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灵之旅 | 怀念父亲(文 /刘家琪 刘奇宇)
——刘楚汕先生书法集
揭阳市揭东区霖磐镇桂东村人,霖磐镇文彦中学教师,自署岭南榕水人家,爱好书画,书法艺术秉承“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创作理念。
曾为:中国楹联学会会员、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揭阳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揭阳市青年书法协会副会长、揭阳产业园书法家协会主席、揭阳市揭东区政协委员。
怀念父亲
文 | 刘家琪 刘奇宇
小的时候,只知道父亲是一名教师,喜欢写毛笔字,亲友多。因为我小时候多数时间与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后来读书更多时间是在学校。很多人都夸我爸的字写得好,字好人也不错。他经常会收到很多书法信件和报刊,家里有很多的奖杯证书,听奶奶说,那都是爸爸参加各项书法大赛中获奖的奖品。
父亲喜爱写毛笔字,长年扎根于乡村。印象中,来家中做客的更多都是我爸的书友或学生,他们时而畅谈书法时而希望他们多关注社会。父亲练字多数时间是在晚上。有时他的朋友学生们都在深夜回家了,他还在那里不断的写字。我有时半夜醒来,发觉他还在练字,宣纸已经铺满客厅,墙上也挂满了他刚创作的作品。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行书横幅 70cm*139cm
父亲性格比较豪爽、从不阿谀奉承,在艺术创作上却非常谦逊,乐于欣赏别人的作品,他常说这世界上优秀厉害的人非常非常多,要永远抱着学习和谦逊的态度,才能够不断进步,这让我受益颇多。他结识的朋友因三观一致在一起,他们多数正直爽快、有抱负。
父亲一直强调道德性,他曾说:“每个人有了他的艺术成就,是人生的一大光彩,但如果没有良好的道德,没有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再好的艺术,也没有意义。”在人心浮躁的社会以及各行各业,父亲本有更好更快的事业发展道路,但却一直默默扎根于乡村,从事艺术创作与教育,坚持“修艺、弘德”。别人也许不理解,但作为家人,我们了解父亲的性格与抱负,我们无条件支持父亲的选择。在他看来,其一:艺术来源于真实生活,乡村远离浮躁,更适合创作。其二:学习书法艺术,更要强调道德,搞艺术重要,但立德修身更为重要,也要尽可能为家乡与社会多做一点事。他经常对学生这样讲,也是他坚持的创作理念。
毛泽东《沁园春·雪》 草书横卷 48cm*248cm
父亲热心公益,经常组织大家服务公益、逢年过节组织拜访老人、五保户、下乡派送对联。他带动大家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并推广书法艺术,以身作则,与大家致力于发展乡村文化建设。印象深刻的一件事,记得是我读小学的时候,有一年的正月初三晚上,父亲约了学生,也要带我们姐弟俩准备给乡里的一位孤寡老人拜年。那天晚上,天还下着小雨,路面很滑,外面漆黑一片,天气好冷。我们姐弟俩都有些不情愿,记得那时,父亲也没说什么,自己走在前面。随后庆忠兄带我们去到老爷爷家里,看到他住的房子又矮又旧,家里没有电灯,只是点着煤油灯。老人家驼着背,看到我们来拜年,脸上露出了慈祥的笑容。父亲问候他老人家之后把我们姐弟俩喊到老爷爷面前,让我和弟弟叫他一声“爷爷好”!那时,我清楚地记得,他好开心,嘴巴颤动着,声音有点沙哑说:“好、好孩子”!我们也很开心。后来我才知道,原来父亲在每年春节前后都会组织大家去敬老院慰问,也会去拜访乡里的一些孤寡老人,尽自己的所能给他们一点关爱,只是我以前不知道而已。
柳宗元《渔翁》 行书条幅 48cm*180cm
除了公益,父亲还经常强调要为这个社会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打我记事起,父亲每年暑假会办书法培训班,推广书法艺术。他每年的收入分三部分支出,一部分投入于书法推广活动基金中,一部分用于公益(捐献于村里家乡建设),一部分供我们姐弟学习费用。虽然资金不多,但也是一份心意,日子虽清贫,父亲也乐得自在。平常的日子里父亲守着清贫,口袋里揣着所剩无几的几百块,便用于他最爱的酒烟与宣纸。父亲口袋里永远最多只装小几百块钱,还有装一些打印出来的碑帖用于学习。他经常鼓动其他人筹备资金用于村里建设、书法推广以及捐款救灾,他的学生与朋友对此便深有体会, 甚至我和弟弟的压岁钱都被他鼓动着拿出来捐献,当我们收到红十字会的感谢信时,却有一种自豪感。我家虽然清贫,却努力地奉献出自己的一点力量。在我看来,父亲便是这个引路人,一个人的力量虽然不大,却致力于引领。有时甚至会被“有心人”曲解,但父亲不喜欢解释,千方百计凝聚正能量,百转千回发出好声音,尽量为社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把“修艺、弘德”当作了一生的事业。
陆游《游山西村》 行书横幅 138cm*69cm
