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一面镜子实现“望闻问切”,中医智能化如何让传统中医走上新十字路口

对着一面镜子,吐吐舌头,镜子会得出您是阳虚、气虚的状态,科幻味十足的这面“魔镜”,在前不久上海召开的中国国际医疗器械博览会(CMEF)上亮相,引人驻足一探究竟。

作为国内最大的医疗器械展,每年的CMEF都会迎来全国乃至世界的先进医疗器械设备企业,自医疗人工智能辅助诊断软件被纳入医疗器械范畴后,越来越多医疗设备企业带着自己的AI解决方案抵达会场。在中医人工智能领域,这块中医智能镜是其中代表。

各特征识别准确率均在85%以上

中医智能镜由祉云科技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顶尖研究机构合作研发,专注于智能中医健康服务。中医智能镜针对传统中医的“问诊” “面诊”“舌诊”进行了智能化改造,通过两个步骤将传统的“望闻问切”转化成数字信息。

第一,建立健康状态模型,打造数字化“问诊”。数字化“问诊”的关键在于计问诊量表。在经过专家论证以及大量用户测试反馈后,研究团队最终确定了最有指向性的12个问题作为问诊内容。使用者通过在智能镜上填写诊量表,即可完成问诊信息的搜集。

第二,运用AI智能图像识别,探索数字化“面诊”“舌诊”。研究团队运用增量式的学习方法对舌、面诊图像特征进行提取和分类,比如,提取反映舌的齿龈、老嫩、润燥、裂纹等特征参数和反映面部颜色、光泽等特征参数。然后,利用AI图像处理进行色彩校正和图像质量优化,提取分析得到用户舌面的数字特征集,最后通过深度学习等方法实现对中医舌面诊特征信息的精准化识别分析。

在采集到“问诊”“面诊”“舌诊”的数字信息后,AI通过综合运用多种方法进行特征选择和权重研究,建立不同健康状态的诊断模型。目前,评估结果包括健康、亚健康(包含阳虚、阴虚、气虚、痰湿等状态)、可能患病(包含阳虚、阴虚、气虚、痰湿等状态) 3种人体健康状态。据祉云科技统计,各特征识别准确率均在85%以上。

为什么智能中医设备受到如此追捧

一面镜子,集合了一群老中医的经验,可完善之处还有很多,但意义不仅限于此。

中医在人体健康和疾病本质状态的认识上,已形成了较完整的系统认识论和方法学,尤其是中医通过整体观念、辩证论治以及未病先防作为指导以维护人类的健康,弥补了现代健康管理手段的不足,更符合真正意义上的健康监测与管理。不过,要对上述中医理念进行大规模的推广并不容易,专家分析,主要存在两点障碍:

第一,传统中医市场教育存在困难。相当一批患者对中医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的医疗场景内,患者群体增量不足,中医价值逐渐萎缩。

第二,中医典籍生涩难懂,经验化传承方式效率低;中医门槛偏高,“外人进不来”成为限制其发展的枷锁。

人工智能或是突破困境的新路,业内分析,通过构建具备中医专家学识的人工智能,或可解决中医当前面临的人才困境,并可提出标准化的方案,使其诊断有据可依。这也是智能中医设备受到追捧的主要原因。基于这一逻辑,祉云科技在本次CMEF上展示了其人工智能中医综合解决方案,中医智能镜这一产品尤其受到与会者的关注,它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推进中医的智慧化进程。

中医AI能走多远?这样的担心也时不时在行业内被提及。从祉云的案例来看,以中医智能镜为出发点确定了至少三个商业切入点:从非医疗的辩证养生切入,重塑中医行业新标准;从医疗机构切入,赋能中医从业者;从疾病预防切入,赋能基层医疗等。中医智能镜、祉云健康APP、祉云中医APP、中医健康管理平台等均为相关自主研发产品。

基于AI重构中医体系,让中医连接古今,为中医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贡献力量……中医智能化,正让传统中医走上新十字路口。这背后是一个万亿的健康市场,AI+中医,正在擦出不一样的火花。

作者:唐闻佳

编辑:张鹏

图源:受访者供图

(0)

相关推荐