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述,秒定乾坤
继续昨天的话题。昨天的主题是在应试型的即兴口语表达上要避免落入俗套,能不用的一些陈词滥调就尽量不用。在此基础上,我今天想更进一步地指出时间控制的问题。
艺考生人数膨胀地太快了,就在两年前便已经突破了百万人大关。这一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在校考中分配到单位考生的时间在减少。这就提出了两个具体的要求,对老师来说,要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在给定时间段内完成考试任务;对学生而言,则要面临相较从前,更大的应试压力,要在更短的时间里,充分展现自我优势,得到考官的青睐。
对时间的把控,成为这场战役的重要元素。
正因如此,我才会特别提醒即将走上播音考场的同学们,务必注意和自省以下和时间有关的问题。这几个常见误区均是和浪费时间有关。
问题一
1、 随着社会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网络的普及
和我一向的态度类似,这几句话本身并没有问题,只是用在考试场合没有价值。一,是用的太滥了,几乎人人都会用这几句来开场;其次在于这几句开场白看上去好像什么话题都能搭配上,没有特别的针对性,那说出来的意义在哪?除了浪费时间就是浪费时间。因此,靠这几句话来开场,显然是无法做到让考官眼前一亮的。
问题二
2、 复述题目(材料)
这一点尤其是在那些材料型评述的考试院校里容易发生。道理太显而易见了,考题是老师出的,甭管你是在照原样读一遍,还是用自己的话转述一遍,其意义是什么?除了浪费时间还是浪费时间x2。你要表述的,应该是基于材料所展开的你的个性化的思考。这是即兴评述的考场,不是指定稿件播读的考场。
问题三
3、 大段讲述例证
例证当然很重要,是一个合格评述的必然组成。但是,长篇累牍地去表述一个例证,却不是非常明智地举动。这里依旧要敲黑板:我们在考场中,我们是在参加考试,考试成绩和你的现场表现有着直接关联!我们常说言多必失,其实用在这里也蛮恰切。说得太多,很容易就让思路游离,很容易让主题发散,如果你一直犹抱琵琶半遮面,不尽快把你引用事例的缘由告知给观众,很快,听者就会走神,并产生疑问——what are you 弄啥咧?
解读
精简精简再精简,真正做到一个落地有声的人。能不能尝试着,在评述时,从张嘴的第一句话开始,就吸引住受众的注意呢?播音的学生,扩写从来不是难事,一个话题让他侃个三天三夜不休息都没问题,可是在寥寥数语之间,就高度概括语义,并用适合大众传播的语言去讲述出来,这才是向着深入浅出的王者风范进军的正确步调。
不过最后的最后,也还是要说明一个特殊情况。如果是处于大脑死机边缘,面临思路的突然丢失等等考场特殊情况时,以上所有方法都是可以被紧急采用的。毕竟,为了追求高分而抛弃语言的流畅、思路的完整,这着实就属于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