父亲在生活中也有着“有趣的灵魂”。在他看来,生活不必富贵,但必须要有美感和仪式感。每逢春节,他都预订橘子盆栽和一大堆各色的菊花摆放在家里。我爸会差遣我和弟弟搬一些去爷爷家和树锋叔家,在家里播放迎春节歌曲,然后给协会和亲友们拜年。他从来不用手机群发,我爸都是一个人一个人发的短信,总共几百条短信,他说这样做才有心、有意义。也许在别人看来,收到的可能只是短短的祝福短信,可这却是他几十年不变的表达方式,是他用心为每个人发过去的祝福。而我和弟弟最怕的就是在他自己发不完的短信时候把我们两个人叫过去帮他发,而他则是在一旁乐呵呵打电话与别人拜年。说到春节,爸爸每年都组织公益去各个地方写春联送春联,他每年也会提前帮村里写好对联,贴在村里的“公厅”位置,总共三大幅,这个时候便会叫我、弟弟和堂姐三个人去完成这项小任务。以前年纪小,个子不够高,必须去搬来梯子,爬上梯子去贴厅门的对联,每当我们埋怨他居然让我们三个小矮子去贴春联的时候,他却总说这是一种生活体验。当我们贴好对联,叔叔阿姨投来赞许的眼光时,我们却也无比高兴。而我家的春联却总是最晚写的,我们倒也不在意。到了中秋的时候,他便在家里播放中秋的歌曲,非常喜欢传统节日。父亲也喜欢自己捣鼓制作一些东西,尤其节日时。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给门窗、柜子贴上自己制作的图案贴纸,非常有创意和含义,至今还在,现在一看到便会想起父亲当时忙碌捣鼓的身影。以前觉得父亲真厉害,没有他不会做的事情。他学过美术设计,让生活变得更有美感,能够去发现生活的美并带到创作中,更是验证了他所说的“艺术来源于生活”。父亲还喜欢各种鲜花,在他看来,鲜花既有美感、充满生机又有仪式感,让人心情愉悦。所以我也经常去花店挑一些鲜花摆放在家里,直到今天,也保持这个习惯。
云带月移联 行书条幅 34cm*138cm
在教育上,他几乎很少过问我们的成绩,也很少表露过多个人想法,却一直教诲我和弟弟,做人一定要谨记把社会(国家)放在第一位,家庭放在第二位,个人要放在第三位。每当国庆的时候,他会把节日阅兵的电视直播的声音开最大,说要让大家知道今天是国庆,要有国庆的仪式感,不能忘记爱国。到情绪激动时还要求我们全家站起来敬礼唱国歌,高呼共产党万岁!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祖国70周年国庆时,父亲已经住院了,却仍关注国庆庆典。他当时叫我把电脑带去病房,我们一起在那里观看了国庆阅兵仪式。我偷偷拍了爸爸观看的照片,这成为了我与父亲最后一次观看国庆庆典的回忆,明天就是71周年国庆了 ,不知父亲明天是否也会练字吟诗高唱国歌呢?还有一点,他的手机铃声是义勇军进行曲,估计很少人和他一样了。因此我和弟弟从小便牢记有大家才有小家,有祖国才有我们。另外,修艺更要修德,这已经渗入他的人生理念以及子女教育当中。我和弟弟从小便把《三字经》《道德经》倒背如流,长大后也努力践行父亲的教诲。其实我和弟弟非常羡慕别人家的爸爸,他们能够有很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带孩子们出去玩,关心他们的学习,也分担家庭责任。我一直觉得我妈很辛苦,既要上班又要照顾我们的生活起居和关顾爷爷奶奶,虽然偶尔和我爸也有意见不合的时候,但她却还是默默地支持我爸,从小教诲我们要尊重父亲,理解父母的不易。小时候,我是埋怨我父亲的,总觉得他和别人家的爸爸不一样。父亲在日记中写过:“人来到这个世界里应该要有追求,我始终这样想、这样做,家庭与事业往往是相对矛盾的,我确实没有协调好之间的关系,因而也丢失了这份难得可贵的'东西’。”他默默把平时难以言表的感叹写进他的日记里,包括与家人有关的重要日子,他也是关心家人的,只是不善表达。长大后,我越来越能理解父亲,他确实是个非常有智慧也很有见解的人。在高校时,父亲希望我争取加入党组织,我反问他,为什么你不加入组织呢?他说他认为自己离组织还有一定的距离,但他在不断靠近组织。
万壑数峰联 行书条幅 34cm*138cm
在我参加工作之后,爸希望我不要忘记工作之余仍要多读书,像古今名著、天文地理历史等书籍,他觉得我的认识领域还不够宽广,读书既可以让我的思维得到锻炼,还能让我的见识得到不断地提升,也可以充实我的精神世界。像《上下五千年》《资治通鉴》和《全唐诗》等,这些书都是我还在读大学的时候爸爸就亲自寄给我读的,他本人非常喜欢读书,家中有很多的书籍,我当时觉得时间还长,一直没有去践行,只是时间不会等人。父亲住院期间,仍提醒我一定要去学习,的确是父爱如山。
父亲早在多年前的日记中写过这句话:“生死是昼夜的事,生而有益于社会也就无憾了!生命的长短何足道!人总想活得长一些,为社会做更多有意义的事,但人最终是要走的,留给这个世界的遗产只是爱,愿大爱无疆,永存于天地之间!”我认为这便是给我们最好、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父亲离开之后,树锋叔和庆忠兄等人一直致力于帮助父亲在书法艺术上的传承,想让我写一篇关于怀念父亲的文章,我认为父亲的生平当然不是短短一篇文章能够表达出来的,以至于我迟迟没有动笔。明天又是一年一度的国庆节了,今晚翻看了父亲的一些音频有感,记下了有关父亲的部分回忆。父亲的生平事例以及理念其实已经潜移默化影响着身边的人,这篇文章只是回忆我自身经历的一些片段罢了,用这些简单的文字表达我对父亲深深的怀念。
李白《送贺宾客归越》 行书横幅 180cm*48cm
●性灵之旅 | 追忆楚汕先生(文 /刘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