,略呈V字形。遗址共发现墓葬6座,出土陶片、石器、骨器、石核、废石片以及大量水、陆生动物遗骸等。鲤鱼嘴遗址可划分为二期文化:第一期文化(即下文化层)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以打制石器为主;第二期文化(即上文化层)为新石器时代中期文化,打制石器虽然仍占一定比例,但磨制石器数量已有所增加,而且磨制技术也较以前进步,并出现了通体磨光石器。


2006年,鲤鱼嘴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