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养胃的看家方子!解决脾虚、食积、胃胀,应对复杂胃病

今天这篇文说,我想和你聊聊,我们中国人养胃的一个办法。

现在,我恳请我的读者,把下面这个配伍抄写下去——

干姜、炙甘草、麦芽曲、茯苓、白术各6克,半夏曲、人参各9克,厚朴12克,枳实、黄连各15克。

这个配伍,你可以去水煎取药汁服用,也可以以此寻找成药。你放心。这个成药肯定有。但是为了避免广告嫌疑,我暂时还不能说它的名字。文老师在文章里头卖药——这个帽子我可不戴。

我想说的是,这个配伍,源于《兰室秘藏》,为金元时期著名医学家李东垣所创。它是对我们中国人有恩情的一个方子,对养护中国人的胃,立下了功劳。

它里头有什么奥妙?我给你举个例子。

我以前,遇上过一个慢性胃病的患者。

据他说,他的胃病很严重,多少年都没看好。现在是一吃东西就胃胀,身体很瘦,没力气,同时还爱上火,睡觉不太好。大便还有些费劲。这里头最主要的症状,就是胃胀。他哪怕是只吃半小碗米饭,也会觉得胀。

我当时仔细看,发现苔腻而萎黄,脉象比较弦。

我说,你这个胃病几年了?

他说,三四年了,吃了不少药,不见好。在这么下去,身体肯定就垮了。

我跟他说,你这很简单,就是脾胃气滞,寒热错杂。既然你用过很多办法,那也不差我这一回。你用下我写的配伍吧。

于是,我把开篇提到的配伍方子写给他。我说,可以自己水煎服,也可以拿着成分找成药吃。

结果,一段时间以后,他开始感觉到胃胀感觉大大缓解,大便不那么费劲了。身体乏力现象有了很大改观。

我说,对啊,这是很简单的事儿,只是你之前把它想复杂了。

这个人的问题,属于脾虚气滞、寒热互结。也就是说,作为胃病患者,他既有虚的一面,也有实的一面。

所谓虚,指的是他脾胃气虚。脾胃气虚,不能纳受,所以吃一点东西就饱,就不想吃。脾胃虚弱无法运化水谷精微,所以气血虚弱,整个人就会乏力。

所谓实,就是由于脾胃虚弱,所以无论吃什么,都形成了积滞,无法得到消化,于是开始化热,舌苔就腻而微黄。脾胃有积滞,气行不畅,故而便秘。

所以你看,他这里头,可以说是虚实夹杂,寒热夹杂。这样的一种错结的局面,导致患者胃部痞满。他的这个胃胀,其实就是寒热虚实交错互结所致。

这个时候怎么办啊?我开篇提到的这个配伍,挺合适的。其中,它既有补虚的一面,比如人参、白术、茯苓、甘草,这是四君的配伍,用来补益脾胃之气,干姜可以温中补脾。与此同时呢,黄连清热,麦芽曲、半夏曲、厚朴和枳实等,这是行气、清热、导滞的,有驱邪的一面。两者配合,又补又消,又清热又散寒,把复杂的问题解决掉。

所以我说,这样的一个配伍,是针对相对复杂胃病的常用配伍。但同时也是现实意义很大的配伍。因为它适于我们当代中国人的生活状态。

我们现在的生活状态是什么?就是“抽不出时间好好吃饭”。我们很多人到了饭点,要么是快速吃几口,赶紧完事儿,然后工作,或者是边吃边工作,边吃边看手机。吃饭,已经毫无仪式感,成为听耽误时间的一件事儿。这样下去的结果是什么?往往是伤了脾胃之气,而且还有了积滞。舌苔往往黄腻,脉弦,动不动胃胀,全身乏力。这样的人太多了。这个时候,用我前面所谈的配伍,可以应对。

但是,只应对就行了吗?我觉得,更要预防。吃饭这件事儿,我希望我的读者朋友要高度重视。不要等吃坏了脾胃再去想办法。

主要是体内寒气多,由于长期的饮食生活无规律,未节制,让外邪入侵,胆汁减少,食物停留过久,不能完全消化,且部分胆 汁逆行入胃与胃酸作用对胃黏膜凭障产生破坏,形成胃痛、胃胀、打嗝、烧心、嗳气、胃酸过多、口苦等诸多胃的不适 等情况,下面下不去,上面下不来,部分胆汁与胃酸混合液上行至食管,对食管粘膜屏障产生破坏,形成食管部位局部损伤 。根在胆

胆好了,其他症状也就慢慢的恢复了,有空在闲暇的时候到农村野地挖点灌南苦菜,回来去除杂质,洗净后煮汤,熬水喝,红糖搁一点,原产地连云港灌南,叶子背面有白色絮状物,平时在饮食方面不要再向以前那样暴饮暴食了,要少吃多顿,不能再像以前那样经常熬夜了,慢慢的以后就会好起来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