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多点仪式感孩子才会更幸福
Your Children Deserve the Best Home Education
文|小杰
电影《小王子》里,小狐狸对小王子说了这么一段话:
“你每天最好在相同的时间来。比如说下午四点钟来,那么三点钟起,我就开始感到幸福。时间越近,我就越幸福。到了四点钟的时候,我就会坐立不安;我就会发现幸福的代价。
但是,如果你随便什么时候来,我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该准备好我的心情,应当有一定的仪式。”
小狐狸和小王子的见面,因为有了仪式,使它感到很快乐,使它发现了幸福的价值。
我们的生活不是也一样吗?现实生活中,仪式感无处不在。孩子的毕业典礼、夫妻的结婚纪念日、家庭成员的生日……这些重要节日的庆祝看似无用,却可以成为家庭幸福孩子快乐的秘籍。
美国亚特兰大日报社做过这样一个研究调查,发现在家里“gathering stories and memories”(收集故事和回忆)所带来的幸福感远胜于物质的满足甚至学业事业上的成就。
尤其是家庭的传统活动,它给所有家庭成员留下的回忆和带来的幸福感是源源不断的,不会因生活的变化而改变,尤其是有了孩子之后,这种幸福感就更明显了。
那么,仪式感究竟是怎么来的呢?
毕淑敏曾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我们要负责为自己的人生寻找一个意义。
而仪式感就是赋予时间特殊意义的东西,说白了就是用心对待生活中那些看似平凡的小事。
仪式感其实无处不在,日常小事都可以创造“仪式感”。
《纽约时报》曾评选出美国十大经典家庭传统,可以借鉴。
早起说“早安”,睡前道“晚安”,出门前给彼此大大的拥抱,不辜负美好的每一天。
每晚至少15分钟的亲子陪伴时间,可以是读绘本,也可以是亲子游戏,更或者啥都不做,躺着聊天,让孩子带着满满的爱进入梦乡。
一家人坐在一起用餐,不用正襟危坐,随便聊天吧,开心的,委屈的,互诉衷肠。
不缺席孩子成长中的重要活动:家长会、颁奖典礼、学校组织的旅游、亲子运动会、汇报演出等,孩子特别渴望被重视,家人的陪伴会让他自信满满。
每年都要有一家人的旅行,可以是长途亲子游,也可以是每周末的周边自驾游,只要全家出动就足矣!
让孩子参与特定节日的流程。比如过年,从小年开始,告诉他们扫尘、祭灶、煮大肉、宰只鸡、把面发、蒸馒头等。
而后剪窗花、贴春联、放鞭炮、包饺子、守夜、团拜……带着孩子完成这些,他们才会明白,原来,这就叫“过年”!
在这些活动中,家长的出现会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和认同感,而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子,也会成为家长和孩子共同的美好回忆。
过去古人读书,往往讲究沐浴焚香,其实在乎的就是仪式感。
聪明的父母,懂得利用仪式感为美好的记忆加一层保鲜膜。
曾经看过一期名为《父女情缘,一年一拍》的TED演讲。演讲人是美国摄影师StevenAddis,分享的内容是关于15张照片,但这次Steven不是掌镜者,而是出镜人。
故事的开始要追溯到十多年前。
那年,Steven受邀去纽约演讲,又恰逢女儿1岁的生日,于是妻子让他抱着女儿在纽约街头拍了张照片。
一年后,因缘巧合之下,他们再次来到纽约,于是父女回到同样的街道摆出同样的姿势再次合影留念。
等到女儿快过3岁生日的时候,妻子就建议,“嘿,你为什么不带萨比娜回到纽约来个父女之旅,继续这个小传统?”
于是,这个独属于父亲Steven和女儿萨比娜的生日仪式,就这么延续了15年。
Steven说,“这是我和女儿最期待也最珍惜的时间。我们并不知道这样的旅程会改变我们的生活,但对我们而言,它渐渐变得神圣起来。”
对父亲而言,拍照的小仪式见证了女儿的成长,妥善地保存了父女之旅的美好回忆;
那女儿的感受呢?
照片中她越发咧开的嘴角,一次比一次灿烂的笑容就不言而喻了。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说,生命是由生活体验组成的。而体验生活,需要仪式感。它能为记忆保鲜,让幸福绵延。
因为有了这些小传统、小仪式,哪怕再平淡简单的日子,在孩子的记忆里,是幸福隽永的。
作者李思圆在《生活需要仪式感》这本书里提到,仪式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
其实,我觉得简单点说,仪式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细节的能登大雅之堂的表达方式而已。它可以是信仰,是对生活的热爱,是对精致方式的认可和追求。
不仅孩子需要仪式感,家长也需要仪式感的东西来提醒我们,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与远方。
在爱人生日时,和孩子一起策划庆祝,准备一份简单的小礼物。你和孩子的用心,会让另一半感受到自己是被爱着的。
人生不易,且行且珍惜,让我们学着把一地鸡毛的琐碎日子扎成一把漂亮的鸡毛掸子,把日复一日的柴米油盐慢慢熬成诗和远方。
说到这里,还不赶快行动起来,用美的眼光去找寻创造家庭的小仪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