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不起房的年轻人决定下海

字面意义。

不论在地球的哪个地方,大城市的房租都太高了。

高到什么程度?一个在伦敦上学的哥们,发现如果在波兰租房,然后每周打两趟飞的去上课,算下来一个月能省下将近700英镑,也就是6000多人民币。

伦敦只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这些年,全世界,尤其是发达国家,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住不起自己的房子。90年代到2000年初,国内还曾经流行一些段子,说美国青年独立自主,18岁就扫地出门自生自灭。而在今天,18-29岁的美国人,有一多半和父母同住。

负担不起自己居所的年轻人被逼无奈,想到一条妙计:

下海。

他们开始选择住在船上。

1

久居内陆的人,可能对“船”这种事物,没有太明确的概念。

一般来说,长度在30英尺,也就是大约10米左右的小帆船,比快艇也大不了多少。可是经验丰富的水手,一个人可以在船上生活好几个月,甚至驾着它穿过大西洋。

因为这样的“小船”,其实一点也不小。

别看甲板上面好像下脚的地方都没有,甲板下面却另有乾坤。

船舱分主卧,次卧,有淋浴间和卫生间,家具已经比不少独居人士的出租屋要齐全得多。

厨房有冰箱、橱柜,有带两个火眼的灶台,还有淡水循环系统。

有条件再升级一下,到50-60尺(15-20米)这个级别,那就简直是水上的豪华公寓。船舱能有3-4间房,每个房间都有自己的卫浴。还有单独的发电机,给微波炉、洗衣机和烘干机供电。

如果是宽阔一些的双体或者三体船,光是甲板的面积就有上百平米。你可以在十几平米的“露台”上吹着海风钓鱼,累了就回到几十平米的“客厅”里躺在沙发上看看电视,或者铺张垫子做做瑜伽,不要太惬意。

在很多人的概念里,这样的游艇是有钱有闲的富裕阶层的玩具。毕竟,一条30尺的小船,价格就上百万人民币了。而50-60尺的“水上公寓”,标价能上千万,跟陆地上的豪华公寓也相差不远。

可是如果打定主意就要住在船上,做好精细的规划,真的可以比在陆地上买房要便宜不少。

2

首先要考虑的一件事,是船的贬值速度很快,跟汽车差不多。用上三五年,价格就掉一半。如果动手能力强,买条报废的船体自己来改装,那可能比买废铁还便宜。

像是这个叫Maya的姑娘,在码头散步的时候看见了一条破船,抱着好奇的心态联系了船主,结果对方直接报价1美元,相当于把船送给了她。

这是一条28英尺的帆船,已经快50岁了,空间远远没有现代的游艇宽敞。为了容纳生活用品,有很多精巧的收纳设计:沙发可以展开兼做单人床,底下还能当储物柜;船的遮阳板上放了太阳能电池板,完全能满足生活用电的需求。

Maya和她的男朋友在这艘船上住了两年,不但省去了买房租房的困扰,还航行去了北极和地中海,从最美的极光到最好的阳光,全都免费享受了个遍。

当然,哪怕对航海一窍不通,就把船当作水上的房子来住,也是个挺好的选择。如果是固定停泊在港口,每个月当然有一笔停泊费的支出。但是在伦敦、洛杉矶、弗罗里达这样的大城市,停泊费用可比租同样尺寸的房子要便宜得多。

像这位名叫布莱斯的小哥,把自己的游艇停在洛杉矶的Marina Del Rey港口,开车到著名的圣莫妮卡码头只要10分钟,一个月停泊费只要900美元,港口还提供水电。

同样的价钱,在这片地区只能租一个单间。相比之下,小哥的游艇有“两室一厅两卫”,有一个巨大的前甲板可以用来晒太阳,而从后甲板直接可以跳进港口,相当于免费拥有一个巨大的半私家泳池。

把游艇当家,连社交都变得非常简单。小哥说,自己在船上住了五六年,至少开了上百场趴体。别人都愁家里没法来人,小哥只愁别人不来家里。

3

最具规模的水居一族,还是要数英国的运河族。也许是因为英国的房租实在是太贵了。

作为最老牌的工业国家,英国机械化大生产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760年,但是火车普及要到1840年以后。在这段时间里,水路是大宗运输的唯一可行途径。

因此,英国有极其发达的人工运河水系,总长度一度达到了6000多公里,甚至超过了今天英国高速公路(Motorway)的总长度。

虽然后来运河的地位逐渐被铁路和公路取代,但是大量的运河河道和养护设施依然保留了下来。原本用来运输用的驳船被大量改装成游艇,成为许多家庭周末郊游的方式。

生活的智慧告诉我们:如果你能在一个地方度过一个周末,你就可以在这个地方度过一辈子。

所以现在,有超过15000名英国人,在运河上长期生活。

运河水居族的历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但是最近几年,选择水居的人口出现了爆发性的增长。

运河水居族住在被称为“窄船”(Narrow Boat)的内河游艇上,和海上的公寓级游艇相比,空间要逼仄许多。但是相对的,在内河航行,补给起来也很方便。只要有运河经过的村镇,就可以上岸买菜。有些公共码头甚至不收停泊费,只是对长期停靠的时间有限制。每几个月换个码头,就可以一直免费靠岸。

海船需要考虑能不能经受风浪,定期还要修补加固,内河游艇只要不漏水,凑合能动就行。按这个标准,2-3万英镑(20-30万人民币)就能买到一条品相说得过去的窄船。

收拾得当,里面也可以像正经的房子一样温暖舒适。虽然居住面积不大,但是毕竟是一处属于自己的地方。

运河水居族之间,互相路过的时候打声招呼,借点煤炭和食水,都是一句话的事。虽然水居族很难有长久的朋友,但并不缺少邻里的温暖。

前几年,一位地方电视台的主持人因为家庭变故,选择辞职,变卖自己的财产,买了船住在运河上。他的故事让这个社区进入了主流视野。而在经济越发不景气的现在,运河水居族的数量也节节攀升。

4

可能有人会好奇:住在船上的人,靠什么维持生活?

在过去,上了船确实就意味着失去了所有正常的工作机会。家里有矿的富裕阶层上船是享受生活,工薪阶层就只能艰难度日,靠打零工维持日常开销。

但是在互联网发达的今天,很多工作都可以远程完成。在水上居住的,很多选择兼任设计师、作家和网站编辑这样的工作。也不求大富大贵,挣够船的养护费就行。毕竟在海上,吃喝是最不犯愁的。钓到一条大鱼,就能够一家人吃一个星期。当然,当个视频up主,把自己海上的生活拍成视频放到网上,挣笔广告费的也不少。

在碧海蓝天之间的生活,确实也值得其他方面的牺牲。很多人在船上一住就是几年甚至十几年,甚至连孩子都是在船上降生的。现在,许多国家疫情依然肆虐,住在船上,反倒是个安全又舒适的选项。

就像那个笑话讲的:富豪向渔夫炫耀,工作勤奋,努力拼搏,最终退休以后,可以每天在游艇上享受阳光和海浪。而渔夫说,自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活得也一样快乐自由。

当然,和渔夫相比,富豪有选择的权利。他可以今天在游艇上阳光海浪,明天在伦敦喂鸽子,后天在巴黎享受下午茶。可是富豪所拥有的选择,永远只能属于幸运的1%。对于在格子间里享受福报的打工人来说,放弃陆地的安稳,选择在海上的漂泊和冒险,是一个难得切实可行的,可以真正改变人生的选项。

免责声明
以上内容为用户在观察者网风闻社区上传并发布,仅代表发帖用户观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