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历史」即看即用的过渡词,让你写作像上了一层润滑油~

好的论文一定是逻辑清晰,转折流畅的。也就是说,不同的ideas之间会有自然的衔接,让读者很容易地跟上你的思路。而绝对不会出现跳跃性思维,好像还正在谈论事物A,突然就开始讲到事物B,让读者莫名其妙;也不会让读者搞不清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到底A和B之间是因果关系?还是有相似或不同?还是B是在对A进行补充说明?
要做到逻辑流畅,你的论文需要:
文章结构是可行合理的,每个段落都有它清晰的作用和目的。比如,intro段用来介绍主题的背景,陈述论文的中心论点以回答问题,并预告将如何在论文的主体部分展开论证;
通篇论文围绕中心论点句展开论证,没有离题,论证思路不松散;
每个body paragraph有且只有一个分论点,并在段首以一句topic sentence来陈述这个分论点;
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需要过渡词进行衔接。
这篇文章就来讲最后一点: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需要过渡词进行衔接。我总结了不同逻辑关系中,最常用到的过渡词。如果你的老师对你论文有评价 it is difficult to follow your train of thoughts,那最佳以及唯一的解决方法就是学会运用以下过渡词。让你的论文像上了一层润滑油,一个idea滑向另一个~让你的读者如沐春风,轻易地跟上你的思路,读懂你的论证。
To Add
First, Second/Secondly, Lastly/Finally
Furthermore/Further
Moreover
In addition
Besides
Likewise
Similarly
Not only…but also
To compare
Analogous to
In the same way
Similarly
Likewise
To contrast
Whereas
Yet
On the other hand
However
Nevertheless
On the contrary
On the other hand
By comparison
Although
Meanwhile
After all
In contrast
To give examples
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To demonstrate
To illustrate
As an illustration
In particular
To show concession
Granted that
Naturally
Of course
Even though
Although
Despite
In spite of
While it might be true that
To show result
As a result
As a consequence/Consequently
Therefore
Thus
Hence
To summarize/conclude
In brief
In short
In summary
In conclusion
On the whole
All in all
To conclude
To summarize
Hence
Therefore
Thus
Accordingly

建议你在每个category里面挑2-3个喜欢的过渡词,然后写作的时候就只用固定的这几个过渡词。比如,只要是表示结果的地方,你都下意识地用As a result或者Consequently。无需急于求成,想一口吃个大胖子把上面列举的都用上。毕竟每个category里面的词意思的区别不大,更多的是style和personal preference的区别。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写作的时候无需停下来想,这里是不是得加个什么过渡词?… 直到你把固定的过渡词练到胸有成竹,然后再慢慢地添加遣词用句的多样性,使得你的行文更具美感。
学姐帮你考试冲刺
AP考试就在转角了!(天啦好可怕!)
好多同学都来问,考试冲刺应该怎么准备。首先,请读:
现阶段,无论你准备程度如何,都应该抓紧利用最后一个半月的时间,第一,对每个章节和主题进行归纳、总结、主动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查漏补缺,加深记忆 。自己做出来的笔记,在考前一两天过一遍,也比看教科书的效果要好,因为是自己做的笔记,印象会更深刻。而不要只是单纯地阅读教科书,划重点,被动地吸收——这是很低效的方法,不适合冲刺阶段。
其次,加紧练习写作,锻炼写作技巧!要记得除了相当的史实积累,你还需要相当的写作技巧,才能在AP历史上拿高分。学姐最近批改了很多AP历史习作,但发现好多!同学还是完全没有尝试去完成官方给分纲领明确需要完成的任务。不少同学还取得SAT/托福的绝对高分,史实也准备地很充分,却白白浪费了DBQ/LEQ里一些最容易拿到的分数。真是太可惜呀~这些同学只要能明白怎么针对性地写AP历史论文,基本都立竿见影,提高1-2分。
如果你还在疑惑自己为什么题目其实是会写的,也满肚子的史实,但作文就是拿不到高分,那就要检讨一下是不是写作技巧上的缺陷了。
记住,AP历史高分=相当的史实积累+针对性的写作技巧。选择题还可以只靠史实来对付。但占了总成绩60%的写作部分(SAQ、DBQ、 LEQ),则是史实和写作技巧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如果你不懂得阅卷老师要求写什么、或者是不懂怎么写才能满足阅卷老师的给分标准,那么你的史实准备得再充分,或者是在其他考试中的英文写作再好,也无法在AP历史写作部分上拿到高分。
所以,学姐专门根据2018年AP历史College Board官方给分纲领总结开发了一套具体、可行、有效的写作视频课程。从Document Based Question (DBQ) 开始说起,告诉你DBQ里一定要做到的6项任务,以及一个万能的论文套路,把这6项任务合理安排成一篇论文。包括如何开头,如何写body paragraphs,等等。然后每个任务分解来讲,告诉你每个任务的达标要求、注意事项、以及写作窍门。并结合了美国史、世界史、欧洲史的实题作为例子,去展示如何实际运用讲到的方法。
当你明白DBQ该怎么写以后,LEQ和SAQ就很好理解了,因为大部分的写作技巧都可以直接应用到别的写作题型。所以在课程后面,各用一节课就可以快速掌握LEQ和SAQ的写法和要点。
另外,我最近完成了课程的升级,把知识点更加细化,每节课更短(大多数课在15分钟以下),让你更好吸收理解。并加入了更多的例子,展示给你看拿到一道DBQ,学姐会用什么步骤来读题确保正确理解题目要求、解读documents并记笔记、并把不同的documents联系起来,组织成分论点,并最终凝结成一句中心论点句回答问题,以形成一个可行的写作梗概。
课程适用于AP美国史、欧洲史、世界史。不涉及具体的史实内容,而是专门覆盖AP历史写作部分的应答技巧。尤其适合自学史实但是没有人可以点拨写作、以及在学校上课但是老师没有充分讲应该如何写essays的同学。
每节课内容独立成课,可以挑你感兴趣的主题和薄弱的任务单独购买;但是建议还是购买整套课程(比单买便宜¥132~),并按顺序看,因为整体课程的设计还是有其背后逻辑的。
Studying smart is more important than studying hard! 不少同学受益于学姐分享的写作技巧和方法论,不再是像无头苍蝇,完全依靠运气拿分;而是明确知道拿分标准,有方法、有步骤地,有意识地去安排论文的每个部分。拿分不再是中大奖,而是必然。

(买家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