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一部大时代下,产生的“万经之王”!
公元前500年前后,可谓一个大时代。《要略》将在有关孔子的论述里深入阐述之。今日主要关注于在这个大时代下所产生的第一部巨著《道德经》,这部书和稍后产生的《论语》一样,至今仍然对中华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着深刻影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关于《道德经》的作者老子,《史记》里有这么一段记载: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孔子曾“累累如丧家之犬”也)。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赠。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而另据文献记载,老子静思好学,知识渊博。他的老师商容在教授他的过程中,老子总是寻根问底,求知若渴。为了解开自己的疑惑,他经常仰头观日月星辰,思考天上之天为何物,以至于经常睡不着觉。后来,商容因“实乃老夫之学有尽”,遂推荐老子入周都深造。文献记载:“老子入周,拜见博士(周朝最高学府里的有学间的人),入太学,天文、地理、人伦,无所不学,《诗》、《书》、《易》、《礼》、《乐》无所不览,文物、典章、史书无所不习,学业大有长进。博士又荐其入守藏室为吏。守藏室是周朝典籍收藏之所,“集天下之文,收天下之书,汗牛充栋,无所不有”。正是在任职“周朝国家图书馆”时期,老子积累了丰富的学识,从而为《道德经》的产生奠定了深厚的文化基础。
其一,道法天地——时空律。天地宁宙,成于自然。浩瀚宁宙,无限时空,其中有何规律是人类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探索目标。然而,即便当今世界最伟大的科学家也不能完全揭示其中如此玄妙的和谐与平衡。而唯有《道德经》完整地回答了这个问题:维持宁宙万物达到和谐与平衡的能量源,那就是周而复始、永不停息、无处不在的“道”。这个道就是自然生成的宇宙规律。《道德经》指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宇宙的原始状态,也就是宁宙生成以前,是混沌之气。天为阳气,地为阴气,阴阳之气互相冲和,星系得以形成,万物得以诞生,人类得以进化。在宁宙中所有的生存关系都是由于有道法自然的规律,如阴阳、水火、日月、热冷、有无、正负、虚实、盈亏、涨落、刚柔、祸福、宏观与微观、精神与物质。人在地球上生活就要遵循地球运行的规律,地球在天空中运行就要遵循天体运行的规律,天体的运行就要遵循“道”的规律,而“道”的规律就是“自然”。
其三,道法生命一—本体律。道家认为,天体是一个大宁宙,而人的生命是一个小宁宙。老子认为对于生命本体,要遵从“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老子又补充:“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慈”心就是天地之心,包括感恩之心、责任之心、回馈之心、仁爱之心和敬畏之心等。老子指出,狂躁的东西不能长久,只有淡泊欲望,才能有益于身心。老子提倡“虽有荣观,燕处超然”的心态,提醒人们,虽然身处豪华的楼观台榭之中,仍然可以保有一份宁静从容、超然物外的心态。对于生命本体,老子提倡要是“早服道”,“重积德”,就像大树一样把根深深地、牢固地扎进“道德”的土壤里,这样就可以“颐养天年”。老子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指出过分爱惜名誉或身体都会付很大的代价;过多的敛积财富必然遭受更大损失。
其四,道法无为——为治律。《道德经》指出“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个道理可以延伸到社会上和企业上:政府不大兴土木,没有繁重税收,人民会富足,国家会安定。对于社会上不公正、不公平的现象,老子的主张是“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对人要一视同仁,“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要像“天之道”那样“损有余而补不足”,要“有余以奉天下”;要保持国家法规的稳定性,“治大国,若烹小鲜”,不要折腾百姓。老子谆谆告诫我们,治国之道要合民心、顺民意,不要为了一己私利去大展宏愿、另有作为;顺其自然、合乎民意,才能真正有作为。这是中国古代最早的民主意识,也是我们今天讲的“为人民服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只有全心全意、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才能做到“功成事遂,百姓皆为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