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赵仪碑》及临帖欣赏
碑文:
汉故属国都尉楗为属国赵君讳字台公,在官清亮,吏民谟念,为立碑颂,遭谢酉张除反,爰傅碑在泥涂、建安十三年十一月廿日,癸酉,试守汉嘉长蜀郡临邛张河字起南,将主薄文坚、主记史邯伍、功曹□□,掾史许和、杨便、中部□度邑郭掾、卢馀、王贵等,以家钱雇饭石工刘盛复立,以示后贤。
洪梅临赵仪碑
史载蜀郡属国,别领朱提、汉阳二城。东汉灵帝中平六年(189),废蜀郡属国,置汉嘉郡。由释文可知,此碑主要记载了蜀郡属国都尉赵仪善政于民的德治。
《赵仪残碑》文字大小悬殊,大者有6厘米,小的仅3厘米。在书法风格上,它既不似《张迁碑》《西狭颂》之雄强厚重,亦不似《曹全碑》《史晨碑》之阴柔妩媚,更不似《礼器碑》《乙瑛碑》诸碑所呈现出的庙堂气息,而是更多地表现出一种随意性,波折明显。此碑章法及书法风格与汉碑的常制有所不同;字体也有别于同期碑刻,多以方笔起头,隶书中的“一波三折”之态并不十分夸张,而更多地体现出平正,于平和中又略体现出狂放之气。从章法布局看,乃横无行、竖有列,字体大小错落、长短不一,富含自由不拘的跳跃式风格。而其中又不乏动感,亦不难看出带有楷书的一些特征。同时,有些字有明显的减笔现象。所以,《赵仪残碑》应是东汉隶书向楷书过渡时期的代表作品。
《赵仪碑》刻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十一月廿日癸酉,2000年6月,四川芦山县在旧城改造挖地基时出土。《赵仪碑》发现时碑已凿断为三块,长、高分别为112、53厘米、115、50厘米、115、53厘米,经过拼接,大体可窥全貌。碑正面铭文已漫漶不清,然碑阴隶书五列一百余字保存甚为完好,字口清晰,有如新刻,这在目前国内所存汉碑中绝难见到。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